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镇 留住乡愁
——《大连晚报》“大连老镇”系列报道采写过程解析

2014-12-13 03:04文/周
中国记者 2014年4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历史

□ 文/周 媛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

2013年12月12日到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要求一经提出,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可谓用有温度的语言道出了民众的心里话。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大连晚报》棒棰岛新闻周刊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连老镇”,选取大连地区20余个地理位置特殊、有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在城镇化建设中正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老镇,由记者实地采访,梳理老镇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老镇的文化符号、反映老镇建设发展中的群众呼声,组成了20余篇、单篇近万字的系列报道,每周刊发一期,得到读者高度评价。

梳理老镇历史脉络,用人文视角描绘老镇图景

十八大召开后,“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既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才有了《大连晚报》“大连老镇”系列报道。

大连地处东北亚出海口,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有目共睹,不过作为现代新兴城市,它的历史不过百余年,论历史积淀、文化积存,大连周边一些古老乡镇则有更丰富的蕴藏。

最后被列入报道目录的20余个老镇,有的老镇历史可追溯到先秦两汉,有的老镇名字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连,有的老镇是英雄先贤展示其波澜壮阔人生的重要舞台。更让人牵情的是,这些老镇是相当一部分城市市民魂牵梦萦的故乡,那里有他们的父老乡亲和成长脚印。在城镇化建设中,老镇的历史渐行渐远,许多往事正逐渐被淡忘。老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又让人们在欣喜期待之余,对自然生态的变化、宗族关系的消失、新兴产业的引进带着些许焦灼与疑虑,这些都成为我们“大连老镇”系列报道的着眼点和落笔处。

为了让读者对老镇能够有个直观、总体印象,这组报道每篇都有简明扼要的“老镇名片”,每篇都配有记者通过实地采访画的手绘地图,这种版面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对每个老镇,记者都力图追溯其源头,梳理老镇沿革、变迁等发展脉络,对彼山彼水风物传奇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力图为其今时今日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找到历史依据和雏形。但是,老镇报道并非“黑白纪录片”,而是以记者实地探访为切入,以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讲述老镇今昔图景,有很强的代入感。

采写老镇,我们不仅回望历史,还关注老镇的现状,引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从老镇的昨天走过,迈进当下的老镇。在《杏树屯镇》一文中,记者用独立成篇的文章介绍杏树屯镇兴建国家级渔港码头的情况,以及依托渔港码头引进的大连冷链物流加工园区给偏僻老镇带来的可喜变化。

“大连老镇”报道视角高度关注老镇自然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挖掘老镇文化符号,用原汁原味群众语言书写老镇故事

关于大连老镇,以往的资料并非没有,但是受时代、体例、时效等方面的局限,这些文献只能作为参考,是记者采访前的“案头功课”,如果记者靠摘抄方志或抱着电脑“百度”,再拷贝粘贴,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绝不会是今天这样绘声绘色的“老镇系列”。

“大连老镇”采访,对于每个参与操作的记者来说,就是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深入实践。我们摒弃所谓的“资料整合”,回归“脚底板出新闻”,置身老镇的坊巷阡陌,用脚步丈量老镇的土地,用镜头定格老镇的生动,用原汁原味的群众语言书写老镇故事。

“老镇系列”采访历时半年,从盛夏到冬季,实地采访的过程并非外人想象的那样风花雪月田园牧歌。北方的老镇粗糙朴拙,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是广大农村的区域性中心,镇域经济半农半工,不少仍旧依赖种养业。老镇采访,我们多是在长途颠簸、沙尘雾霾、烈日暴晒、雨后泥泞中完成。为了真切地体会老镇人的生产生活以及他们所思所感,我们甚至到田间地头体验老镇人如何劳作。

旅顺口区营城子镇近代以来一直是大连的果蔬基地,老镇农村户籍人口占90%以上,果菜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采访的时候正值秋收,采访对象都以地里太忙为由婉拒采访。他们到底忙到什么程度,这样忙碌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收益,他们有哪些实际需求,这些问题列上记者的采访提纲。经过联系,记者走进当地农家姚大嫂的果园,和她一起摘了一上午葡萄,当记者也像姚大嫂一样戴好头巾、手套,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葡萄架下小心翼翼摘下串串娇嫩的果实时,真切地理解了姚大嫂对于土地的感情、对于果实的珍惜、对于时令的敏感,甚至对于公众假期的关注(国庆中秋正是葡萄销售旺季,假期长,葡萄行情就好)。

老镇系列报道,不仅限于对山川、河流、树木、房屋等有形文化遗存的记述,还注意对老镇非物质文化现象的收集整理和记录。位于普兰店市东端的皮口镇,历史悠久,有许多奇幻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在《皮口镇:港口小镇故事多》一文中,记者收录了三段流传在坊间的传说故事,在文中这样记述:“听皮口人说皮口,我渐渐习惯了他们的讲述方式,个个好像都有民间文学功底,讲着讲着就‘穿越’了,对话常常在讲者绘声绘色,听者瞠目结舌中进行。”

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用群众语言书写出来的老镇故事,得到读者的由衷认可,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真诚的肯定和赞扬上,还体现在他们积极参与报道的热情上。许多读者来信来电介绍他们了解的情况,抒发对老镇的感情,许多读者强烈要求把他们的家乡老镇也纳入系列报道中,以至于“老镇系列”篇幅不断“扩容”。

在新媒体勃兴,传统纸媒遭遇竞争的当下,“新闻易碎,报纸明天就是废纸”的说法不绝于耳,但是“大连老镇”系列报道让我们感受到,通过扎实采访形成的感情饱满、信息丰富、好看耐读的深度报道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从而增强了对于新传播生态下纸媒竞争力的信心。

关注老镇建设发展,用真挚的情感和社会责任表达对老镇的关切

老镇系列采访并非一帆风顺,一部分阻力即来自个别乡镇基层组织。当记者向个别乡镇负责人表达了采访意图后,不止一次遇到敷衍、回避甚至拒绝。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个别乡镇在大拆大建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群众意见较多。

采访老镇,并非一味讨喜唱赞歌,而是在记述老镇喜人变化的同时,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忽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大规模劈山填海、改变原始地理风貌等现象予以揭示。

在某镇一条即将被拆迁的百年老街采访后,记者在报道中这样扼腕叹息:“对于一个近代史上历经磨难、饱尝战火、炼狱重生的辽南老镇,那些见证了我们先辈族人俯仰呼号、忍辱含恨的老房子,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面前,真的没有保留价值吗?老街,留给我一个沉重的问号。”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此前,“大连老镇”系列的有关报道和呼吁,恰与上述会议精神契合。有人就此打趣,说我们的老镇报道有前瞻眼光。其实,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巧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时刻不敢忘记,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自身负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位新闻同行说,媒体的敬业水平不单表现在跋山涉水、访苦问寒,还表现在深入思考,全面把握的能力上。“大连老镇”系列报道的实践,让我加深了“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认识。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历史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与“菌”相伴 健康相随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