亚鲁王史诗:诗与影像的对话

2014-11-28 03:03左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山地区紫云史诗

左黔

(贵州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亚鲁王史诗:诗与影像的对话

左黔

(贵州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考察在忠于田野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影像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对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作实时实地考察,体现环境、人、物三者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麻山地区苗族在漫长的迁徙史中表达出的坚定的民族传承性和强烈的精神回归生命意识。

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影像记录;亚鲁王史诗

斯洛文尼亚学者阿莱士·艾尔雅维茨(Al?Erjavec)在论述“山脉摄影与民族个性的建构”主题时,将林达·诺奇林(Linda Nochlin)在《视觉政治》(The Politics of Vision)一书中谈及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时的观点——“一个人必然属于他那个地方”(One must be of one’s place)用于思考摄影与民族个性建构的关系。当我们将摄影用于民族的田野考察时,摄影的主要功能似乎就是指向文献记录。但在对贵州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进行考察时,尽管我最大限度地避免着“艺术化”的表达,却仍难免给考察对象造就一种“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使得影像呈现的考察对象一方面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又是构造的。这种困惑,正如阿莱士,艾尔雅维茨(Al?Erjavec)所理解的那样,“它不仅表明了一种结果或者自然界的事实(具有特别意义的),而且还通过选择及认真地对图像进行剪辑和利用事先已经存在的象征性境况,来重新塑造这种结果或者自然事实。”①以此为体验来理解图像传达的“一个人必然属于他那个地方”,则我的摄影不仅记录着考察对象真实的归属于某一文化群落,某一真实地理空间,同时也是在强化和构造着关于这一文化群落的地理和文化的想像。有意味的是,贯穿我的考察对象紫云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过程始终的是该地发现的苗族亚鲁王史诗文化。作为史诗,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亚鲁王史诗并不仅仅寄存于语言符号,事实上它存在于该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过程始终,包括执行仪式的人本身、仪式的目的和功能、仪式物件以及仪式地点。同时,这一史诗作为该地区苗族的起源传说、英雄传奇,既是虚幻的,又是真实的。因此,凭借着影像手段进入记录的我,一再陷入影像与语言符号、真实与想像的互换与互相补充的思考和表达中。

这篇考察报告,仅仅是我对考察对象所作的一种初步的表达和探究。在目前的表达与探究中,影像是我最直接的方式,而文字则起着弥合影像的真实性与构造性的作用。

一、区域概况

(一)麻山地区概况

麻山地处我国西南的偏远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麻山苗族地区是地理区域划分(区别行政区域),区域范围涉及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南州的长顺县、罗甸县,黔西南州的望谟县。因其以高山岩溶地貌为主,森林覆盖率低,宜耕宜林面积很小,地表水渗漏强烈,蓄水能力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干旱严重,加上耕种方法相对原始,劳动工具简单,广种薄收,产出率低,基本上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紫云县12个乡镇有6个乡镇属麻山地区,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占麻山地区的56.58%、54.63%。

(二)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概况

此次涉及亚鲁王史诗调查范围是在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宗地和四大寨两个乡镇。

宗地乡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40公里。东与长顺县接壤,南与罗甸县毗邻,西靠本县大营乡、猴场镇,北与水塘镇相连。全乡总面积287.7平方公里,东西最长24.6公里,南北最宽22.6公里,地处黔中山区麻山腹地,地貌为石灰石岩溶峰丛,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全乡下辖22个行政村,217个村民小组,289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

四大寨乡位于紫云县城西南面,距县城32公里,东与水塘镇相邻,南与猴场镇接壤,西与望谟交界,北接火花乡。全乡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岩溶地貌仅出现在卡坪村的三个村民组,山中峡谷地貌的特点是坡陡且切割较深,境内峰峦迭嶂,山体遮蔽大,光照时间随山脉走向变化较大,小气候类型特殊而复杂,岩溶地貌地质形成破碎,地表渗漏强烈,地下水埋藏深,地多田少而贫瘠,耕地零星分散,利用率低,能够种植的是洼地和岩缝,可谓是“一碗泥巴一碗饭”(图1)。四大寨乡全乡共辖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121个自然村寨,3673户,18575人,其中少数民族17590人,占94.7%。四大寨乡的名字是由当时以卡色、猛冲、晒瓦、高坪四个少数民族大寨子而定名的。17个行政村基本上没有通组公路,部分村寨还过着原始的“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占主体,交通落后,群众经济政治意识落后的极不开发,极不发达的地区(图2)。②

二、考察涉及的环境、物、人

(一)地理环境

麻山地区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地表结构,常年干旱缺少雨水。生活和生产水源主要来自储存雨水。植被以灌木为主,结合少量乔木。农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局部地区有少量水稻种植。

麻山苗族的传统建筑房屋,共分3层,最下层是圈养家畜的,中间一层是人居住场所,最上面用于放置一些少量的粮食,大量的粮食有专门的粮仓。人不能从正门进出,都是从旁边的侧门进出。(图3)

位于村寨四周的专门存放粮食的粮仓。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并远离居住的房屋。原因是麻山苗族的传统民居都是由木材和竹材建造,容易引发火灾。只有将粮仓远离房屋建造,发生火灾时才能避免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存根本保障的粮食也被殃及鱼池。同时,为避免鼠害以及潮湿的雨水,粮仓会被建造悬空的二层,在支撑的立柱上有一块光滑的圆盘,可以阻止动物顺着立柱爬到粮仓偷吃粮食(图4)。

(二)日常生活

传统麻山苗族的生活极为简单。穿着自己染织的土布服装,住着由木材和竹材构建的干栏式房屋。出行主要是步行或者摩托车代步。饮食上以清汤火锅及汤菜为主,因为大多数区域不产水稻,大米都是由集市购买。

火塘是麻山苗族每家都有的一个设置,具有煮饭和取暖的作用。劳作一天之后,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喝着自家酿造的米酒,吃着火锅应该是麻山苗族人每天最为惬意的时候(图5)。

麻山苗族喜爱饮酒,尤以自己家酿造的米酒为最。大多数人家都有一个酿酒的设施(图6)。

麻山地区交通状况十分恶劣,“肩扛手拉”这种落后的运输方式十分常见。甚至可以看见用摩托车转运砖头的场面(图7)。

麻山苗族在历史上曾受到布依族多年统治,因此在服饰方面有较强的布依化痕迹。妇女们在农闲时编织花边和纺线(图8)。

(三)麻山苗族重要的仪式物件

麻山苗族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信仰,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先的崇拜。他们始终认为从未远离自己的祖先,并且能够凭借各种形式的媒介,通过仪式与祖先对话。在仪式中物件起着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非常典型的日常仪式形式是“拱形的桥”、“连接的线”,按麻山苗族的说法,是“搭桥”(连接、沟通)的意思。

比如与火神对话的“拦火门”。常常会设立在进入村寨的交汇的路口。弧型的拱门上会悬挂一些木质的小刀和竹制的小水桶(图9)。

刚入土的新坟,会在坟头上用白色的棉线一直牵引到家中的一个仪式物件上(图10)。目的在于把参加葬礼的生人灵魂带回家中,以避免被死者的亡魂带走。

年轻夫妇在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小孩,便会在进村的路口设置这样的“娘娘牌”以及弧型的拱门。同样,也会用白色的棉线牵引至家中的一个仪式物件上(图11),目的在于求子。

以下涉及到两个家中的仪式物件在意义上基本相同,三个瓷碗代表三个时空层面,一是被麻山苗族称为“祖奶奶”(最早的祖先)生活的时空层面,一是代表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时空层面,最后一个代表着我们现在生活的时空层面。这两个仪式物件区别就是摆放的位置不同,求子的摆放在妇女的床头边,另外的一个则安放在堂屋的大梁上。

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有着2件必不可少的物件。一个是被称之为“熊伽”(图12)。前者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也体现上述的三个时空概念。

另一个称之为“盖脸帕”(图13)。“盖脸帕”则是用在丧葬仪式中,盖在死者的面部。由死者的女儿或女性亲属提供。最中间的图案代表太阳,并有家禽、蝴蝶以及禾苗的图案。家禽和禾苗寓意这个民族在远古时期是生活在一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生产资料极为丰富。蝴蝶则是来源一个民族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是蝴蝶帮助了麻山苗族的祖先寻找回了失去的太阳。

(四)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中重要的人物

麻山苗族丧葬仪式最重要的角色“歌师”,苗语为“donglang”(音),又称“老磨工”(布依音)、“开路人”,是丧葬仪式的主事人,也是麻山苗族亚鲁王(音)史诗③的唱诵人。整个麻山苗族地区目前统计有3000多名歌师。

歌师杨再华(图14),男,现年71岁,紫云县宗地乡山脚村盖脚组,师承韦仕龙,与韦老王同门。

歌师韦老王(图15),男,现年73岁,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师承其父亲韦仕龙,与杨再华同门。

歌师王天明(图16),男,现年90岁,紫云县四大寨乡卡色村水井组,师承其堂兄王老胖,现收授徒弟3人,王金光、王小文、王小前。

歌师黄老金(图17),男,现年95岁,紫云县水塘镇格凸村上格凸组,师承杨师。

歌师杨二妹(图18),女,现年31岁,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喜往组,师承其父亲杨老七。(杨二妹是麻山苗族地区会唱诵亚鲁王史诗唯一一位女歌师,因其女性的性别不能主持丧葬仪式。)

三、麻山丧葬仪式影像记录

丧葬仪式上唱诵的“亚鲁王史诗”是一部以亚鲁王家族几千年的迁徙史为线索的英雄史诗。史诗描述了亚鲁王祖辈17代父王创世、创业的故事。亚鲁王带领苗族迁徙到贵州,定居麻山。随着历史的发展,麻山苗族史诗不断充实着若干后代的迁徙故事。对亚鲁王祖辈父王谱系的记录是从第一代王——哈迦王开始,亚鲁王是第十八代王,每代王都有300余行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近10000余行描述了亚鲁王一生征战的故事,并细致描绘两个大战争的场面。展开战争导致的迁徙记录。史诗甚至细致将历代王族后裔和每个家族后裔的迁徙、分布传承记录到今天。目前掌握的共有26000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上万人,几百个古苗语地名,十几个古战场的描述,在麻山苗族地区3000多名歌师之间口传心记。截至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史诗的表现形式灵活多变,有叙事形式的朗读、吟唱,也有用道白形式的问答,以散文诗式的叙述为主,曲调变化丰富,不讲究押韵,只要求押调。只在麻山苗族地区的丧葬仪式上唱诵,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

在麻山苗族地区,每逢村寨中有人去世,都会邀请本族或附近有名望的歌师到家中主持仪式。整个仪式围绕一个核心的内容——亚鲁王史诗展开。从死者何时何地出生开始,到死者的家庭成员,再到死者的父辈、祖辈,一直追述到亚鲁王乃至最远古的祖先。历时8-10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唱诵反述历史的过程,让死者能够回到富饶的祖先身边(图19)。

远方的亲戚朋友按照传统带着糯米饭前来奔丧。受汉化的影响也有送现金和毛毯的(图20)。

案例记录一

时间:2009年6月20日——2009年6月21日

地点: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

丧葬背景及框架流程:

逝者吴佣妹高寿93岁,女性。

2009年6月15日过世。

17日入棺,由歌师主持仪式,儿子抬入棺中,出嫁女儿及女性亲人回到家中,女儿作饭供奉,盖棺并停放在靠堂屋西边的家中。

19日,上午9-10点,逝者的亲戚朋友带着糯米饭、鱼、豆腐、酒、粮食陆续来到家中送别逝者。

20日晚,在歌师的主持下,家人及亲戚做最后的道别。

21日早抬上山中,入土为安。

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全景(接片、图21)

麻山苗族丧葬不穿孝服,只在身上或者是头上拴上一节麻绳即可。妇女哭丧时用一块毛巾盖在脸上,据介绍是为了掩盖不雅的哭相,是对他人的礼貌。身体不适的只能在门外哭丧(图22)。

随着歌师杨再华敲响了羊皮鼓,亚鲁王史诗正式开始唱诵。丧葬仪式进入核心的部分(图23)。

整个史诗的唱诵要持续8个小时。歌师轮流上场,手持宝剑,头戴斗笠,唱诵不同的段落(图24)。

家人和亲友在一旁听着歌师唱诵亚鲁王史诗,为死者守夜(图25)。

从正门取下的门板,做成桌子,摆成长桌饭,与死者吃上最后的一顿饭。家中男性坐在桌子的右边,歌师们坐在左边。女性是不能坐下吃饭的(图26)。

凌晨,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做画穴的仪式。用朱砂调拌糯米饭。所画图案据说为八卦。这个过程可能受到汉化的一些影响。画好之后,不能再踏入墓穴的范围(图27)。

下午就开始蒸煮的糯米饭,在由女婿或者是孙女婿舂成糍粑,给死者作为陪葬的物品。按照麻山苗族的说法,人在死亡后,生命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返回到亚鲁王王朝,回到祖先身边的世界。在回到这个世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需要一些干粮和其他的物品。在为死者准备的物品中有放入小鱼的糯米饭、红稗、旱烟、植物种子、草鞋、竹子做成的小水桶等(图28)。

歌师穿上铁鞋,寓意死者在回到亚鲁王祖先的世界路途艰辛(图29)。

掀开靠近侧门的竹席墙体,为抬棺出门做好准备。歌师唱诵最后的史诗段落,用竹签刺死引路作用的公鸡。随即抬棺出门,家中的男性家人往棺材上喷晒酒水,送死者出门(图30)。

抬棺前往墓地。家里的女性亲属走在前面,象征性拉着白布做成的绳子。男性亲属抬着棺材紧跟其后。到了墓地后,将棺材放在一旁,等前来奔丧的亲友都离去后才挖土下葬(图31)。

四、结语

亚鲁王诗史发现于贵州麻山地区,“活态”性地存在于麻山地区丧葬仪式中。它既是虚幻的、想像的,又是真实的。它的真实特别体现为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真实地对该地区的苗族人持续产生影响。亚鲁王史诗是“在意识形象中得到表现的,不是支配个体存在的真实关系体系,而是这些个体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所处的各种关系体系之间想像的关系。”④用影像的手段记录亚鲁王史诗的存在样态,再现和表现了亚鲁王史诗的仪式语境和传承形式,为进一步研究亚鲁王史诗打开了研究空间。作为表现着亚鲁王历史的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实质上可能喻形着这个民族3000多年的迁徙史,通过分布在麻山地区3000多名歌师口传心授的传承延续着。该地区苗族对亚鲁王及王朝所在地的叙述与向往,使得作为能指的亚鲁王及其王朝所在地成为民族起源及民族隐避的所在,象征着麻山地区苗族族群生命的最初起点与最终归属。考察在忠于田野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视觉人类学的手段,通过对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作实时实地考察,体现环境、人、物三者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麻山地区苗族在漫长的迁徙史中表达出的坚定的民族传承性和强烈的精神回归生命意识。

★本文受贵州大学文科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DQN2013018。

注释:

①[斯]阿莱士·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②“区域概况”中数据资料系所调查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③“亚鲁王(音)史诗”的正式提法是据2009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项目《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名称而来.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新入选项目).“亚鲁王”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是音译“yangb luf”,有译“羊鲁”等名称.

④Lous Althusser,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1,pp.165.

[1][斯]阿莱士·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0.

[2]Lous Althusser,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1,pp.165.

[3][英]莱顿.李东晔,王红译.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5]付爱民.民族艺术与人类学影像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J05

A

1005-5312(2014)23-0142-05

猜你喜欢
山地区紫云史诗
中国画《闲逸紫云》
安徽省东至县柴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游贺州紫云洞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贵州省紫云县狗场地热水分析
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斑岩系Cu、Mo-Pb、Zn、Ag-Au成矿模型初步研究
紫云格凸河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