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航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扫描

2014-11-29 10:01张瑶薛滔
太空探索 2014年7期
关键词:太平洋地区西北工业大学宇航

□ 文/张瑶 摄/薛滔

开幕式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于2014年5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

来自环太平洋地区的260多名航天科技人员、企业家、学生和政府官员出席了5月28日举行的开幕式。本届会议荣誉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雷凡培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信中说:环太平洋国际航天会议是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国家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会议体现了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国家和平利用外空、为人类社会谋福祉的共同追求和责任。作为航天大国,中国航天愿与航天同行携手共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届会议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袁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尔琦,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俊,本届会议主席、日本火箭学会理事长稻谷芳文,美国宇航学会代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阿伦·米斯拉出席会议并致 辞。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吴卓,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兼嫦娥三号工程任务总设计师吴伟仁,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袁建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副部长王洁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院长谭永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副院长侯晓,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秘书长焦宪英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

袁洁(右)会见日本火箭学会名誉理事长、日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小野田淳次郎

开幕式当天共安排了8个主题报告:《中国嫦娥三号》、《小行星的挑战——隼鸟,隼鸟2号及其未来》、《美国太空探索路线图》、《QB50国际合作项目及中国高校参与情况介绍》、《远征太空,拉近你我》、《中国的固体动力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利用嫦娥三号开展无线电测月的科学前景》。中外专家的精彩报告,使现场听众受益匪浅。

本届会议内容丰富,包括主题报告、技术分组、学生竞赛等,涵盖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与社会等领域。会议共收到353篇论文摘要(其中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的论文摘要共22篇),录用227篇。为期三天的会议安排了24场技术分组,宣讲论文132篇。来自环太平洋地区的航天科技人员就航天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来自中国、日本、荷兰的26名青年学生参加了会议期间举行的学生竞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会议期间还为代表安排参观了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

会议结束后,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负责人举行会谈,分享了本届会议的成功经验,并探讨如何办好下一届会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对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为会议协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会议承办单位。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尔琦致辞

阿伦·米斯拉在开幕式上致辞

日本宇宙探索局隼鸟2号项目经理吉川真作题为《小行星的挑战——“隼鸟,隼鸟2号及其未来》的主题报告

吴伟仁作题为《中国嫦娥三号》的主题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俊致辞

杨俊华(右)为学生竞赛特等奖获得者颁奖

学生竞赛

猜你喜欢
太平洋地区西北工业大学宇航
如何加强与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简则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细则
公共外交视角下的澳大利亚新科伦坡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品赏析(3)
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美国两栖突击车在泰国湾巡逻
2016年中国宇航发射将首超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