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献地税——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李凌清

2014-12-02 01:08孙勇陈宏光颜前锋
今日海南 2014年1期
关键词:稽查税款检查

□孙勇 陈宏光 颜前锋

同事们都喜欢叫他“最美地税使者”,不仅是因为他有一张帅气的脸庞,而是在这张帅气脸庞上凝聚着他多年来对地税工作的深深热爱和默默奉献。他是现任海南省地税局第五稽查局检查二科科长李凌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地税人“为民务实清廉”的风采。

勤学好问,练就过硬稽查本领

李凌清清楚地记得刚到单位报到的那一天,1993年9月3日,他兴高采烈地从石碌乘坐客车前往霸王岭税务所报到,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一路上即便路面泥泞、道路曲折,依旧掩盖不住他激动的心情。到了霸王岭,李凌清才发现今后的岗位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残破不堪的办公瓦房、时有时无的水电供应、满屋霉味的住宿环境……看到这些,李凌清像跌入冰窟窿一样,从头到脚一阵冰凉,内心失落至极。所长看出他的心思,对他说:“艰苦的环境方能显本色,好好干吧!这里会有你的一片天空。”或许正是在霸王岭税务所锤炼的宝贵经验,才修炼出一身正气镇百邪的稽查形象。

李凌清常说:“稽查工作是税收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稽查人员是税收战线上的‘特种兵’,作为稽查人员必须练就一身摸、爬、滚、打的硬功。”多年来,李凌清始终坚持利用各种时间苦练“内功”,为依法行使税务稽查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7年,他虚心向省局法规处的专家“取经”,计算出一套铁矿石资源税的征管新模式,并通过实践得到了验证,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和数十次的交涉,破解了废石混入率、溢流尾矿折算的难题,终于把海南钢铁公司2002年至2006年会计账上看不到的铁矿石资源税3900万元全部查补入库。目前,这套征管办法一直被应用。多年的锤炼,李凌清逐步成长为复合型的稽查人才,成为全省地税系统稽查能手和稽查业务标兵,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无畏艰险,一身正气镇百邪

税务稽查虽然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也时刻面对死亡威胁,经常充满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李凌清带领全科稽查队员无畏艰险,勇敢战斗,树立起能战斗、敢战斗、会战斗的稽查员形象。

2010年7月3日,有人打来电话举报,说白沙县一水泥厂有偷税漏税嫌疑,建议马上检查。当时,科室里只剩下李凌清和稽查员陈继群值班。正在发高烧的李凌清主动向领导请缨派遣前去完成任务。他只身一人乘车赶往白沙,谁料车半路抛锚,无奈之下他只有徒步赶剩余的10多公里长的路。夏季的海南,正当烈日当空,高烧未退的李凌清顶着滚滚热浪跋涉,拖着虚弱的身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终于到达白沙县城。由于担心证据被转移,顾不及歇脚喘气,立马与驻点同事直奔水泥厂。经过一天一夜的检查、取证,很快找到了案件证据。当李凌清端起饭碗准备吃饭时,却倒了下去。连续10多个小时没吃没喝加上高烧未退,他一连昏睡了13个小时,经医院的及时治疗才脱离危险。最终查补该水泥厂的税款、罚款160多万元,挽回了巨大损失。

有人说,权力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然而,在握有税法大权的海南地税人面前,这“魔力”却显得一文不值。一次,在县委大门口,有一个欠税个体户因对李凌清“疏通”无效,为补交的税款怀恨在心,在众目睽睽之下,伸手揪住李凌清的上衣领。李凌清冷峻以对,用剑一般的目光直逼对方说:“请你松开手!”接着李凌清又指指头顶帽子上的国徽,警告道:“你今天揪的不是我李凌清,而是国法,懂吗?”面对李凌清的威严,那人只得怯怯地松开手。

为了逃税,县里有人敢在大白天揪李凌清的衣领,那就有人敢在夜里朝地税干部家的窗子上泼粪便,亦有将老鼠药提到办公室,以死要挟。欠税户用耍赖、撒泼的方式,以期逃避填补偷税漏洞的方法层出不穷,但这些在铁面无私的李凌清面前却显得那么多余。李凌清时刻提醒他的队伍,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一定要抵御住八面来风的袭击。

严格执法,不徇私情,是做好税务稽查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为使自己所查的案件让纳税人信服,李凌清在稽查工作中坚持做到“严”“准”“快”“细”。现实中,经常会有一些心存侥幸的纳税人在逃税手段上推陈出新,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他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心再用心,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可疑线索和蛛丝马迹。

2012年8月,局里接到举报,说某企业存在重大偷税问题。李凌清立即带领人员去检查摸底。在企业的车间、仓库、销售部门查阅了大量的凭证、账册等资料,均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在与该公司的会计交谈过程中,慌张的会计让职业敏感的李凌清就此问题紧追不放,果然在财务部又发现了一个装满证据的旧纸箱,根据这一线索查出这家企业隐匿销售收入560余万元,偷税110万元的事实。

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中,李凌清发现简单地从企业账册上检查根本找不出破绽,然而一边是企业经营长亏不倒,另一边又是企业主购豪宅买名车,无不暗示着偷漏税的可能性。对此李凌清跳出账本的框框,走进生产车间、研究工艺流程、查看原材料出入库记录、测算实际成本,使偷税者的偷税行为无处藏身。2012年,李凌清利用这种查账方式,对10户明显账实不符的纳税人进行了实地检查,使其下角料不入账、收入长期挂往来、成本加权平均过高等故意偷税现象无处藏匿。据统计,李凌清自上任以来,带队为国家查结累计各类税款1.8亿多元。

拒腐防变,树地税良好形象

无可非议,税务稽查既是反偷税斗争的前沿,也是各种利益冲突的焦点。在多年的稽查工作中,李凌清面对情与法、名与利的考验,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各种渠道的请客、送礼、说情,他总是坚持一个原则:“税是国家的,我无权减免!”

谁要是想用物质引诱的方式在逃税上做文章,企图打开李凌清的那扇“铁门”,那只能是自寻“南墙”,自讨没趣。李凌清时刻敲打着自己,同时也密切注视着检查二科全体人员。“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诱惑力太大,即使一名普通稽查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灯红酒绿给‘醉’倒。”李凌清经常对同事提醒。

2013年3月,李凌清亲自率队到白沙县约谈、检查,一查就是2个多月,把4家企业600万多元税款查补入库。李凌清返回科里后,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和财务科长两人随即尾追至他的办公室,把1000元现金悄悄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掉头就走,企图让他下次手下留情。哪知两人刚跨出门,便被李凌清发觉给大声唤回。李凌清虎着脸,指着桌上的钱袋责问道:“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拿回去!”

霸王岭税务所辖区的村庄经济条件很落后,1995年李凌清负责税务所全面工作,承担七叉乡政府财政包干的主要收入,全乡民生支出、干部职工工资以及日常开支,主要靠征收八家采石场资源税维持。采石场分散在各个山脚下,交通、通讯不便,收购商凭票付款意识淡薄,有时跑几天都找不到老板,加上征管手段落后,征收难度大。有一次,一个老板欠缴税款,正好被他们碰着,欠税老板发现情况不妙,立即偷偷塞给他300元,他严辞拒绝并严肃地对欠税老板进行教育:“你可知道这些税款对全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对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多重要?多少农村小道需要修?多少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全乡政府干部职工两个月的工资还没有着落?主要依靠你们几家采石场的税款来维持,你们能昧着良心不交税吗?”经过一番耐心教育后,欠税老板心悦诚服地缴清了税款和滞纳金。这件事传开后,其他几家采石场纷纷主动地上门缴税,有效地杜绝了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

有人说他假正经,但他面对这些言论只是付之一笑。李凌清坦言,那时候300元相当一个月的工资,可他不能花那种钱,这是纪律所不允许的,这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所不允许的,有违于他的良心和良知。乡镇五年的财政包干体制,让李凌清懂得什么叫奉献,他在税收一线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一点绵薄之力,维护国家税法尊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李凌清对检查二科全体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每年的专项检查时间,是地税稽查打攻坚战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很难在机关看到李凌清的影子。这时,他总是全身心地在第一线和同事并肩战斗,奋力冲刺。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科里干部全让他给“赶”到稽查第一线,充实检查力量,提高办案效率。长期超负荷无规律的工作,使李凌清患上了较严重的肠胃疾病和颈椎病,但他丝毫未因病而卸下重担。相反,李凌清更是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晚间透过李凌清办公室亮灯的窗口,时常能看到他灯下伏案的身影。有时颈椎病犯了,颈椎疼痛难忍,头都无法活动,他却从未因此而请假休息,依然坚持工作。同事们常常对他开玩笑,说他是个工作狂,不知道劳逸结合;说他是个铁人,从来看不见他疲劳……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科里干部主动加班加点已成常事,且从没有人领过一分钱和加班费,敬业奉献已在检查二科内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稽查税款检查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深化税务稽查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营销在线稽查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
优化税务稽查职能定位的思考
检查版三
浅析云南省非税收入稽查机制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