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与潮绣的艺术风格对比

2014-12-12 06:43白文星孙恩乐
参花(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潮绣广绣潮州

◎白文星孙恩乐

广绣与潮绣的艺术风格对比

◎白文星1孙恩乐2

我国四大名绣包括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广绣和潮绣正是粤绣的两个流派。广绣和潮绣作为岭南的特色文化遗产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们历史悠久,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地方色彩。

广绣潮绣工艺特点岭南文化

广绣和潮绣正是粤绣的两个流派。广绣主要包括广州、佛山、顺德、南海等地方的刺绣。广绣植根于广府民间,透露广府文化的气韵。唐朝经济繁荣,拉动手工业发展,广绣早在唐代已出现能手。唐人苏颚《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年间,南海贡奇女子卢眉娘,时年十四,能于一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划分明。唐朝的开放、繁荣,铸就了唐代广绣的一段传奇;明朝洋人的喜爱,推动广绣的进一步发展;而清朝的通商开放又使广绣加入了西洋艺术的趣味,形成地区审美特色。

潮绣指潮州府地方的刺绣,即现今潮州、普宁、汕头、揭阳、饶平等地的刺绣。潮绣历史悠久,传说潮绣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光绪年间《潮阳县志》 载陈作舟《潮阳竹枝词》:“绣罢小姑绩苎忙,机声遥度女墙红。织成不向街头卖,待嫁郎时好衣郎。”当时潮绣已极为普及和繁荣。至今,潮汕姑娘围成一团飞针走线,闲话家常的情景虽然大不如前,但是传统的潮州刺绣手艺在刺绣艺人的带领下一直绽放光彩。

一、广绣的艺术特色

1.构图饱满有序、题材寓意久远

广绣作品构图饱满,繁密热闹而不乱,形象传神,图案秀丽、琐细繁密,体现着南国地方风格和岭南艺术特色。广绣题材广泛寓意深远,包括人物、动物、花鸟、龙凤、山水河川、器皿等,其中百鸟朝凤、龙凤、博古则是最具传统特色的题材。多种图纹混合组成气氛热烈、生机盎然的画面,纹饰细密却有序,绣品图案远近、大小、疏密之间恰到好处,追求精细的艺术效果。

2.色彩富丽

广绣色彩富丽斑斓,明快秀丽而浓淡相宜。威彩作品多采用比较饱满色彩为主,淡彩作品侧重于三间色,广绣作品中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又具有西方现代绘画的韵味。总之,广绣色彩丰富热烈而俏丽,统一协调。

3.工艺繁杂,针法善变

广绣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据《广州刺绣针法》记,广绣针法共28种,包括绒线绣和金银线绣针法,常用针法有:扭针、捆针、续针等,象形针法有:篷眼针、竹织针、方格网针等,辅助针法有:珠针、钉针、辅针等。广绣针法要求极高,具体为“针程要求针脚整齐,针步均匀,手宝要光亮平滑;纹路要纹法有理,浓淡得宜;象生要应物象形,更求神似。

二、潮绣的艺术特征

1.潮绣的题材广泛、图案神似

潮绣受潮州木雕、潮州戏曲、浮洋泥塑、民间壁画、金漆画、潮彩等民间工艺所影响,常与金银饰品以及潮州古建筑互相协调、互相映衬。潮绣所取的题材广泛,除人物、龙凤、动物、花卉、器皿、博古之外,经常配以海产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林檎等瓜果一类题材,此外,戏剧传奇、山光水色、花鸟虫鱼等等,都是潮绣的创作题材。

2.潮绣色彩强烈、装饰性强

强调装饰性,是潮绣图案一大特点,因为潮绣常用于剧服、大标、幡联、幡门、幢幡、桌围等。潮绣色彩对比强烈浓艳,用色十分明快,喜用热烈喜庆的色彩,强调对比产生的喜悦气氛。大面积金银色的使用,可让任何颜色在同一画面上和谐共处,追求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的美感。

3.潮绣工艺精湛、针法多样

潮州刺绣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细致,运用的针法技艺有两百多种。绣品用绒线、金线、金绒混合线、真丝线、人丝线和各色丝绒,在各种缎绸、棉絮等面料上按图案运用二针龙麟转针、旋针、过桥针、凹针绣、垫筑绣等多达60余种钉金针法以及棉纹针、花形针、竹编针、松子针等,还有辅助性针法,如旋针、勒针等40多种绒绣针法,表现象形、质感、勒线。盘金索银,穿红引绿,飞针走线,千丝万缕,时而纯用平面绣制,有色彩晶莹瑰丽的艺术效果,时而并用银、绒线或单独勾勒或混合针绣,产生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的效果。

三、广绣与潮绣的艺术风格之对比

1.色彩的对比

从色彩上说,广绣的色彩更为细腻,潮绣的色彩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潮绣的色彩大量地使用红、紫、蓝、金等强烈对比的色彩,特别是金色,能产生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因为传统潮绣多用来作庙宇当中的彩眉和喜庆的用品,那么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增强它的艺术性。也因为如此,潮绣的色彩过渡比较跳跃。潮绣比广绣更注重远观的视觉效果,更具有装饰性。广绣的作品用色更为细腻,由于广绣的出口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广绣作品中的光影变化和色彩过渡处理得相对和谐。广绣古来多为贡品,宫廷艺术中多喜爱花鸟画,这使得广绣艺人创作时更多参考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广绣作品被视作画一样的装饰品,这样近距离的视觉要求使广绣的艺术表现往越来越细致的方向发展,加之广绣素来是传统贡品,为迎合宫廷的审美和艺术的高水平诉求,广绣在色彩的变现和色彩的过渡上更发展得细腻和谐、象形逼真。

2.构图的对比

从构图上讲,潮绣作品显得较为平面化,而广绣作品在构图时更注重表现物象的远近距离。潮绣的构图方式受潮州木雕、潮彩等传统带有宗教性意味的装饰艺术影响,组织较为细密,构图繁密,常常用花草分布于主要图象之间的空隙。由于潮绣对用于寺庙、祠堂等视线远距离的陈列,在构图的潮绣的作品注重的是物象的大小、形态、疏密变化等来产生视觉的美感。而广绣的作品由于受西方绘画与传统中国绘画的熏陶,构图的画面虽为饱满,却有一种像是构图完整的绘画的感觉。受到中西绘画陶染,广绣的构图以物象大小、色彩浓淡表现物象的远近关系,构图本身产生一种视觉空间感;借鉴西方美学的原理,广绣的作品多以色彩变化表现物象的明暗关系,广绣的作品以绘画的技法表现出了物象的立体感和画面的视觉空间感。

3.工艺的对比

从工艺上讲,广绣与潮绣工艺技法都非常丰富,工艺上的表现是两者最为明显的区别。在工艺处理上,潮绣更加注重垫高绣,虽然广绣也会使用凸绣,但是相对潮绣,广绣凸绣的使用相比较少和较弱。广绣主要是以色彩丰富运用和色彩的过渡变化来展示物象的视觉立体感,只会在整个作品的较少部分使用凸绣来提升物象的象形度。即使使用凸绣时也只会以物象实际形象为依据稍稍地凸起。潮绣却是常常大面积地使用垫高绣,因为潮绣的色彩变化较少,而垫高绣的立体效果产生的光影变化有助于弥补潮绣色彩变化单调的缺点,以真实的立体效果取代色彩变化技法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再者潮绣传统上以远距离观赏物居多。立体结构成为长视线距离情况下生动有力的表现技巧,这些现实需求,使潮绣的垫高绣发展至巅峰,最高者足足有一寸余高,形成了潮绣独有的风格,是潮绣与所有绣种最大的区别,也是潮绣最明显的辨识标志。潮绣喜用金银线绣,这样单一色彩只有依靠垫高绣才能充分地表现物象的立体感,才能达到形似。

结语:

作为粤绣的两大绣种,广绣和潮绣诠释着岭南的艺术气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称粤绣,相似却不尽相同,彼此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争艳将更丰富岭南的刺绣文化。而如此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也将获得更大的关注。

[1]《广州刺绣针法》.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59年9月

[2]《广绣》,陈少芳,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文化委员会,1993年8月

[3]《潮绣抽纱》,杨坚平,2005年11月

[4]《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绣抽纱》,杨坚平,2002年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 姜鹤)

猜你喜欢
潮绣广绣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亲近广绣大师,体会广绣艺术
梁晓曼:为古老技艺镀上日常之美,做年轻人喜爱的非遗产品
文化创意视角下潮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基于IP形象的广绣非遗传播
传承潮绣文化 开拓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新模式
岭南地区广绣工艺的传承及保护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