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怎样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

2014-12-11 14:54欧阳向英
世界知识 2014年20期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天然气

欧阳向英

乌克兰危机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确信,它能够被控制在局部范围,不会引起大规模、世界性武装冲突。但是,由于美、俄、欧盟和联合国、七国集团、北约等的介入,乌克兰危机的效应外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世界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首先是俄罗斯“去美元化”。自2014年1月以来,俄罗斯连续五个月减持美债,总的美债持仓规模降至1000 亿美元左右,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同时,俄罗斯连续数月购入黄金,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去美元化”还表现在建立独立的支付体系、贸易结算体系和打造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等方面。

应对美国的制裁与逐步摆脱“美元经济”,俄罗斯需要借力中国。2014年5月亚信峰会期间,中俄发表联合声明,提出推进财金领域紧密协作,包括在中俄贸易、投资和借贷中扩大中俄本币直接结算规模;举世瞩目的中俄天然气30年供应大单虽然以美元计价,但俄气已准备好以人民币或卢布结算。7月15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巴西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同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这些举措被认为是新兴国家“去美国化”乃至“去美元化”的全球性制度创新。

法国跟俄罗斯一样,是世界上“去美元化”最积极的国家。美国指责巴黎银行转移资金而对其实施制裁,目的就是遏制“去美元化”潮流,惩罚那些敢于违抗美国指令的国家,但凭借美元编织的货币体系凌驾于他国法律之上的做法却可能引起欧盟各国的反弹,在贸易结算中减少美元而增加欧元或新兴国家货币的使用。

除上述各国外,东亚、拉美和中东等地区的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摆脱美元限制。随着弱势美元日益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工具,以及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将会激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去美元化”的行列。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一种货币会取代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但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使矛盾进一步凸显。

对国际能源布局的影响——世界能源供给有待“再平衡”。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能源问题再度成为焦点。欧洲希望美国加快天然气出口,以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如果美国长期、稳定、大规模地对欧洲及世界市场出口液化天然气(LNG),将引发全球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但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从中长期看,北美天然气净出口总量和增速要远低于前苏联国家。然而,在美国天然气产量不断增加的大趋势下,预计2015年后美国将逐渐增加出口,预计2020年可供出口的LNG可达5750万吨,将占全球当年贸易量的15.7%,乌克兰危机是否会影响其出口流向和价格策略值得关注。

目前欧盟对能源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无论是布鲁塞尔欧洲能源峰会的议题,还是乌克兰与斯洛伐克和德国达成的天然气贸易协议,都缺乏可操作性,在贸易合法性上也遭到质疑。随着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以及更多LNG接收终端(特别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建设,欧盟天然气供应渠道多样化进程将加速。若欧洲下决心引进其他能源供应商,将引起国际LNG供给市场的再平衡,但无法对整个国际能源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俄罗斯已经再次占据主动,成功地将其能源战略转向了东方这个更大、需求更旺盛的市场。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此消彼长的“平行市场”。

乌克兰危机除了影响俄乌两国的经济前景,还阻碍了欧洲经济复苏。俄罗斯的农产品进口反制措施,对欧盟多国均有影响。作为欧盟经济引擎的德国今年二季度经济萎缩0.2%,而8月公布的商业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降,昭显危机对欧盟经济的影响。虽然危机给美国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但“去美元化”、能源布局调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化等对美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和长效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联合国大会上,与支持美欧实施制裁的100多个国家相对立,约有100多个国家放弃或不支持对俄制裁,隐然形成另外一个“平行市场”,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分庭抗礼。虽然“弃权”或“反对”的国家大多贫困弱小,但长期演变下去,哪些国家会有新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秩序是否会有所改变,乌克兰危机或许埋下了根由。

对世界霸权的影响——打乱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2010年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成为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一次全球战略调整,也对中国外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插手亚太事务,打破了亚洲地区势力均衡,使东海—南海及中国大陆周边局势更加复杂;美国插手乌克兰危机,则打破了欧洲地区势力均衡,将美俄矛盾暴露在全世界面前。美国无形中将中、俄推到统一阵线,本已左支右绌的美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线“作战”,同时对付它的所谓“战略竞争者”,增加了全球战略调整的难度。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习惯于从本国的战略利益出发,指使盟友配合作战,较少考虑盟友自身的利益需求,这也使得它与欧盟关系的紧密度有所下降。美国同时与中俄为敌是战略错误,这一错误会给华盛顿带来严重的地缘政治难题。乌克兰危机显示出美国作为“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地位下降,旧有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或许才刚刚开启。

对大国崛起的影响——中亚将成为新兴大国利益交汇点。

乌克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欧亚联盟的发展前景——到底是未来可能吸引中东欧国家加入的欧亚联盟,还是只能进一步转向亚洲的亚欧联盟,关系重大。此次亚努科维奇外交转向后仓皇下台,波罗申科执掌的乌克兰坚决要求加入欧盟,说明在乌国内亲西派最终占了上风,直接后果是东部亲俄派激进分子要求独立,间接后果就是俄罗斯主导的欧亚联盟西进受阻。多年来俄争取乌加入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努力付之东流,乌兹别克斯坦公开反对俄出兵克里米亚,未获国际承认的德涅斯特沿岸共和国加入俄联邦的请求引起摩尔多瓦当局的担忧,后苏联空间的地区矛盾更加复杂。

西进受阻后,俄罗斯必然更加重视亚洲。尤其中亚五国,作为美、俄、中、印等几个大国经济利益的交汇点和反恐合作的前沿阵地,俄罗斯会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力量角逐。利益的分化组合将成为运筹地缘政治的基本考量。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乌克兰危机不仅改变了美、中、俄三方的战略态势,还对一些国际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在伊核问题上,如果美俄关系紧张,伊朗就会减少妥协,从而使伊核谈判更加复杂;在朝核问题上,如果中美俄等“六方会谈”的主要参与者意见分歧,会谈将难以进行;在叙利亚问题上,趁着美俄纷争,局势已经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小国在大国之间博弈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而大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暂无可取代。在全球治理和地区安全方面,如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暖、网络安全等,美国都需要与俄罗斯合作,所以找到美俄利益平衡点至关重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能成为俄美谈判的底线。

此次欧盟在危机中的表现,虽然内部有分裂的不同意见,但在对外政策的执行上可圈可点,无论是对乌克兰还是对俄罗斯都采取了克制而务实的态度,也没有与美国进行利益捆绑,而是表现出温和倾向美国的“第三方”姿态。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表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俄世纪大单使俄罗斯天然气有了最旺盛需求的市场,对稳定俄罗斯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虽是出于中国自身的能源安全考虑,但进一步夯实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成为并列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世界多极化打下基础。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乌克兰危机天然气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
“危机”中的自信
失控的乌克兰
新摩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