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膝四穴配合消肿利水方熏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观察

2014-12-01 02:36刘渝松马善治彭文忠郭剑华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滑膜炎利水熏洗

刘渝松,王 为,马善治,郭 亮,王 健,彭文忠,胡 晓,郭剑华(指导)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

我们临床应用温针灸膝四穴配合消肿利水方熏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筋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治疗组男7例,女23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6岁,平均(50.27±11.7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0天,平均(28.57±25.56)天。温针灸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54.03±13.3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0天,平均(25.57±17.22)天。中药熏洗组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9岁,平均(55.77±10.8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0天,平均(22.80±18.40)天。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外伤史或劳损史;②多发于中老年、体胖者;③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④浮髌试验阳性;⑤关节穿刺为淡粉红色液,表面无脂肪滴。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③排除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④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对治疗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为结核性滑膜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等;②妊娠哺乳期及对所用药物过敏;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肝肾功能检查异常;④膝关节内骨折影响其关节功能。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温针灸:患者仰卧,双下肢平放。选取患膝四穴(内、外膝眼、阴陵泉、血海),常规消毒后,选取1.5~2寸的一次性无菌性毫针,进针后用平补平泻法至得气,四穴均配合温针灸,每次取约2cm长的艾条2柱,同时将TDP照射患膝,每日1次。②中药熏洗:采用郭剑华主任中医师经验方消肿利水方(鼠妇6g、土茯苓30g、肉桂2g 、乳香15g、没药15g 、冰片1g、蜣螂虫10g 、海桐皮30g 、川牛膝30g 、青风藤30g 、黄柏15g 、威灵仙20g 、海风藤30g),诸药置于中药熏蒸治疗机中,加水3000~4000mL,先浸泡约30min,煎沸20~30min后将温度调节至40℃~45℃,将患肢放在中药熏蒸治疗机上熏蒸25~30min(注意防止烫伤),然后将药液从中药熏蒸治疗机中取出放入盆中,将患肢放入盆中并用一次性纱布反复浸泡后边洗边按摩膝关节,并做主动伸屈关节的运动至药液变凉。每日熏洗1次,每日1剂。

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膝四穴治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

中药熏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体药物和方法同治疗组。

3组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2]。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见表2、表3、表4。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表3 中药熏洗组治疗前后自身症状体征比较

表4 温针灸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3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见表5、表6、表7。

表5 治疗组与温针灸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

表6 治疗组与中药熏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

表7 中药熏洗组与温针灸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

5 结 论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3-5]。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激素、非甾体类药口服,或关节穿刺抽液、局部注射以及关节清理或融合术等,但药物有副作用,手术可造成的再损伤,滑膜切除手术(包括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损伤大且容易引起关节强直[6],且远期效果不理想,存在反复发作倾向。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多因劳作过度、扭挫损伤或体虚久居湿地,致湿邪下注,凝聚于膝,气血痹阻而发病[7]。病因为损伤、劳损,病机为“痰瘀互结,经脉不通”。痰、湿、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湿性黏滞,或郁久化热伤阴,或聚而生痰,痰瘀湿邪互结,致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血海四穴,为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通过针与灸并用,可充分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在刺激穴位、调激经气的同时,使热力透达病变深部,达到健脾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目的。研究证实,温针灸能提高白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防御功能[8]。郭剑华主任中医师经验方消肿利水方中鼠妇通经止痛、破瘀利水,《本经疏证》谓:“鼠妇利水,白鱼亦利水,又皆气血交阻。”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本草纲目》谓:“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本草再新》谓:“祛湿热,利筋骨。”肉桂具有温阳利水的作用;乳香、没药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冰片则能清热止痛,《会约医镜》谓:“治肢节疼痛。”蜣螂虫解毒消肿;海桐皮、青风藤、海风藤、威灵仙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川牛膝强筋壮骨,逐瘀通经,通利关节,祛风利湿;黄柏清热消肿,消除水肿及充血、紫肿、灼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调气血、祛痰除湿、消肿止痛之功。熏洗可使药力和热力有机结合,使患部的皮肤和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细胞通透性,促进水肿和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使肿胀消退、疼痛缓解[9]。

观察表明,单独用中药熏洗治疗或温针灸治疗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均有一定疗效,但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更佳。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6-207.

[2]Lysholm J,and Gillqu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ting Scale[J].Am J Sports Med,1982,10:150-154.

[3]杨光华.病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59.

[4]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0-83.

[5]闵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1(11):73.

[6]王琦,程康.膝关节腔注射臭氧、玻璃酸钠及中药外敷、推拿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500例疗效统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84-185.

[7]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17 -218.

[8]尹双红,杜业勤.温针灸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27-28.

[9]程春生,张耘等.中药熏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5,11(11):12-13.

猜你喜欢
滑膜炎利水熏洗
鸡传染性滑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