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预防性鼻胆管引流的疗效观察

2014-12-02 03:16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泰州225300
吉林医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胰管引流术淀粉酶

张 杰(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经过三十来年临床实践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ERCP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肝胆胰腺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ERCP并发症的发生不仅预示着手术的失败,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为了预防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在ERCP术后采用鼻胆管引流术,结果发现其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明显减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经ERCP确诊患有胆总管结石,并排除合并有急性胰腺炎者,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加取石术。50例患者术后行ENBD术(ENBD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5~80岁,平均54岁,术中胰管显影20例。另外50例患者术后未采用ENBD(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85岁,平均56岁,术中胰管显影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手术所用TJF-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日本Olympus公司),鼻胆引流选用国内9~11 Fr聚氯乙烯管。两组患者在行ERCP术前使用地西泮、哌替啶、654-2等常规药物,术后患者禁食12~24 h,并连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等药物3~4 d。ENBD组患者于ERCP术后采用鼻胆引流管术。观察指标:术后认真记录患者发热、呕吐、腹痛等状况。分别在术后4 h和24 h查看患者血清淀粉酶,ENBD组患者待病情平稳后停止引流。当患者血清淀粉酶含量>300 U/L(本单位血清淀粉酶正常值0~100 U/L)并且无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判定为高淀粉酶血症;当血清淀粉酶含量>300 U/L且合并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判定为胰腺炎。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操作均成功。ENBD组术后4 h及24 h血淀粉酶分别为(183.8±38.3)U/L和(122.8±37.1)U/L,其中7例符合高淀粉酶血症(7/50,14.00%),但无一例发生PEP。对照组术后4 h及24 h血淀粉酶分别为(310.8±60.7)U/L和(212.3±41.1)U/L,其中15例符合高淀粉酶血症(15/50,30.00%),4例发生PEP(4/50,8.00%),经及时处理后好转,均未发展成重症胰腺炎。ENBD组术后4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与PEP的发生率(14.00%与30.00%)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PEP与高淀粉酶血症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PEP的发病率为1.1%~12.55%,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13.5%~40%[1]。PEP与高淀粉酶血症的高发生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表1 两组术后4 h、术后24 h淀粉酶含量、高淀粉酶血症、PEP发生情况比较

引起ERCP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有患者自身因素,还包括操作因素,如:年龄<60岁的女性、胆红素水平不高、插管困难、胰管多次显影、球囊扩张、EST时胰管开口及周围黏膜损伤、结石未能取尽、既往有胰腺炎史等。李兆申教授等认为,当曾经患有胰腺炎疾病的患者行ERCP术,其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且随着显影次数的增加PEP的风险也显著增加[2]。

尽管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很高,但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医生操作技能、规范造影剂的使用、避免胰管重复显影、避免损失胰管开口、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减少共同通道梗阻、尽早引流胆管等。沈云志教授等认为ECRP术后及时应用引流术,并且保持引流通畅,预防胰管口水肿,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3]。ENBD之所以可以预防ERCP并发症的发生,是因为它不仅能有效减轻ERCP术后胆管、胰管内的压力,使胰液、胆汁正常排泄,从而减少造影剂、胆汁反流入胰管以及胰胆管括约肌损伤和痉挛等不利因素的发生,进而EP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随之降低。另外,ENBD还能将处于共同通道的结石推开,有效防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4]。本研究发现当患者合并有化脓性胆管炎,ERCP术后行ENBD,效果更好[5]。

本研究中ENBD组术后14%的患者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并且无急性胰腺炎发生;对照组30.00%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8.00%的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效果。鼻胆管引流(ENB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的特点,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良好,故认为可以在术后多采用。

[1] Tulassay Z.Serum enzyme changes after ERCP[J].Endoscopy,1989,21(4):197.

[2] 李兆申,许国铭.胰腺疾病患者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2):75.

[3] 沈云志,孙克文.鼻胆管引流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65.

[4] 田伏洲,黄大熔.内镜鼻胆管引流术预防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52.

[5] 麻树人,赵志峰,张 宁,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2例的内镜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4):322.

猜你喜欢
胰管引流术淀粉酶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