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后稻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2014-12-07 01:06林碧英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邵武市米质生育期

林碧英

(福建省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54000)

邵武市是福建省主要的产粮区之一,水稻播种面积达2.6万hm2;烟后稻是邵武市主要稻作模式之一,种植面积保持在0.4万hm2以上,占全市晚稻种植面积一半左右。因此,省内外种子企业纷纷在邵武市设立种子经销部,市场上经销的杂交稻种子品种数量多,虽然这些品种已通过国家或福建省审定,可以在邵武市推广种植,但在邵武市不同地方种植同一品种、同一地方种植不同品种,其种植表现有较大差异。为了系统地掌握烟后稻种植品种的表现,选优布局,2013年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择11个在邵武市烟后稻种植面积较大、种业公司重点推荐的品种,以及2个试种表现优良的后备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邵武市烟后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并通过对这些品种特性的观察,实现在邵武市不同区域更加合理的品种布局,提高邵武市烟后稻种植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拿口镇竹前村,海拔187 m。试验地为丘陵山地,土壤为轻砂壤土、微酸性,地力均匀,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烟叶生长良好。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3个 (含对照品种):天优华占、谷优527、准两优608、甬优9号、Y两优2号、Y两优302、竹丰优3446、闽丰优3301、C两优343、Y两优1号、广两优1128、Y两优1128,以邵武市推广种植多年的当家品种宜优673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 m×7 m,栽植规格采用当地习惯密度23.31 cm×26.64 cm,丛插1粒谷秧。小区间留工作沟,田块四周种植对照品种5行作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6月17日分别以活水浸种8 h、催芽12 h后手工播种,7月18日手工插秧。秧田未施基肥,播种时每公斤种子用丁硫克百威4 g拌种,秧苗2叶1心时每667 m2用康宽5 mL、吡蚜酮5 g对水15 kg喷施。大田每667 m2用40%袁氏超级稻专用肥(20-8-12)25 kg作基肥,7月25日用尿素10 kg加10 g丁草胺拌匀后撒施,9月3日追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水管:秧田2叶1心前畦面不上水,之后湿润育秧;大田移栽至分蘖始期保持浅水层;7月25日起自然落干烤田至脚踩不下陷后复水,反复2次;8月15日复水后保持浅水层。栽培全过程未进行病虫害防治。

1.5 考种与测产

于各品种成熟期,每小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每点取3丛稻株作考种样本,测量株高,考查每丛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考种取样产量并入小区产量。各小区单收单晒,分别称重计量。

1.6 气象因素影响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2013年6月11日到10月30日的总积温3646.9℃、降水268.7 mm、日照930.9 h。23型秋寒出现在9月26日,22型秋寒出现在10月3日,20型秋寒出现在10月13日,气象因素对本试验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广两优1128、甬优9号、谷优527、闽丰优3301、天优华占、竹丰优3446、Y两优2号、Y两优1号及C两优343号等9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宜优673,其中广两优1128、甬优9号、谷优527、闽丰优3301、天优华占等5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增产29.91%、27.95%、24.16%、20.81%、20.14%;竹丰优3446比对照增产14.83%,增产达显著水平;Y两优2号、Y两优1 C、两优343号等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不显著;准两优608、Y两优1128、Y两优302等3个品种比对照减产,但均差异不显著。每667 m2产量超出600 kg的有广两优1128、甬优9号、谷优527、闽丰优3301、天优华占及竹丰优3446等6个品种。

表1 产量方差分析

表2 各品种产量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2 生育期

从表3看出,参试品种生育期以竹丰优3446最长,达137 d,比对照长6 d;天优华占最短,为129 d;广两优1128、谷优527、Y两优302及闽丰优3301比对照长2~3 d;Y两优2号、Y两优1128、C两优343及Y两优1号与对照生育期相当;准两优608及甬优9号比对照短1~2 d。

2.3 主要经济性状

广两优1128、甬优9号、Y两优2号、Y两优1128及闽丰优3301穗总粒数均超过210粒,为大穗型品种,其中广两优1128穗总粒数最多,比对照多111.37粒。准两优608、谷优527、Y两优1128、闽丰优3301及对照千粒重均超过30 g,为重粒型品种,其中闽丰优3301千粒重最大,为32.60 g。结实率以对照最低,准两优608、谷优527、甬优9号、Y两优302、闽丰优3301、C两优343及Y两优1号结实率均超过85%,尤其是Y两优1号、Y两优302结实率近90%(表3)。

表3 参试品种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

2.4 米质

经蒸煮品尝,广两优1128、甬优9号、Y两优1号、Y两优2号、竹丰优3446等品种米饭松软可口,气味芬香,米质较好。

2.5 抗病性

试验栽培全过程,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邵武市水稻主要病虫害未造成危害,但竹丰优3446、C两优343及Y两优302穗颈瘟轻微发生,Y两优1号穗颈瘟偏重发生。

2.6 主要性状

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结果的主要数据列于表3。

2.6.1 株高 田间观察,C两优343植株明显较其他参试品种矮。室内考种数据表现为C两优343、谷优527、天优华占及Y两优2号株高比对照矮;其他品种均高于对照,且广两优1128、闽丰优3301株高排名前两位,与其他品种差距较大。参试品种均未出现倒伏。

2.6.2 分蘖力 C两优343、天优华占的分蘖力比对照强,Y两优1128、准两优608、Y两优302及闽丰优3301分蘖力差,其他品种分蘖力中等。

2.6.3 株叶型态 广两优1128、准两优608叶片偏大,前期叶略披;Y两优302株型紧凑,叶色青绿;C两优343株型偏散;准两优608叶片大,略披,叶色偏淡;Y两优2号较Y两优1号叶色浅,二者叶片挺直。

2.6.4 穗粒性状 Y两优1128主蘖穗差异小,基部结实率低,瘪粒多,易落粒;Y两优2号主蘖穗差异大,小穗多;闽丰优3301分蘖穗有轻微包颈;广两优1128穗较长,主蘖穗差异不大,但多见颖花退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综合产量、生育期、抗性、米质及品种田间综合表现,建议邵武市烟后稻品种布局以天优华占、谷优527、闽丰优3301等为主导品种;在提高基本苗,加强稻曲病防治的前提下加大对甬优9号的推广力度;在稻瘟病轻发区适当种植Y两优1号、Y两优2号;在邵东片及“翠碧一号”烟叶种植区推荐种植竹丰优3446。

3.2 准两优608、Y两优302综合表现较差,应逐渐减少种植面积。对闽丰优3301继续观察其包颈成因,待全面掌握其特性后可推荐。

3.3 广两优1128产量较高,生育期与对照宜优673相当,米质好,是一个较理想的后备品种,有望取代天优华占、谷优527等米质较差、种植时间较长的品种,可进一步观察,扩大试种,跟踪调查颖花退化情况,栽培上注意前期控氮。

3.4 参试品种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生育期中等偏长,在今后的推广中应注意播种期宜安排在6月20日前,竹丰优3446的播种期宜控制在6月15日前后,以确保安全齐穗。

猜你喜欢
邵武市米质生育期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邵武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邵武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经营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