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2014-12-12 06:43杨杨
参花(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诺奖诺贝尔文学奖莫言

◎杨杨

每次应邀采风或颁奖,总免不了感言一番。当中,甚至还要为文学青年做一些讲座或心得体会。其实,我不善言谈,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情感无法倾吐,所以才借助笔端,用作品讲诉自己的故事。

每每,盛情难却,不讲似乎说不过去了。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有机会走进了北大,步入了百年纪念讲堂,为莘莘学子演讲,并且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中,就有同学们问我,可否是北大校友?我说,做梦都渴望呢。所以我斗胆站在了演讲台上。掌声哗然响起。

最让大家好奇的便是,如何撰文精准预言了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话题,尽管上百次地被大家问及,我的回答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多读文学作品,谁都有可能做出预言。因为,世界文学离不开中国。中国文学也在引领世界。

掌声再次响起。

大家仍在追问,百年奥运随着国力的强盛,我们可以成功申办。而诺奖,据说只能由瑞典皇家学院十八位老头评定。何况,全世界的作家那么多,百年之后的诺奖,也就是2012年,为何偏偏选定了中国作家,而且还是莫言。我的回答依然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最有灵性,白纸黑字就是鲜活的例证!

掌声再度响起。

早些年,我们好像有一个十分糊涂的口号,一直在喊,中国文学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其实,我们的文学原本就属于世界!艺术本无国界。比如,音乐、绘画、建筑、雕塑等等的艺术。何况是文学,更是成为了一种心灵的艺术,智慧的事业。是一种真、善、美的讴歌与颂扬。

社会,永远是泥沙俱下的。文学可以没有国界,作家却不能没有良知。社会有多么广阔,文学就应该有多么博大!

中国作家获得诺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鲁迅先生曾被提名。沈丛文先生曾被提名。老舍先生曾被提名。

2012年8月1日,新华副刊推出了我的一则《不是预言的预言——中国作家距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一度引起关注,数十家报刊网站纷纷转载。中国赣州网第一时间(2012年8月1日)全文转载。丹东新闻网(2012年8月2日)全文转载。中国机构编制网(2012年8月7日)全文转载。中国文化传媒网(2012年10月8日)更是在诺奖公布前夕全文转载。等等。紧接着,许民彤先生撰文《中国文学何时走出“诺奖”情结》(2012年9月3日)由《深圳特区报》推出,再度引发热议和转载。其中,作品这样写道:……这些年来,每当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后,我们的文化媒体便开始讨论这个令世人关注的世界最高文学奖项。这些报道、讨论涉及方方面面,但更多的还是关心中国作家何时能够摘得“诺奖”桂冠。近日,一篇《中国作家距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的文章,就认为“莫言的可能最大,这与作品注定密不可分。”这是否是对莫言有希望获得“诺奖”的一种评判和预期的巧合?

当时,正赶上全球著名英国博彩公司Ladbrokes,紧锣密鼓地推出活动,看好莫言,并且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有的甚至认为莫言根本不可能获得诺奖,真要得了,甘愿裸奔等等。一时间,质疑甚嚣尘上。

2012年10月11日,诺奖正式向全球公布,很多人大跌眼球。

翌日,我的手机铃声不断地响起,数十家媒体网站以及友人纷纷打来了电话,几乎问着同样的话题:您是如何在诺奖公布两月前就已精准预言莫言获得诺奖?而且比全球博彩公司还要提前一个多月,甚至早在四年前就已发表了篇文章等等。我无法拒绝,耐心地回答着。我的手机在发热发烫,几乎就要被打爆了。

那一刻,我的耳膜和思绪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极度考验。

事实上,早在2009年,也就是莫言获得诺奖前四年,《中华风》杂志社(2009年2期)独具慧眼,就以“特稿”形式发表了这则作品,多家报刊相继做了转载。

2012年,对于中国文学而言,一个历史性的年份终将来临了,作品当然要恰逢机缘,再度推出。

一切,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

一夜之间,我似乎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后,2012年10月24日,张家口新闻网独家报道了这一盛况。

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全球文学界都是一种闪亮,一种标志,一种辉煌,他更是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于是,有人断言,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否还有人能够如此精准地做出预言?似乎成为了谜团。

我深为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庆幸而祝福!

猜你喜欢
诺奖诺贝尔文学奖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