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BRCA1基因甲基化与BRCA1 mRNA表达的关系研究

2014-12-09 07:53孙欣欣王红兵徐海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逆转录失活癌基因

孙欣欣,王红兵,徐海洋

(1.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江苏 徐州221002;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徐州221002)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是一个抑癌基因,参与基因的转录调节、细胞周期调控、DNA 双链损伤修复、细胞凋亡和泛素化等重要的细胞活动,其中DNA 双链修复途径主要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接[1-3]。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等因素有关,而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一重要途径[4]。抑癌基因启动子CpG 岛异常甲基化常常导致其转录异常、表达下调甚至缺失,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5]。DNA 甲基化在肿瘤基因表达调控、分化发育、细胞增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成为当前分子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关于BRCA1 基因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相关性在肿瘤中研究甚少,而在胃癌组织中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技术检测37 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 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PCR 技术检测37 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 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 mRNA 表达水平,探讨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胃癌组织37 例,同时取其对应癌旁组织,另取6 例胃部良性病变旁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所有胃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 以上。37 例患者中,男29 例,女8 例,年龄31 ~80 岁,中位年龄63 岁。所有标本均于术后30 min 内获得,液氮速冻后-80 ℃冰箱保存。

1.2 主要试剂 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逆转录PCR 相关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EZ DNA methylation-Gold、Hot start Taq DNA 聚合酶购自美国Zymo Research 公司,TRIzol 试剂购自美国ABI 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

1.3 方法

1.3.1 组织DNA 提取和甲基化修饰 每个样本取30 mg 左右组织块进行匀浆处理,参照组织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基因组DNA,UV3000 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DNA 浓度和纯度,OD260/OD280比值在1.8 ~2.0 之间的DNA 用于甲基化修饰。各样本DNA 取1.5 μg,参照EZ DNA 甲基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甲基化修饰,修饰好的DNA 洗脱后于-20 ℃保存。

1.3.2 甲基化特异性PCR 法 甲基化引物:M,F:5'-TCGTGGTAACGGAAAAGCGC-3',R:5'- AAATCTCAACGAACTCACGCCG-3'。非甲基化引物:U,F:5'-TTGGTTTTTGTGGTAATGGAAAAGTGT-3',R:5'-CAAAAAATCTCAACAAACTCACACCA-3'。PCR 反应体系:PCR 混合液(美国Zymo Research 公 司)12.5 μL,上 下 游 引 物(10 μmol·L-1)各1.0 μL,修饰好的模板2 μL,加无核酶水补足至25 μL。循环条件:95 ℃预变性10 min,然后进行40 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甲基化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分别在60 ℃、58 ℃退火55 s,72 ℃延伸30 s,最后于72 ℃延伸7 min。甲基化特异性引物(M)扩增的目的片段为75 bp,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U)扩增的目的片段为86 bp。取10 μL PCR 产物在3%琼脂糖凝胶上电泳,以TIANGEN 50 bp DNA Lad-der(MD108-01)为标准DNA Marker 同步电泳,EB 染色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并记录。判断标准[6]:M阳性、U 阴性为完全甲基化;M 阳性、U 阳性为部分甲基化;M 阴性、U 阳性为非甲基化。

1.3.3 RNA 提取及逆转录PCR 检测mRNA 每个样本取约100 mg 组织,采用Trizol 试剂(按照说明书操作)提取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纯度,取总RNA 1 μg,按照逆转录说明书合成cDNA。普通PCR 扩增BRCA1 基因,引物如下:F:5'-TTGCGGGAGGAAAATGGGTAGTTA-3',R:5'-TGTGCCAAGGGTGAATGATGAAAG-3',扩增的目的片段为292 bp,内参照选用β-actin,F:5'-AAATCTGGCACCACACCTTC-3',R:5'-CCATCTCTTGCTCGAAGTCC-3',扩增的目的片段为432 bp。PCR 为25 μL 体系:2 ×Taq PCR Master-Mix(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1)各1.0 μL,模板cDNA 2 μL,加水至25 μL,95 ℃预变性2 min,然后进行35 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6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最后于72 ℃延伸5 min。2%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在紫外灯下观察。根据以下标准判断结果:432 bp 处出现条带,同时292 bp 处出现条带即可判断该标本BRCA1 mRNA 表达阳性;仅432 bp 处出现条带则判断为BRCA1 mRNA 表达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进行数据分析,BRCA1 基因甲基化、BRCA1 mRNA 表达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BRCA1 基因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确切概率法及定性资料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胃组织中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状态 37 例胃癌组织中有18 例甲基化,其中6 例为完全甲基化,12 例为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48.6%(18/37);对应37 例癌旁组织中2 例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5.4%(2/37);6 例正常胃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CA1 基因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0. 0%(0/6)。胃癌组织中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1、5.021,P 均<0.05)。见图1。

2.2 不同胃组织中BRCA1 mRNA 表达 37 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18 例,阳性表达率为48. 6%(18/37);对应37 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35 例,阳性表达率为94.6%(35/37),6 例正常胃组织中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100. 0% (6/6)。胃癌组织中BRCA1 mRNA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5、5.520,P 均<0.05)。见图2。

图1 不同胃组织中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检测结果

图2 不同胃组织中BRCA1 mRNA 表达情况

2.3 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的关系 18 例BRCA1 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有4 例BRCA1 mRNA 表达阳性,19 例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非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有14 例BRCA1 mRNA 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中发生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的BRCA1 mRNA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胃癌组织(χ2=9. 799,P <0. 05),BRCA1 基因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成负相关(r= -0.515,P <0.05)。

3 讨论

BRCA1 基因是与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的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基因组DNA 长约100 kb,具有24 个外显子,其中22 个外显子转录7.6 kb mRNA,最终编码一个由1 863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0 000[7]。表观遗传学首先提出基因的DNA 序列没有发生改变,而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并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主要包括X 染色体失活、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 调控等[8]。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最深入的内容之一[9],指生物体在DNA 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的过程。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启动子CpG 岛5'端胞嘧啶碱基,这些位点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完全非甲基化状态,CpG 岛发生甲基化往往会导致基因的转录失活或沉默[10]。近年来研究[11]表明,抑癌基因的启动子CpG 岛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功能失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12]也已证实启动子CpG 岛异常甲基化以及肿瘤相关基因的沉默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p16、APC 等基因甲基化在胃癌中已被研究。

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技术检测37 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 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状态,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总甲基化率为48.6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5.4%和正常胃组织的0.0%。本研究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存在高比例的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说明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在2 例癌旁组织中也检测到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且对应癌组织中均存在该基因完全甲基化,癌旁组织中存在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这一现象可能预示癌旁组织已经处于癌前病变阶段。采用逆转录PCR 检测37 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 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 mRNA 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RCA1 mRNA 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为48.6%,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的94. 6% 和正常胃组织的100. 0%。为了证实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状态与BRCA1 mRNA 表达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BRCA1 mRNA 表达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 例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有4 例BRCA1 mRNA 表达阳性,19 例BRCA1基因启动子CpG 岛非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有14 例BRCA1 mRNA 表达阳性,而且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与BRCA1 mRNA 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 -0.515,P <0.05),提示BRCA1 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导致BRCA1 基因失表达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证实了胃癌组织中存在高比例的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可能是导致BRCA1 mRNA 失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BRCA1 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由于DNA 甲基化是可逆的基因修饰过程,通过逆转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恢复细胞正常生长的调节功能,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1]Venkitaraman AR.Cancer susceptibility and the functions of BRCA1 and BRCA2[J].Cell,2002,108(2):171 -182.

[2]De Siervi A,De Luca P,Byun JS,Transcriptional autoregulation by BRCA1[J].Cancer Res,2010,70(2):532 -542.

[3]Symington LS,Gautier J.Double-strand break end resection and repair pathway choice[J].Annu Rev Genet,2011,45:247 -271.

[4]Joo JK,Kim SH,Kim HG,et al. CpG methy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4 in gastric carcinoma[J].Ann Surg Oncol,2010,17(12):3344 -3353.

[5]Kang GH,Lee S,Cho NY,et al.DNA methylation profiles of gastric carcinoma characterized by quantitative DNA methylation analysis[J].Lab Invest,2008,88(2):161 -170.

[6]陈志华,戴起宝,陈绍勤,等. Kiss-1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2):101 -104.

[7]Rosen EM,Fan S,Pestell RG,et al.BRCA1 gene in breast cancer[J].J Cell Physiol,2003,196(1):19 -41.

[8]Hassler MR,Egger G. Epigenomics of cancer-emerging new concepts[J].Biochimie,2012,94(11):2219 -2230.

[9]Kulis M,Esteller M.DNA methylation and cancer[J].Adv Genet,2010,70:27 -56.

[10]Zhou ZH,Lei YX,Wang CX. Analysis of aberrant methylation in DNA repair genes during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cadmium[J]. Toxicol Sci,2012,125(2):412 -417.

[11]Ly A,Hoyt L,Crowell J,et al. Folate and DNA methylation[J].Antioxid Redox Signal,2012 ,17(2):302 -326.

[12]Zhao C,Bu X.Promoter methylation of tumor-related gene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J]. Histol Histopathol,2012,27(10):1271-1282.

猜你喜欢
逆转录失活癌基因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发现钠通道快速失活新机制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高温保护机制
工业装置MTP下线催化剂的分析测试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进展
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疑难点的解读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