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庄、新安边区块长7储层分析

2014-12-12 02:32王勇陕西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
关键词:含油油层岩性

王勇(陕西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区域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部,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克拉通盆地,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坳拉谷阶段、早古生代浅海台地阶段、晚古生代滨海平原阶段、中生代内陆盆地阶段以及新生代盆地周边断陷阶段五大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今古生代—中生代大型复合的含油气盆地。

构造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现今构造格局始于中燕山运动,发展完成于喜山运动。在燕山—喜山期盆地构造抬升运动的背景下,现今构造面貌为一南北翘起、东翼缓而长、西翼短而陡的不对称向斜。依据现今构造特征,盆地内划分为六大二级构造单元,即: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天环拗陷、晋西挠褶带、西缘断褶带和渭北隆起。

区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北部,构造比较简单,整体呈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地层倾角为0.5°,局部发育微构造,构造对油气圈闭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油气圈闭主要受沉积相带、物性变化控制。

岩性及物性特征

三叠系延长组长7:厚度100米左右,典型岩性有灰黑色泥页岩、油页岩(俗称“张家滩页岩”)为延长组的主要生油岩系,区域对比性强,长7油层组分为长73、长72、长71三个韵律层,盆地东北部表现的最为清晰,其中生油岩系主要位于长7油层组的中上部。区域长72储层以细粒、极细-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含量26.1%,长石含量42.4%,岩屑含量15.9%,其它成分1.9%,碎屑总量86.3%;填隙物含量13.7%,以铁方解石、水云母、绿泥石膜为主。储层孔隙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平均面孔率2.4%,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粒间孔隙均发育。

岩心资料分析表明该地区长7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8%,平均渗透率为0.19 mD。

油气藏类型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认为,延长组长7油藏是自生自储式油藏,以岩性圈闭为主,主要受岩性、物性变化控制,属于典型的岩性油藏。油藏未见边底水,原始气油比69.3 m3/t,天然能量以弹性溶解气驱动为主。

流体性质及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该区长72储层地面原油密度0.83 g/cm3,粘度4.30 Mpa.s,凝固点21.3℃;地层原油密度为0.728 g/cm3,粘度为1.09 Mpa.s,气油比69.3 m3/t。地层水型为C a C l 2型,总矿化度为46.12 g/l,pH值为6.4。

该区长72油藏天然气气体组分分析资料,该区分析样品中不含CO、H2S等有毒有害气体(表1)。

长72储层伴生气组分表 表1

?

油气水界面

油藏属岩性油藏,无统一的油水界面。

温度及压力系统

区域内长72油藏平均埋深2310 m,原始地层压力16.8 Mpa,压力梯度为0.76 Mpa/100 m;饱和压力7.3 Mpa,地层温度74.6℃。随着油藏深度的增加,地层压力增大,油层温度升高。

储层特征分析

储层含油性显示为含油、油侵、油斑、油迹四个级别。主要层位含油级别为油斑级别,所对应的岩性为粉细砂以上。

常用的测井系列

油开井测井系列必测项目有:双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连斜。选测项目有:补偿密度、补偿中子等(近年来常用阵列感应代替双-八及四米电阻并在测井解释上取得良好效果)。

水平井测井系列有:双感应、—八侧向、双侧向、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连斜等。

常用测井解释方法

主要分两种:定性解释法和定量解释法

①定性解释法包括:邻水法(纵向对比法和标准水层对比法)、临井横向对比法(储层物性对比、含油性对比、海拔对比)、径向电阻率对比法、油层最小电阻率法、取芯录井测井资料对比法。

②定量解释法包括:可动水法、岩性系数法、含油饱和度法、判别分析法等。

测井响应值

长7中部和底部发育的两套高电阻(90 Ω·m~120 Ω·m)、高时差(300 μ s/m~350 μ s/m)、高自然伽玛(大于200 A P I)、低密度(2.1 g/cm3~2.3 g/cm3)特征的油页岩,在全区分布稳定,特征明显。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电性组合特征将长7油层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层(长71、长72、长73),其中长72是区域内主要含油层整体电阻率中R t>(20)Ω.m,中等声波时差(210~240)μ s/m,自然伽马低-中高60-80 A P I伽马一般随长石含量增加抬高,自然电位幅度低,密度<2.58 g/cm3。

勘探开发简况

该地区勘探始于1997年。1997~2008年,新安边—油房庄地区先后完钻A 4、新3、元70、胡131等8口探评井,未获工业油流。2010~2012年,以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9为目的层,完钻元144、元19、元97等18口探评井,其中2011年完钻元97井长72钻遇油层13.7 m,混合水体积压裂加陶粒59 m3、排量6.5m3/min改造后试油获14.3 t/d,三叠系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围绕北部元97井及南部Y X 202井,采用水平井五点井网投入开发试验,共计完钻注水骨架井11口,完钻水平井11口。平均钻遇长72油层有效厚度12.2 m,水平井平均水平段835 m,钻遇油层554.2 m,差油层209.3 m,平均油层钻遇率91.6%。其中X X井改造后试油获 t/d

[1]《长庆油田公司勘探部地质、测井培训材料》(内部资料).

[2]《地质学基础》、《长庆测井解释》(内部资料)等.

猜你喜欢
含油油层岩性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BAF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酸调质—氧化降解法提高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铁路含油污泥焚烧的特性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