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芬净在156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4-12-03 02:35杨亚青张小雪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10085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年1期
关键词:念珠菌真菌疗程

杨亚青,张小雪(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卡泊芬净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破坏真菌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从而导致真菌死亡。由于其独特的抗真菌机制,且具有高效、低毒、广谱、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与其他抗真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已被推荐用于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3]。本文主要对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卡泊芬净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采用回顾性方法,利用医院“军卫一号”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对我院2011年1月– 2012年3月应用卡泊芬净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收集,共计156例。调取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科室和入院诊断等信息;对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以及住院期间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及真菌培养)等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2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疗效的判定归为以下4类,分别是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以上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后72 h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156例使用卡泊芬净的患者来自我院15个科室,主要分布在呼吸科38例(24.36%)、血液科31例(19.87%)、心血管科17例(10.90%)、急诊科14例(8.97%)、肾科11例(7.05%)等。

156例使用卡泊芬净的患者中,男性91例(58.33%),女性65例(41.67%);平均年龄为(58.08± 20.08)岁,其中< 18岁的患者5例(3.21%),18 ~65岁的患者81例(51.92%),> 65岁的患者70例(44.87%)。具体见表1。

表1 使用卡泊芬净患者的科室分布Tab 1 Wards distribution of usage of caspofungin

2.2 卡泊芬净给药疗程和剂量

156例患者中,卡泊芬净的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用药疗程最短1 d,最长46 d,平均用药时间(9.58 ± 8.39) d。具体见表2。

表2 卡泊芬净的使用疗程分布及构成比Tab 2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usage of caspofungin

156例患者中,有141例(90.39%)患者采用负荷剂量70 mg,维持剂量50 mg的给药方式;3例(1.92%)儿童患者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减半或减少;12例(7.69%)患者给予的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均为70 mg。

2.3 真菌培养结果

卡泊芬净为特殊使用级深部抗真菌药物,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该药物前或用药期间,均进行了真菌培养。在156例患者中分离出白色念珠菌44例(28.21%),热带念珠菌5例(3.21%),近平滑念珠菌5例(3.21%),光滑念珠菌3例(1.92%),曲霉菌2例(1.28%),未分离出真菌,但怀疑为真菌感染,经验性应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97例。

2.4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56例患者经卡泊芬净治疗后,痊愈45例(28.85%),显效36例(23.08%),进步63例(40.38%),无效12例(7.69%),总有效率为51.93%。4例患者因病情严重而死亡。在使用卡泊芬净过程中,6例出现药物相关皮疹,1例发生胃肠道反应,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卡泊芬净是FDA批准上市的第1个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主要适应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患者的经验性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念珠菌引起的腹腔感染、腹膜炎和胸腔感染;食管念珠菌病及其他抗真菌药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感染。

一项20个国家56个研究中心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比较卡泊芬净首剂70 mg、继以50 mg与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确诊病例的疗效比较[4],结果显示,卡泊芬净每日35、50、70 mg治疗组和两性霉素B 0.5 mg·kg-1组比较,50 mg组优于70 mg组。因此,考虑临床循证证据以及药物经济学的原因,卡泊芬净临床给药方式为缓慢静脉输注约1 h,由于其半衰期长达9 ~ 10 h,为了能较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临床应用时可给予首剂负荷量70 mg,之后每天50 mg的维持剂量。在本调查中,141例(90.39%)患者的给药方法为负荷量70 mg,维持剂量50 mg。3例(1.92%)儿童患者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减半或减少(另2例儿童患者虽不满18岁,但是身高> 175 cm,体质量> 60 kg,因此仍按照成人的给药剂量)。12例(7.69%)患者给予的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均为70 mg,与医师沟通后,表示目前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卡泊芬净在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患者耐受性良好时,在患者无好转的情况下可将卡泊芬净的维持剂量调整为70 mg[5-6]。

卡泊芬净的常规给药疗程,是根据患者基础疾患的严重程度、免疫功能的恢复程度和临床疗效来调整,一般不超过14 d。在本调查中,78.85%的患者用药疗程在14 d以内,1例患者仅使用1 d,主要是由于上级医师治疗方案的调整。疗程长于14 d者,是由于患者病情较重或者为侵袭性曲霉菌、念珠菌感染,用药疗程最长达到46 d,该患者最终由于病情严重而死亡。

卡泊芬净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发热,消化道反应,ALT、AST升高,血钾降低,总胆红素升高等[7-8]。本调查中发现药物相关皮疹6例,胃肠道反应1例,未发现其他药品不良反应。

本文156例患者经卡泊芬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1.93%。4例患者因病情严重而死亡。1例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F)患者,在使用卡泊芬净治疗46 d期间,其肝肾功能未进一步加重,结果提示,合并较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时,卡泊芬净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性保障。同时考虑到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一般无需调整剂量,因此对有适应证的老年患者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时,卡泊芬净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综上,本调查结果表明卡泊芬净对严重基础疾病的真菌感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今后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念珠菌真菌疗程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中国高等大型真菌的主要代表物种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