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高职外贸英语阅读教学

2014-12-02 02:28黄晶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外贸英语外贸教学内容

黄晶晶

随着国家整体外贸运行态势的良性发展,外贸在近两年内慢慢有回暖和复苏的迹象。国家海关总署2013年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增长率虽然呈现低增长态势,达8%,远高于2012年整体的6.3%。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贸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熟悉外贸业务、具有外贸操作职业能力外,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英文沟通能力、阅读能力和谈判技巧。然而当前的高职外贸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仍然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当前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深深的忧思。

一、外贸英语阅读课程的特点

外贸英语属专业用途英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外贸业务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还应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交易磋商、拟订合同、制单结汇等外贸实务工作。作为高职外贸英语教学整体重要一环的外贸英语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语言的应用性,侧重外贸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突出高职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优势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

外贸英语阅读作为外贸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英语阅读课程,它是一门紧密围绕和贯穿外贸业务各个环节的复合型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更要进一步提升在外贸业务具体环节中,对于相关的文书、单据、往来函电、公文的理解、阅读、分析和处理,从而更好地为其他外贸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外贸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

外贸英语阅读课程一般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之后开设,要求学生既要懂得外贸相关专业知识,又能够有扎实的英语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但是从教学对象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呈现出英语阅读知识扎实,但外贸知识欠缺;或英语阅读知识欠缺但外贸知识丰富;或者两者都缺乏的现象,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授课老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此外,外贸英语阅读是英语阅读与外贸实务结合十分紧密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在短时间内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又获得和巩固外贸知识不是一件易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加上阅读素材又全部是复杂的外贸专业术语和词汇,造成诸多阅读障碍。这些因素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二)教学素材

市面上有许多外贸英语阅读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层次的教学需求,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教学素材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我国外贸的最新发展形势,无法为学生将来工作做更多的知识储备。其次,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由非科班出身的普通英语专业教师编写的,没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参与,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性,有的教材甚至脱离了外贸,基本上没有外贸业务中常见的合同、单据、信用证等,只有应用文或说明文,在内容上也仅仅涉及宽泛的国际贸易形势和发展等,变成了单纯的英语阅读教材,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队伍

当前外贸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呈现出两种趋势:精通外贸知识的教师大讲外贸知识,将外贸英语阅读课程当做国际贸易课程的英语原文阅读;擅长语言教学的教师沿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套路,对教学内容逐字逐句地释义分析,解释词汇用法,例解翻译,无法在外贸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要求及知识的讲授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顾此失彼。这显然与 “英语知识+外贸知识”的外贸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相去甚远。

鉴于外贸英语阅读课程的特点,授课教师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构成和合理的学缘结构,既要掌握扎实的外语与外贸专业知识,具备和了解国际经济涉及的法律、金融、市场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外贸一线的岗位实践能力、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要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走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和灵活运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这也正是当下外贸英语阅读师资中欠缺的一环。

三、对外贸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按照真实业务流程编排教学内容

应该以外贸英语专业为背景,以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按照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的相关性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外贸知识与语言知识按照业务流程的相关渐进性和程序性合理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外贸业务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力求使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发展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目标要求相一致,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以对应的岗位工作实践为起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岗位工作过程为载体,根据流程中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序,围绕具体工作情境来整合教学内容,强调仿真的职业情境中“语言+外贸”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将具体的工作情境与知识技能相联系,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心理角色转换,构建学生自我形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体系。(见表1)

(二)改革教学模式,做到“知识+外贸”、“讲授+训练”、“工作任务+教学内容”相结合

在外贸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精心安排与准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巩固和积累外贸知识,将业务流程与授课素材、语言知识与阅读技巧同外贸专业术语、词汇、整体篇章结合起来,以外贸知识为基础背景,以英语阅读为手段,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词汇、判断语义、分析篇章结构的综合能力,并能将其运用到实践层面,能够熟读、分析和理解诸如往来函电、信用证、合同、单据等专业外贸文书,最终促成整体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外贸专业知识的巩固。

表1 外贸英语阅读教学内容设置

在教学中应当从词汇、语法、片段阅读等基础性环节抓起,一步步循序渐进地根据业务流程来深化阅读内容、加大阅读难度。将专业讲授和学生的阅读训练相结合,由点及面,由单一的意向书到往来函电的阅读、由支付方式确定的信用证及合同的阅读到整个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单据阅读与审核,到整个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各种文书、单证、信函,让学生根据业务的进度、阅读的步骤,在专业的知识背景的了解、掌握与积累中一点点延伸到专业英语语言中,为学生构建和形成一个完整的外贸英语知识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外贸业务流程、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与对应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创设具体可感的工作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体会工作化的学习场景、严谨认真的工作氛围。教师要借助专业素材、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手段,为学生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多元呈现真实工作岗位的各个侧面,各种工作内容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又能为学生提前熟悉和感知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三)引入同工作情景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打破传统的基于知识点的课程架构,构建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框架。针对外贸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具体外贸工作岗位,可引入真实的外贸企业业务背景作为教学情景,下设具体的工作任务,把外贸业务中涉及的各种文书、合同、单证、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作为重点。以英语知识和外贸英语知识为暗线,贯穿于整个项目和每个工作任务中。(见表2)

表2 针对外贸业务工作环节的外贸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内容安排(部分)

外贸英语阅读课程是外贸英语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果只简单地停留在英语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上,而忽略了教学真正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外贸专业的功能性语言,学会用专业的英语阅读、理解、分析、处理外贸业务的实际问题,将严重阻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只有不断改进外贸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解决好英语知识与外贸知识的融合和平衡问题,处理好英语知识和外贸实践能力相脱节的问题,尽可能地将仿真的工作情境和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专业功能性语言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赵凤玉,蒋和平.基于职业能力本为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研究 [J].职业教育与教育,2012(4).

[2]孟曙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商务英语阅读的制约因素以及学习建议 [J].教师,2010(3).

[3]张瑞芳.浅谈外贸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J].外语教育教学,2012(6).

[4]刘玉英,王雪玲.高校外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6).

猜你喜欢
外贸英语外贸教学内容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谈外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