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元器件保证标准分析

2014-12-10 02:00朱恒静夏泓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4年6期
关键词:宇航元器件欧洲

朱恒静,夏泓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94)

0 引言

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 (ECSS)为确保空间项目在欧空局、其他国家空间局和欧洲工业协会等机构的共同合作下顺利地完成,制定了体系完备的、针对空间项目特点的一套标准。ECSS标准化活动涉及空间项目管理、空间产品保证和空间工程3个分支,3条主线清晰,项目管理、产品保证和工程技术并重。ECSS产品保证标准体系是ECSS标准体系的一个分支,此类标准规定了空间项目产品保证活动的管理和实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产品保证管理,质量保证,可信性,安全性,EEE元器件,零件、材料和工艺,软件产品保证7个专业领域,Q-60元器件保证是产品保证的一个独立分支,支撑欧洲空间产品用元器件保证工作。

1 欧洲空间产品用元器件保证标准

ECSS标准体系结构分为4级,0级文件为整个ECSS标准体系的顶层文件,描述ECSS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及文件创建、确认和保持的原则;1级文件为空间项目管理、空间产品保证和空间工程的顶层文件;ECSS-Q-ST-60标准是ECSS标准体系的2级标准,给出了产品保证元器件各项活动的要求和作用,是反映宇航元器件用户方要求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实施ECSS-QST-60提出的各个项目,作为3级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方法和程序标准以保证工作的开展。欧洲元器件保证标准体系如图1所示。

“产品保证”是为使人们确信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在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活动[1]。欧洲空间产品用元器件保证标准的特点是面向产品,而不是面向组织,ECSS标准的应用应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应用,ECSS标准是完整和相互关联。尽管Q-60系列的元器件保证仅包括EPPL和维护,ASIC和FPGA研发,混合集成电路的采购要求,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s) 芯片 (die)设计、 选择、采购和应用,COTS器件保证,EEE元器件超期再用程序,以及辐射加固保证等7个标准,但作为支撑,空间工程分支,以及可信性保证系列中,也制订了与元器件相关的标准,如其ECSS-E-ST-10-04(空间环境)、ECSS-E-ST-10-12(辐射效应评估),以及ECSS-QST-30-08C(元器件可靠性数据源及应用)、ECSS-Q-ST-30-11C(元器件降额)。另外,以生产、鉴定和获得空间元器件为目的的ESCC文件和规范体系,以及被广泛认可的MIL试验方法、业界标准,都是欧洲空间产品用元器件保证的支撑性标准。

2 ECSS-Q-ST-60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规定通过以下7个方面、34个要素实现对元器件的控制[2]:

图1 欧洲元器件保证标准体系

a)元器件大纲管理

明确元器件管理机构,制定元器件控制计划,建立元器件选用委员会 (PCB),发布元器件装机清单。

b)元器件选择、评价和批准

生产厂和元器件选择、元器件批准和元器件采购。

c)搬运和贮存

预防可能发生的劣化,按要求送用户评审,环境要求与静电防护。

d)元器件采购

采购规范、筛选、初始的用户到源方检验、批接收、最终的用户到源方检验、到货检验、辐射验证试验、DPA、超期再用和生产厂数据文件交付。

e)元器件质量保证

不合格和失效、报警信息、可追溯性和抽样试验样品的代表性。

f)专用元器件

ASIC、混合电路、一次性可编程器件和微波单片。

g) 文件

均应以文件的形式控制,如:初始的用户到源方检验、批接收、最终的用户到源方检验、到货检验、超期再用和各项补充试验。

3 ECSS-Q-ST-60变化分析

ECSS-Q-ST-60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形成过程,该标准的基础是ESA在1970年发布的 《ESA空间系统元器件选择、采购和控制》 (ESA PSS-01-60)。1996年11月,ECSS发布A版ECSS-Q-60A;2007年7月发布的ECSS-Q-60B,其内容作了重大的修改。2008年,ECSS对其系统内的各类文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所有的标准版本都设定为C,于是就有了ECSS-Q-ST-60C。之后又经过2次修订,2013年10月21日,发布ECSS-Q-ST-60C Rev.2.

ECSS-Q-60B版较A版内容作出了重要的更改,正如B版标准的 “前言” 所述:“这一版本(ECSS-Q-60B)相对于前一版本 (ECSS-Q-60A)有重大技术和组织更改”[3]。B版内容的重要更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对元器件进行分级管理,规定不同的标准化要求是A版和B版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体现了元器件管理的优化。这里所说的元器件 “级”的概念指的是与元器件应用有关的等级分组。

b)元器件要求的要素的变化也是B版相对于A版更改的一个重要方面。

c)标准 “以用户为中心”B版中很多方面都体现了 “以用户为中心”充分面向用户的思想。

ECSS-Q-ST-60C Rev.2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元器件保证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

ECSS-Q-ST-60属于ECSS标准体系的2级标准,规定了元器件保证 “做什么”,而 “怎么做”则需由3级标准具体化。3级标准目前包括7个,其中,ECSS-Q-ST-60-13(COTS器件保证)、ECSS-Q-ST-60-15(辐射保证要求)是近期正式发布的标准。欧洲标准的制定,尤其是3级标准的制定,均有具备实际元器件保证工作经验的人员承担,以ECSS-Q-ST-60-13为例,专业元器件保证机构专门从事COTS保证的专家主要负责此标准的编制工作,从2010年提出草案以来,2年的时间用于协调各方的意见。

ECSS-Q-ST-60C Rev.2,通过增加了ECSSQ-ST-60-13、ECSS-Q-ST-60-15的引用,对宇航用COTS元器件,以及抗辐射保证要求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并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同时,通过增加ESCC 25500(3E元器件表面或引线纯锡处理方法),对元器件表面或引线纯锡处理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发布和使用,进一步地丰富了欧洲元器件标准体系。

a)ECSS-Q-ST-60-13 COTS元器件保证

欧洲对于商用元器件的观点是 “当你需要高性能元器件时,不要担心使用它;不要相信通过使用商用元器件,可以达到省钱的目的!”[3]。ECSS于2013年发布了COTS器件保证标准,其内容、要求均与ECSS-Q-ST-60 Rev.2保持一致,给出了3个级别的保证要求[4],分别与ECSS-Q-ST-60 Rev.2规定的3个等级对应。 保证方面采取的措施同样包括:并行工程、元器件品种标准化、元器件“表征”、元器件制造厂评价 (包括元器件和工艺流程评估)、试验 (筛选、批接收和周期检验等)、不合格材料控制、已有数据的评估和使用、对数据有限、信任度不足元器件的特别关注,以及信息管理。

b)ECSS-Q-ST-60-15辐射保证要求

欧洲型号抗辐射保证主要包括系统级要求和运作、系统与分系统的电路设计,以及航天器设计。ECSS-Q-ST-60-15规定的辐射保证的基本过程如图2[5]所示。辐射保证的过程一般包括辐射环境的计算、任务需求、辐射环境模型与辐射效应的定义。ECSS-Q-ST-60-15规定[5],对于混合电路,要求其内部芯片根据其辐射效应,也进行辐射试验[5]。顶级要求主要以任务辐射环境特征,并以此为起点,必要时通过Sector分析或蒙特卡洛分析包括器件级的辐射环境。需要分析元器件辐射敏感性及其对装机设备的影响。 当暴露于任务空间环境和具有足够的RDM,且满足设备性能的需求,设备的电学分析必须是有效的。

经调研欧洲某元器件保证机构,抗辐射保证作为元器件保证的一个关键环节,元器件保证工程师与单机和系统设计师沟通完成元器件抗辐射保证。按照ECSS-Q-ST-60-15的规定,针对单机完成抗辐射保证分析工作,针对拟选用元器件制定元器件保证计划,确定元器件辐射试验的具体要求;元器件保证工程师与设计部门、分析部门和采购部门一起确定元器件抗辐射需求,确定元器件选择、辐射试验条件的确定和数据分析、WCA和FMECA等工作。

图2 ECSS-Q-ST-60-15规定的抗辐射保证基本过程

3.2 进一步地明确了管理职责

与之前版本相同,对1级和2级元器件,ECSS-Q-ST-60C Rev.2要求成立元器件控制委员会(PCB),但该版本着重地明确了PCB的组成。在供方 (设备)层面,主席由供方产品保证相关人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元器件管理;PCB除了负责元器件管理计划的制定、元器件审批、品种压缩、批准和问题处理之外,增加了一系列的评估工作(抽样进行):采购条件的一致性、数据的一致性和采购后数据,以及应用警告信息的评估。

3.3 跟踪技术趋势,增加针对性要求

元器件制造技术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进入超深亚微米后,经时击穿 (TDDB)、热载流子 (HCI)、 负偏温不稳定 (NBTI) 和电迁移(EM)成为集成电路的主要失效机理,现有的鉴定及评价方法不完全满足先进的微电子器件。ECSSQ-ST-60C Rev.2规定,对于90 nm以下的深亚微米器件,具体的试验项目,需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并考虑具体的应用场合分析来确定。

3.4 加强产品研制过程的控制要求

ECSS-Q-ST-60C Rev.2增加了型号产品关键设计复审、工艺一致性检查,以及试验准备等级复审 (TRR)等要求,加强了产品研制过程控制要求。对产品的这些要求,也体现在了对元器件的要求上。

3.5 重点控制非鉴定合格元器件

鉴定合格元器件和非鉴定合格元器件的不同要求,体现更加明显。

ESCC元器件文件和规范体系,主要针对鉴定合格元器件。ECSS元器件保证标准,对鉴定合格和非鉴定合格元器件的控制要求不同,体现了重点控制与非鉴定合格元器件的控制思路。在ECSS-Q-ST-60C Rev.2版本中,这一思想体现得更加明确,对非鉴定合格元器件的要求进一步地细化。例如:提出了变压器需进行封前检查 (pre-cap)的要求,并需要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 (DPA)等试验。对鉴定合格元器件,则进一步地简化要求,可用发布的元器件清单 (DCL)审查的方式替代元器件采购批准表 (PAD)。

3.6 要求更加严格和细化,更具可操作性

在ECSS-Q-ST-60C Rev.2版本中,对元器件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细化,更具可操作性。这些变化,作为标准的细节变化,体现在整个标准中。

例如,对Class 1元器件,其要求改变如下[2]:

a)云母电容器 (CYR型)

MIL-PRF-23269 EFR level R min,增加每批进行1000 h、125°C、 1.5倍电压寿命试验的要求;同时,新设计不推荐选用。

b)滤波器

MIL-PRF-28861/6滤波器不推荐选用。对非S级MIL-PRF-28861/6滤波器,应每批进行B组检验。

c)微波无源元件 (环形器、隔离器)

增加标准,MIL-DTL-28791(隔离器)。

d)微波无源元件 (耦合器、功率驱动器)

增加标准,MIL-DTL-15370(耦合器)。

e)微波开关

增加标准,MIL-DTL-3928。

f)厚膜固定片式电阻器

增加ESC C4001至少R级以上的要求。

g)零欧姆厚膜固定片式电阻器

增加MIL-PRF-32159 T级。

h)开关,热静态:增加标准,MIL-PRF-24236。同时,增加要求:按照MIL-PRF-24236生产的元器件,可按照ESCC 3702增加运行试验,500个周期60/100 mA;按照ESCC表2进行测试;100%外观检查。

i)低频电线电缆

增加标准,MIL-DTL-16878。

以前的版本明确DPA可按家族抽样。ECSSQ-ST-60C Rev.2给出了限定条件,明确13周内可组合抽样。

ECSS-Q-ST-60C Rev.2细化了混合电路的选择、保证要求和设计要求等,明确了商用元器件的选择、筛选和鉴定要求等。

以前的版本要求一次性可编程器件必须进行编程后处理。ECSS-Q-ST-60C Rev.2允许充分地利用继承性信息,并发布已经使用过的FPGA数据[7],规定无应用数据时,需进行160 h编程后处理,已经发布的、具有继承性的FPGA可查阅ESCC REP010。

4 对我国宇航元器件保证的建议

分析欧洲元器件保证标准观点,以及ECSSQ-60系列标准的一些规定,如:欧洲某宇航元器件保证机构提出 “对于商用元器件的观点是 “当你需要高性能元器件时,不要担心使用它;不要相信通过使用商用元器件,可以达到省钱的目的!”。再如:对于混合电路,ECSS-Q-ST-60-15要求其内部芯片根据其辐射效应,也进行辐射试验;还有,ECSS-Q-ST-60C Rev.2规定,对于深亚微米器件,鉴定项目应针对性地制定。欧洲宇航元器件的这些做法,间接地回答了目前中国宇航界关注且有不同声音的问题,值得参考和借鉴。通过分析,提出对我国宇航元器件保证的建议:

a)完善宇航元器件保证标准体系

以国家航天重点工程的需求为牵引,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国内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考虑国内现有的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体系基础,通过自主创新,构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进、完整的宇航元器件保证标准体系,为保障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b)根据应用场合,建立元器件应用等级体系

做好宇航应用要求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建立应用等级与标准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器件基础等级,考虑具体的应用情况,确定元器件保证的具体要求。这样,可以在满足型号需求的基础上,缩短成本。

c)建立新技术元器件鉴定方法指南

随着元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器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已有的MIL标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复杂器件空间应用的鉴定要求[6];目前,元器件自主可控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新技术元器件研发的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确保这些新技术元器件宇航应用的可靠性,应针对新技术元器件的空间应用需求,以及失效机理,建立新技术元器件鉴定方法指南,支撑型号应用新技术元器件的需求。

5 结束语

ECSS-Q-ST-60是欧洲宇航元器件保证的顶层标准,由欧洲宇航机构、元器件制造方和宇航元器件用户等多方协调制定。该标准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形成过程。本文对ECSS-Q-ST-60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最新版的变化情况,根据其特点,提出了我国宇航元器件保证的建议。

[1]卿寿松,周海京.面向产品化背景的航天产品保证工作初探 [C]//第二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2008:1-5.

[2]ECSS-Q-ST-60C_rev.2-2013,Space products assurance EEE component[S].

[3]ECSS-Q-60B-2008,Space products assurance EEE component[S].

[4]ECSS-Q-ST-60-13C-2013,Space products assurance commercial EEE component[S].

[5]New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and insertion into flight programs workshop[R].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2007.

[6]ESCC REP 010-2013,SCSB decisions regarding OTP FPGA PPBI best practices for programming[S].

猜你喜欢
宇航元器件欧洲
欧洲“芦笋季”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狼蛛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我的宇航梦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我的宇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