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椎管狭窄的退变性腰椎侧弯经后路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2014-12-02 03:16田建红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1430
吉林医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跛行后路椎管

田建红(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1430)

退变性的腰椎侧弯在腰椎间盘和神经根压迫症状,腰椎骨的关节疼痛以及神经源性跛行为之后发生的临床表现[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类患者越来越多,治疗的方法如今还存在争议。选择2002年3月~2007年10月运用通过后路椎弓根固定以及融合治疗这类患者23例,探讨这类腰椎侧弯的特征以及进行节段治疗的选择,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51~70岁,平均65.0岁;病程3~7年。患者都具有严重下腰痛的症状。其中有22例(88%)患者有着不同程度上的间歇性跛行,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的指数进行评分都≥40%。其中19例(76%)具有肌力减退等神经根受到损伤的症状。当中有12例(48%)患者还同时伴有神经性以及间歇性的跛行和神经根性的刺激的症状。有4例(16%)患者有着神经受损性的足下垂。根据Bridwell分型,Ⅱ型有13 例,Ⅲ型有10例。这些患者都需要非甾体抗炎药去进行症状的控制,通过正规且保守的治疗,效果一般。合并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患者8例,另外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患者10例,患有陈旧性脑梗塞的患者2例,患有肾结石和糖尿病以及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各占1例,都已经经过了相关的处理,并没有明显手术的禁忌证。

1.2 方法:该组都是进行后路手术。其中有10例在手术前的Cobb角<20°,并且伴有严重的神经根刺激或者神经受损状况,手术之进行选择性的短节段椎管或者神经根管的减压,通过后路椎体之间的融合,短节段的椎弓根钉棒能够固定。有13例患者手术前Cobb角>20°,在进行行椎管减压的基础上,还进行长节段的固定侧弯矫形,后路椎体之间的融合和后外侧的自体骨植骨融合。该组进行固定以及融合节段情况如下:L4~S1为6例,L1~5为5例,L2~5为4例,L1~S1是5例,L2~S1是2例,另外T10~S1有1例。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没有手术而导致的死亡。对25例5~52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有23例(92%)术后下肢神经根性的症状以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有22例(88%)患者腰背痛得到明显缓解;有4例足下垂的患者手术后的6个月慢慢恢复。而冠状面Cobb 角的矫正到0~21°之间,平均15.6°,其平均矫正率为64%。腰椎的前凸角矫正在-48.0°~-18.2°之间,平均-36.4°。另外旋转脱位、侧方的移位以及滑脱都得到纠正。有4例患者在术之后依然有下腰痛,但在3个月后其中有3例患者情况缓解,有1例患者情况减轻。详见表1。

表1 手术前和经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3 讨论

对于DLSS进行彻底治疗神经减压或者消除,在临床症状上是首要的目的,重新建立腰椎稳定作为保证手术较好疗效的主要方法。这类患者多节段发生严重退变,而且大多并有内科疾病,因此手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去制定方案。退变性脊柱发生侧弯的特征是指在成年以后出现的冠状面大于10°的脊柱发生侧弯性的病变,它在椎间盘以及椎骨退变后相继发生的成人脊柱侧弯。在临床上广泛的椎间盘退变以及小关节的增生,大多数并有矢状面的生理前凸的缺失,因而引起椎管以及椎间孔比较狭窄,导致神经损伤以及神经源性间接性跛行[2]。我院认为能够运用主要的病变节段进行全椎板切除以及通过后路椎体之间进行融合的手术,而后外侧融合或者其他矫形节段进行开窗神经根的减压,后路器械以及通过后路椎体之间进行的融合术可以提供即刻的稳定,能提高其融合率,同时造成创伤较小。

[1] 周志刚,李志忠,焦根龙,等.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45.

[2] 楚 超,孙海燕,王英胜,等.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的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随访与对比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2,33(6):440.

猜你喜欢
跛行后路椎管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