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息经济先行区

2014-11-29 03:47于新东
浙江经济 2014年22期
关键词:先行浙江消费

于新东

打造信息经济先行区

于新东

浙江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已定。所谓“先行”,大抵由两大基本点所决定、所体现:一是思想观念,二是实践探索。因此,通俗说,“先行”、“先行”,无非就是认识上先人一步、行动上快人一拍。当然,知易行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般来说,要实现“先行”之目标,加冕乃至卫冕“先行”之美誉,相应要有这样五大方面的统筹兼顾、戮力同心。第一,产生先进性的思想认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均反复证明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一朴素道理。没有思想认识上的先进,何谈结果的“先行”?此为先决性前提条件。第二,确立超常规的发展目标。目标规定行动的方向,牵引行动的事实,也是检验行动的标准。唯有目标超过对手,一番拼搏竞争下来,你才又可能站在对手的前面而实现“先行”。第三,找准前瞻性的突破重点。前瞻是技术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重点是事业成功的突破口所在。无论是发展路径,抑或是技术路线,只有兼顾前瞻性与重点论的突击才是最为有效。第四,拿出可操作的行动方略。对策举措既要“高大上”,具备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又要“接地气”,立足实际、切实可行。只有行动方略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珠联璧合,才能够实现行动指向与成效的立竿见影。第五,激发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唯有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方可始终牵引事业的发展不断向前向上,从而力保“先行”之桂冠不被易手。可以预见,通过上述五大方面水乳交融、协力齐发,先行区的目标将最好地倒逼浙江信息经济加快发展,从而早日实现先行区奋斗目标。

再来看看浙江打造信息经济先行区的基础条件。研判任何一个区域经济或者一个经济形态,都可以十分简便地看其生产、消费、创新的现实能力与发展潜力。

从生产能力方面来说。看企业,这些年来,浙江涌现和集聚了一批勇于创新创业、努力做大做强的信息类龙头骨干企业。2014年电子信息百强榜,浙江13家企业入围,比上届增加2家,位居全国第三。看产业,2013年全省全社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89亿元,利税118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相关生产能力的日益强大,为浙江信息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客观条件。

从消费能力方面来说。信息消费特别是网络消费已经成为浙江城镇居民消费的新增长点与新亮点。从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业态的整体快速发展来看,浙江2014年上半年实现网络零售2333亿元,增长54%,其中省内居民实现网上消费1375亿元,增长48%,可谓逆势上扬、一枝独秀;从信息消费特别是网络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网络消费支出仅为4.8元,至2013年人均网络消费支出达343元,比2005年增长70.5倍,呈现出几何级数般递增。相关消费能力的不断释放,为浙江信息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与巨大需求。

从创新能力方面来说。据统计,2013年前11个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30亿元,增长18%,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0.7个百分点。目前全省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共入驻各类企业1133家,实现设计服务收入累计近12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出近1000亿元,浙江企业创新设计水平节节登高。相关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为浙江信息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拉动与内生动力。

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客观谦虚地认识到不足和欠缺的一面。信息经济领域中的全要素生产率不够高,特别是高端装备的不足、信息消费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信息技术自主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差距等等,成为浙江信息经济加快发展道路上必须密切关注、切实解决的“艰难险阻”,必须拿出爬坡过坎的智慧与行动,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胜利果实才会在不远的前方向我们招手。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先行浙江消费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40年消费流变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