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意义与途径①

2014-12-06 00:13刘艳唐奥男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4期
关键词:社会化体育发展

刘艳唐奥男

(1.辽宁中医药大学军事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47;2.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1)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意义与途径①

刘艳1唐奥男2

(1.辽宁中医药大学军事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47;2.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1)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国家调整了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文章采用的方法是文献综述法,讲述了社会化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模式构建的方式及重要意义,探讨模式发展的方法,为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有效性,提供一些建议。

高校体育教学 社会化发展模式 构建 意义 途径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全面提高社会型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因为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造成了“唯成绩论”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泛滥。这不仅会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轨迹偏离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造成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缺乏指向性。因此,为了切实体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国家必须重视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的构建,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文章讲述了社会化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模式构建的方式和重要意义。它对实现社会化发展目标和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意义重大。

1 社会化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体育教学体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以满足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为基本目的、以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为发展方向。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是确保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实现融合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十分重要。

第一,保障高校体育的社会实用价值的实现,进而修正因体育战略发展目标设置的局限性而导致的群众性体育人才匮乏的弊端。伴随着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同等重要,两者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大众体育运动的快速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受奥运发展战略的影响,使其发展受到制约,落后于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基础极为薄弱,其中缺乏群众性体育基础设施与相关体育人才最为典型,它俩严重地威胁到了我国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运用科学的手段切实解决现存的问题,消除两大影响因素的潜在威胁,就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硬实力,该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而人才则是确保社会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于对学校体育社会职能的全面调动与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特殊阶段,也是能够凸显学校体育社会价值的重要时期。毕业后,高校学生会直接参加社会体育的实践活动,因此,构建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充分接触社会体育、了解社会体育,把握社会体育的精髓,进而在其自身体育素质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使之成为既保持高校体育教学特色,又能够充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体育素质体系,提高体育人才的社会发展潜力。它可以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得到提高,同时,对于缓解我国社会型体育人才匮乏的现状,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第二,应和社会发展的形式,为实现全新的培养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现阶段,推广与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能有效发展我国社会体育运动。作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体育教学为了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则必须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全新的确定。即要将传统的专注于培养学生体育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体育能力,不仅包括体育技能,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推广能力以及影响能力等。这就要求在高校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社会化元素的积极引入与充分融合,尤其是要将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借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的重新塑造,使之在运动机理、作用价值上更为完善,并借助于高校学生的推介,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为社会化元素的引入提供必要的媒介与平台,同时,还能够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全新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第三,消除“唯成绩论”思想的误导,从各方面扩展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唯成绩论”思想是长期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使用价值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仅仅局限于满足达标测试的要求、追求理想的达标测试效果。因此,这种价值取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特性,呈现出严重的狭隘性,与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价值观存在着严重的偏失,对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社会职能的多元化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构建高效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能够打破传统价值取向的禁锢,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视角的全面拓展,进而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制定出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从各方面扩展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

2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的途径

2.1 注重对社会化教学发展目标的确定,用以引导与规范社会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前提是确定教学目标,能够规范和指引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实现两者共同发展是当前社会的急切需求,因此,社会化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鉴于教学目标的重要属性与作用,在构建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发展目标。全民体育运动正在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体育给予了高校体育教学全新的发展需求,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一定要在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体育教学发展目标。所以,加速体育教学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提高体育人才综合素质,为全民健身运动注入新鲜血液,是高校体育教学新的发展目标。这能够促进高校体育社会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规范,能够促进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2.2 强调对社会化教学元素的引入,构建凸显大众化特征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的构成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的社会实效性是社会化体育教学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凸显教学效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构建高校体育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必须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社会化的凸显。这就要求在对教学内容的选用时,应强调对在大众体育运动中具有较高普及率的运动项目的引入,诸如健身操、跳绳、毽球等等,借助于高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整合,促使其在健身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推广价值等方面趋于完善,并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系统推介,促使广大学生对其理解、认知与接纳意识的自主生成。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在内容上能够与当前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达成有机的相适与相融,进而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在全民体育运动健康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和中国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社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即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新型的发展取向。因此,为了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构建社会化教学发展模式就成为无法回避、并必须给予实现的实际问题。所以,文章讲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并对相关的发展途径进行切实和实际的探讨,能够有效指导和实现社会化体育教学的发展。

[1]周辉.培养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索[J].学校体育研究,2000 (5):36-38.

[2]欧阳萍.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121-124.

[3]郑颂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2):41-42.

[4]张文英.大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1-96.

[5]倪欣.试析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的三大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157-158.

[6]闫莉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的意义与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175-176.

G807.4

A

2095-2813(2014)12(a)-0041-02

刘艳(1964,3—),女,山东人,学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唐奥男(1989—),女,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会化体育发展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