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4.0

2014-11-29 02:25刘亭
浙江经济 2014年23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工业化比特

刘亭

信息化与工业4.0

刘亭

工业制造的基本出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即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对信息化地位和作用的理性认识,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就试图将其与我国一直进行的传统工业化结合起来,表述为“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十年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又将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冠之以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但就其在我国发展实践中的实质性转机,还是近年来随着BAT的迅速崛起、尤其是阿里巴巴震撼全球的迄今最大一宗IPO案的成功、所标志的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或者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加法式: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当它们随着自身的日益成熟而被人们普遍使用之时,我们说人类社会正在被迅速地信息化。

如何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我有一个“四化归一说”。一是实体虚拟化。这是说人类社会所有实体性的活动,在改变原有世界物理形态的同时,也一定会在虚拟形态上同步产生大量的活动信息。二是信息数网化。这是指信息表达和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不归为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就无从高效能地对其进行记录、识别、储存,乃至处理和加以利用。三是技术泛在化。这是说信息技术基于应用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它就像“水银泻地”,能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孔不入”,然后“渗透融合”、“带动转化”。四是应用分享化。这是指信息化重在应用以后,和传统市场经济思维的大不同。不是独占鳌头、恶性竞争、进退杀伐、成王败寇,而是尽可免费、力推共享、兼收并蓄、互利共赢。越免费应用,才越有自己的“地盘”;越开放分享,才越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基于上述信息化的把握,我们理解当下流行的“工业4.0”或谓网络智能制造,就一点儿也不困难了。

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那是工业1.0版。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大量生产的“电气时代”,那是工业2.0版。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发明、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使机器不仅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扩展了人的脑力,开创了数字控制机器的新时代,这是工业3.0版。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形成巨大的产能和市场,将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推动又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德国技术科学院(ACDTECH)等机构联合提出“第四代工业-industry4.0”战略规划。这是工业4.0版,其核心是物理(实体)和信息(虚拟)系统的深度融合。

当代的市场竞争已充分表明,缺乏和少有信息比特含量的实体产品,尽管在物质原子层面上如何如何“富有”,但在卖价上只能是“地摊货”。苹果公司在美国本土设计、在世界各国制造的iphone和ipad的售价里,1/3是物质原子,2/3是信息比特,比特的增值力使苹果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最新市值突破7000亿美金),而各地的代工企业出的是牛马力,挣的却是“血汗钱”。

事实证明:任何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和盈利能力都是物质原子和信息比特“联姻”的产物,是具有“人-机”、“物-物”相互通信能力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s System,CPS)。工业4.0版的智能化工厂,将由实体的物理系统和虚拟的信息系统组成,可谓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yber Physics Production System,CPPS)。其间两者的关系,信息系统是物理系统的“灵魂”,物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肉身”,如果不太恰当地引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靠廉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和环境,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办个企业就不倒”,“人人都能赚快钱”的“好日子”也都到头了,今后只能靠扎扎实实的内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工业制造的基本出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即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或谓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或谓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认识“四化归一”的信息化真谛,主动迎接工业4.0的转型升级挑战,拥抱变化、跟进时代的企业将会赢取未来,无往而不胜!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工业化比特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阳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