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①

2014-12-06 00:13韩雪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标准体系

韩雪峰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①

韩雪峰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评价在体育教育改革中的诊断与评价作用,使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更加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 评价体系 发展趋势 研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有效调节手段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评价手段与方法对最终的评价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教育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

评价的本质就是对事物的一个判断过程。实际上就是说评价的过程是对评价对象的一个判断过程;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又是一个对判断对象观察、咨询、分析和综合计算的过程。所以说,评价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正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性强、逻辑性严谨的结论。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体育教育目标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依据评价标准,运用评价手段,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并对结果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2]。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主管部门、体育管理部门、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等等;评价的客体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所有这些评价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和目标的培养,而且也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务必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明确主体的需要,也就是评价者必须明确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所需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内容各是什么?这是体育教学评价的根本所在;第二、厘清体育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通过一定的体育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怎样的标准?为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标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是体育教学评价的关键所在;第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评价者对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过程必须要有客观、准确、公正和真实的认识,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必须科学合理。我们只有将这三点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评价的效果,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

2 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在体育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愈显突出。为此,如何从体育教育改革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重要的内容。

2.1 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的目的就是检查教师完成教学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体能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便帮助体育教师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找出体育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改进的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为了“评价而评价”。

2.2 体育教学评价对象和内容存在片面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始终将学生置于核心的地位。评价的对象和内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只关注对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等方面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情感、个性、兴趣、意志、人格等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否发展,学生的技能是否掌握,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优劣的佐证。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少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而这些能力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3 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缺乏科学性

体育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制定具体、明确而又客观的标准。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只是以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为标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学生自身的运动素质发展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程度为标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标准不够全面、具体和准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树立“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培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关键问题。

3 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3.1 体育教学评价从甄别选拔向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过去只注重“素质达标”和“技术考评”的评价,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根本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更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这种教学评价根本无法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以人为本,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成为构建新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3.2 体育教学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更多的是由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偏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多数教师把体育教学评价的重心完全放于学生对体育成绩的考核,以终结性评价形式为主,这种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不能准确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体现的是“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形成性评价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形成性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3 体育教学评价从注重认知、量化评价向注重认知与非认知、量化与质性的结合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重视认知的评价,忽视非认知的评价。学生的学习不仅包括运动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还包括情感,态度,兴趣,个性和价值观的发展。当今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授体育基本理论和掌握运动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过硬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意识等非认知因素。同时,体育教学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有些问题可以进行量化评价,而有些问题就不可能进行量化评价,所以,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目标与内容应该是具有多维性,是认知与非认知,量化与质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3.4 体育教学评价从注重绝对评价向重视相对评价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多采用“一刀切”的绝对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客观事实。因此,采用绝对标准是难以对体育教学做出科学合理评价。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自身先天的不足,认真学、努力练,也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反之,有的学生由于自身先天的优势,不用多学,不需多练,也能达到所要求的标准,获得高分。以相同的尺度,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对待。这样容易挫伤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体育“高不可攀”,自己再努力也难以完成,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难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所以,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淡化绝对评价,重视相对评价,以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3.5 体育教学评价从注重他人评价向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一般是由体育教师单独立完成对教学的评价,学生基本上不参与评价过程。但是,学生自身的情况只有学生本人最了解,学生应该参与对其自身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这种评价方式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明确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而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积极促进自身的发展,充实自己,激励自己,完善自己。

[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谢宗皖.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职业圈,2007(2):76-78.

[4]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8(3):21-23.

[5]黄艳红.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

G8

A

2095-2813(2014)12(a)-0058-02

韩雪峰(1989—),男,山西夏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标准体系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