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及关键经济区热带气旋降水的气候趋势及极端性特征

2014-12-14 09:13巢清尘巢纪平
大气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雨量频数珠三角

巢清尘 巢纪平

1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1 引言

近年来,在热带气旋(TC)风雨影响及气候变化趋势方面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如,Emanuel(2005)定义TC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次方的时间和空间积分为TC潜在破坏力指数(PDI),研究发现1949年至2003年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 TC的 PDI有明显增大。尽管 Emanuel(2005)的结论还存在许多争论,但其研究表明TC过程中近中心最大风速和气候变化(特别是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张庆红等(2010)结合Emanuel(2005)的定义方式,综合考虑中国大陆TC的大风和强降水灾害,定义了TC尺度的总破坏力指数 TDI和水汽总量指数 TVI。研究发现,TC造成的经济损失与TDI、TVI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9和 0.751,考虑水汽特征比单纯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强度更能表征TC影响力,说明TC降水的影响是TC产生破坏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韦青等(2010)利用 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逐日卫星降水资料和上海台风研究所西北太平洋TC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近10年的西北太平洋TC降水分布,发现该区域多年平均TC降水为175 mm,TC降水占总降水的比例为12%。王咏梅等(2008)分析了中国 TC的降水特征,发现TC降水自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上看,一般出现在4~12月,峰值出现在8月,但自1957~2004年期间,TC降水呈下降趋势。

从区域影响方面来看,乐群等(2000)通过对1884~1996年TC资料的分析,认为华南沿海登陆TC主要集中在6~11月,华东沿海主要集中在7~9月,且华南沿海登陆台风有明显的30、15、5年的变化周期,而华东有 15、3~4年的变化周期,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田辉等(1999)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同时他们指出副高脊线位置与华南沿海6~7月登陆TC数有显著的相关。钮学新等(2005)对1956~2000年间影响华东地区的TC降水进行了分类,指出华东登陆和华南登陆北上转向的TC会给华东带来强降水,近海北上的TC也会给局部地区造成大暴雨。贺海晏等(2003)分析了1949~2000年以来登陆广东TC的气候特征,指出TC对广东省 7~9月份的降水有重要贡献,同时1970年代中期是广东登陆TC数的气候跃变期。虽然前述的研究工作也侧重于区域分析,但是目前针对影响我国关键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珠三角)的TC降水分析,特别是针对这些区域的TC降水极端性的气候分析工作并不多见。

由于华南及华东沿海地区城市群的不断发展,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的主要经济区,而东南沿海也是我国最易遭受 TC影响的区域,该地区每年因 TC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不仅如此,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多的趋势,TC造成降水如何变化也是非常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 1949~2010年以来共 60年间影响中国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TC降水资料,分析我国关键经济区TC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极端性变化的规律。

2 资料及方法

本文研究所用的降水资料来自中国气象局最佳路径数据集(1951~2010年),包括 TC位置、强度、中心最大风速、风雨记录等,其中包括每一次TC影响我国过程中各测站的站名、影响时间、过程降水量、日最大值、降雨日数、暴雨日数、一小时降水最大值。

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设定的影响标准有三个,分别是:过程雨量≥50 mm;或平均风速≥7级或阵风≥8级;或过程雨量≥30 mm且平均风速≥6级或阵风≥7级。确定一个TC是否影响全国或某一特定的区域,是根据这些区域内测站是否达到以上影响条件。为了保证研究资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本文选取全国范围内所挑选的358个测站。这些测站的数据资料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均保持完好的数据,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而影响我国关键经济区的标准与影响全国台风的标准一致,所不同的是所选测站不一样,即从358个测站中选出若干属于关键区域的站点。因此,筛选影响长三角TC的指定判据测站为358个测站中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两省一市的测站共 32个,包括:杭州、定海、嵊泗、鄞县、石浦、宁海、慈溪、临海、洪家、玉环、大陈岛、北几、洞头、绍兴、嵊县、诸暨、平湖、安吉、淳安、龙华、南汇、青浦、崇明、引水船、南京、东台、南通、吕泗、苏州、江阴、扬州、溧阳测站;筛选影响珠三角TC的指定判据测站有8个,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来、惠阳、高要测站。

3 影响全国及关键经济区TC降水的一般特征

将每年TC影响的测站记录的过程降雨量累加可以得到年总降雨量。全国范围内(图1a、b),TC年总降水量以 1951年最小为 10978 mm,最大为1994年的67738 mm,降水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差异特别大,接近6倍,由此可见TC降水的年变化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TC降水对我国年降水量影响较大,特别是TC影响较大的华南、华东地区的夏秋季干旱与影响该地区的 TC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从年代际演变趋势上看,年总降水有下降的趋势,这与王咏梅等(2008)的结论基本一致。长三角地区(图1c、d),影响TC年总降水最多为1990年,达到11587 mm,年总降水量除1990年外还有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是1962年的11087 mm和2005年的10665 mm,而1970年代平均年总降水量最小,不足4000 mm。从年变化趋势看,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而珠三角地区(图1e、f),影响 TC年总降水量1964年最大为8049 mm,1956年最小仅为167 mm。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有上升趋势,1980年代突然减少至年总降水量不足3000 mm,1990年代有所增加,而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TC年降水量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变化过程,1980年代以后 TC降水总量变化幅度明显增大,无论是对于影响全国以及我国关键经济区,都存在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因此,TC降水对我国的旱涝产生有较大影响,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话题,但是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

图1 影响TC年总过程降雨量(左列)及年代际平均(右列):(a、b)全国;(c、d)长三角;(e、f)珠三角Fig. 1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left) and its decadal average (right) of affecting Tropical Cyclone (TC): (a, b) Over China; (c, d)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e, f) over Pearl River Delta

经过小波分析,对影响全国及关键经济区的年降水总量的演变周期分析表明(图略),影响全国的TC年总降水量存在15年左右变化周期,以1950年代至 1990年代最为明显。1980年代中期以后还存在 4~6年的年际变化。影响长三角的 TC年总降水量也存在 15年的变化周期,且该周期在 1990年代以前比较明显。影响珠三角地区 TC年总降水量195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年际变化周期为15年左右,1990年代之后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周期为6~8年。

4 TC降水的极端性及演变趋势

4.1 过程雨量年极值

根据1951年至2010年所有影响TC的台站记录,统计出每一TC过程的最大过程雨量,得到年极值并做年平均。图2a为影响全国的TC过程雨量年极值的演变。过程雨量年极值平均为512 mm,其中最大年极值是2001年863 mm,为海南东方站记录的14号台风“Fitow”。年代际平均1970年代最大为559 mm。自1980年代开始,过程雨量极值有上升趋势。影响长三角(图2c、d)的 TC过程雨量平均约为 250 mm,其中最大为 1951年台风“Marge”,浙江定海站记录过程雨量极值达到525 mm。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图2b),自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末,过程降雨量极值不断下降,自 1990年代开始有上升趋势。珠三角地区(图3e、f)最大过程降雨量略大于长三角,平均约为300 mm,最大1993年18号台风“Dot”过程降雨极值达到520 mm,为广东深圳站测得。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980年代突然下降,1980年代之后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这表明TC引起的极端性降水可能在增加,但是并不明显。

图2 同图1,但为过程雨量极值Fig. 2 Same as Fig.1, but for maximum of total precipitation

图3 影响TC过程雨量年极值周期分析:(a)影响全国;(b)影响长三角;(c)影响珠三角Fig. 3 Periodic analysis on annual maximum of total precipitation of affecting TC: (a) Over China; (b)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c) over Pearl River Delta

对影响全国的TC过程降雨量年极值做小波分析,可以看出过程雨量极值在 1951~2005年之间主要变化周期(图3a)为2~4年,1951~1980年间存在10~15年的周期,而1980年代之后则没有明显的年代际震荡,取而代之的是 4~8年周期。影响长三角(图3b)的TC过程雨量年极值虽然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存在12~15年的年代变化,但是仍然以 2~4年的变化周期为主。而影响珠三角地区(图3c)过程雨量年极值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有明显的年代振荡,周期约为15年左右。但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1980年代以后存在2~6年的变化周期。因此,过程雨量的极值的主要变化周期是2~4年,但也存在较长周期(15年左右)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是否有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

4.2 TC不同等级过程雨量出现频数及变化趋势

参考天气学上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标准,将影响TC过程雨量等级划分阈值也定为50 mm、100 mm及250 mm,统计出不同降水等级TC的频数。由图4a可以看出,过程降水量极值小于50 mm的TC频数在11至27个之间,1990年代最少而1980年代最多。过程降水量极值(图4b)在50 mm至99.9 mm之间的TC年代频数1960年代最少为12个,1950年代最多为19个,自1980年代以来年代频数保持在15个。过程降水量极值为100 mm至249.9 mm之间的 TC年代频数最多,平均比例在35%以上。其中1970年代最多,为55个,2000年以来较少,年代频数只有35个,并且自1970年代以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过程雨量极值大于250 mm的TC年代频数在45个左右(图4d),自1960年代至1980年代有下降趋势,1980年代、1990年代频数最小,为41个,1990年代之后明显上升,近10年来达到最多52个。因此,虽然达到大暴雨(100 mm以上)的TC频数没有明显变化,但是,降水超过250 mm以上TC频数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TC降水的极端性存在明显增加的趋势。

表1给出了长三角地区不同等级过程雨量的TC频数,由表可以看出影响长三角的TC影响期间过程雨量极值小于50 mm的频数在11至28个之间,1950年代最少,2000年以来最多。过程雨量极值在50 mm至99.9 mm之间的TC年代频数最多为1990年代,达到15个,最少为1960年代,为6个。并且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间隔 10年的“多”、“少”演变。另外,如果仅考虑小于100 mm降水的TC频数,其年代变化非常小,但略有增多的趋势。100 mm至249.9 mm之间的TC年代频数较多,1950年代最多,达到20个,1990年代最少,有14个。过程雨量大于250 mm的TC较少,长三角地区年代频数均不超过10个,其中,影响TC年代频数最多为1960年代及2000年代,达到9个,最少为1970年代仅有5个。因此,从大量级降水(超过100 mm)的TC频数在本世纪前十年均有明显的增加(达到26个,比上世纪末十年18个,多出8个),但是并没有超过1950年代和1980年代,仍然呈现周期性现象看,影响长三角TC过程降水量极值并不呈现明显的增多或者减少趋势。

图4 影响全国的过程降雨量极值达到不同等级TC年代频数:(a)小于50 mm;(b)50~99.9 mm;(c)100~249.9 mm;(d)大于或等于250 mmFig. 4 Decadal frequencies of affecting TC over China with maximum total precipit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a) <50 mm; (b) 50–99.9 mm; (c) 100–249.9 mm; (d) ≥250 mm

表1 长三角地区不同等级过程降雨量影响TC年代频数Table 1 Decadal frequencies of affecting TC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with maximum total precipitation for different levels (unit: mm) and its frequency

表2给出了珠三角地区不同等级过程降雨量影响TC年代频数,由表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影响台风过程雨量极值小于50 mm的年代频数最大为6个,最少为1个。50~99.9 mm区间的年代频数最大为1970年代19个,最小为1980年代12个。自80年代开始有上升趋势。过程雨量极值为100 mm至299.9 mm的年代频数最大为1970年代,达到31个,最小为1980年代,仅有15个。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不断上升,至1980年代突然减少至15个,而之后年代频数又开始上升。过程雨量极值超过250 mm的影响TC年代频数最大为12个,分别为1960年代及1990年代,1970年代及2000年代最少为9个。整体来看,珠三角地区影响TC造成的极端性降水频数自上世纪 1980年代开始有增加的趋势。

表2 珠三角地区不同等级过程降雨量影响TC年代频数Table 2 The same as Table 1,But for Pearl River Delta

4.3 日雨强年极值演变

图5为影响TC日雨强极值年变化图。其中影响全国(图5a)TC日雨强年极值平均为353 mm,最大极值为634 mm,为西沙岛测站记录的11号台风“Nina”,其次为1954年海南省屯昌站记录的台风“Nancy”,日降雨量极值达到611 mm。最小极值为2000年,仅有189 mm,1985年影响TC平均日降雨量年极值也较小,只有196 mm(图5a)。从年代平均来看(图5b),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最大为1970年代,日降雨量年极值达392 mm,1980年代迅速下降至312 mm,同时1980年代之后日降水极值年代际平均明显小于1980年代之前。

图5 同图1,但为日降雨量极值Fig. 5 Same as Fig. 1, but for the maximum of daily precipitation

对于长三角(图5c),TC影响期间日降水量极值平均为177 mm,最大为1963年420 mm,为南汇站记录的12号台风“Gloria”,其次为1999年洪家站记录307 mm,为14号台风“DAN”。1967年、1970年、1983年、1996年、2003年影响台风日降水量平均极值不足80 mm,其中1983年最小,仅有 53 mm。年代际变化较小,1950年代均值超过200 mm,达到206 mm,其他年代均值基本在160 mm至190 mm之间,没有明显的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趋势(图5d)。

珠三角地区TC影响日降雨量极值在71 mm至338 mm之间。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968年,达到338 mm,为珠海站记录的8号台风“Shirley”,日降雨极值超过300 mm的年份还有:1969、1974、1979、1981、1994和1999年。最小年极值出现在1987、2004年,为71 mm,其次为1956年仅有73 mm(图5e)。年代际变化上看,1950年代、1980年代、2000年代日雨强极值较小,均在200 mm以下,最小为2000年代,年代平均仅有169 mm,而1960年代、1970年代较大,最大为1970年代达到227 mm(图5f)。

影响全国的TC日雨量年极值没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主要的年际变化周期约为6~8年(图6a)。影响长三角地区TC日雨量年极值1950~1970年代存在约15年的变化周期(图6b),1980年代以后存在8~10年的变化周期。此外,1950~1970年、1980年之后还存在2~4年的变化。影响珠三角TC日雨量年极值1950年至1975年间存在16年左右的年代变化(图6c),1975年之后没有明显的年代变化周期。自1965年后存在6~8年的年际变化。

图6 同图3,但为日雨量Fig. 6 Same as Fig. 3, but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图7给出了不同日雨强等级TC发生的频数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影响TC日降水极值小于50 mm、50~99.9 mm之间、100~249.9 mm以及超过250 mm的年代频数平均在21、20、60及20个左右,日雨强在100~250 mm之间TC频数最多,自 1980年代后,其发生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而日降水量超过250 mm的TC频数,本世纪初有明显的增加。

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如图8所示,长三角地区影响TC日降水量极值小于50 mm的TC年代频数平均为24个,其中1960年代至1990年代略有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迅速增长至29个。长三角地区日雨强极值达50~99.9 mm的TC年代频数平均为13个,1970年代最多达到16个,自1970年代之后不断下降,本世纪初共有9个发生。日降雨量为100~249.9 mm的TC年代频数长三角地区约为16个,自1970年代后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而且变化幅度较大。日降雨量大于250 mm的TC频数较小,长三角地区年代频数不超过5个,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和最近20年内,特别是近10年有增多的趋势。

图9显示了珠三角地区日降雨量不同等级TC频数的年代变化。珠三角日降水量极值小于50 mm的台风年代频数平均为 12个,比长三角地区明显偏少。同时,不同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日降水量在50~250 mm之间的TC频数明显偏多。其中日雨强极值达50~99.9 mm的TC年代频数平均约有18个,最少为1980年代14个,自1980年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1~2010年间最多有22个。日降雨量为100~249.9 mm的TC年代频数珠三角地区约为20个,其变化仍以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为分界,分别为两个上升阶段,其中 1970年代达到最大,为25个,1980年代减少为17个,1980年代之后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日降雨量大于 250 mm的TC频数较少,年代频数平均不超过5个,但仍然多于长三角区域。因此,近三十年来,珠三角地区因TC造成的暴雨日数有增多的趋势,但总体来说仍然少于1960至1970年代。而日降水量达特大暴雨的日数并没有明显增加。

4.4 小时雨强的演变趋势

图10显示了影响我国及关键经济区的TC1小时雨量极值年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其中影响全国的TC1小时降雨量年极值(图10a、b)最小为35 mm(1954年,为广西北海站记录),最大为 143 mm(2005年“龙王”台风,福建长乐站记录),全国范围内,TC造成的小时雨量极值有略微增加的趋势。小时降雨量极值的年代际平均为 1950年代最小,平均为35 mm h-1,1960年代最大,为80 mm h-1,变化幅度较大。影响长三角地区的TC小时降雨量极值最大为103 mm(图10c、d),由溧阳站记录的1965年13号台风“Mary”,最小为1983年15 mm(1993年长三角地区没有 TC影响),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50年代最小,自1960年代开始,小时降雨量极值略有下降。影响珠三角TC(图10e、f)的小时降雨量极值平均约为 55 mm,最大为 1955年99 mm,为中山站记录的台风“Billie”。年代际均值自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不断下降,1980年代后略有上升。因此,TC造成的小时雨强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其年代际变化不明显,但年变化差异比较显著。

图7 同图4,但为日降雨量Fig. 7 Same as Fig. 4, but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图8 同图4,但为长三角日降雨量Fig. 8 Same as Fig. 4, but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图11为影响TC小时降雨量不同等级(分大于50 mm和小于50 mm)TC频数的年代变化。其中全国范围小时降水量小于50 mm的影响TC年代频数平均为72个,自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为上升趋势,1980年代频数达到最大为87个,1980年代之后为下降趋势。小时降水量超过50 mm的TC年代频数平均为51个,1960年代频数最多,达到66个,1960年代至1990年代为下降趋势,1990年代之后频数增长至 58个。长三角地区小时降水量小于50 mm的影响TC年代频数最小为46个,最多为54个。自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为上升趋势,1990年代突然减小至48个,之后又快速增加。长三角地区影响TC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 mm的年代频数较小,平均仅有6个。其中1970年代仅有3个,2001~2010年间有8个。珠三角地区小时降水量小于50 mm的影响TC年代频数最少为1980年代35个,最多为1970年代,达到54个。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为上升趋势,1980年代突然减少,而后缓慢升高。小时降水量超过50 mm的年代频数较小,最大为1990年代13个,最小为1950年代7个,且变化趋势不明显

图10 影响TC小时降雨量极值变化:(a)影响全国;(b)影响全国年代平均;(c)影响长三角;(d)影响长三角年代平均;(e)影响珠三角;(f)影响珠三角年代平均Fig. 10 The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of affecting TC: (a) Over China; (b) decadal average in China;(c)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d) decadal averag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e) over Pearl River Delta; (f) decadal average in Pearl River Delta

图11 影响TC小时降雨量频数变化:(a)影响全国(小于50 mm);(b)影响全国(大于或等于50 mm);(c)影响长三角(小于50 mm);(d)影响长三角(大于或等于50 mm);(e)影响珠三角(小于50 mm);(f)影响珠三角(大于或等于50 mm)Fig. 11 Frequencies of affecting TC with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a) Over China (<50 mm); (b) over China (≥50 mm);(c)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50 mm); (d)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50 mm); (e) over Pearl River Delta (<50 mm); (f) over Pearl River Delta (≥50 mm)

5 总结和讨论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数据集,研究了全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关键经济区TC降水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了TC降水总量、TC过程降水量、日降水量、小时降水量变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极端性。研究表明,全国TC年总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大,最多与最少年份相差6倍,特别是TC影响较大的华南、华东地区的夏秋季干旱与 TC的影响关系极为密切,上世纪1980年代以后TC降水总量变化幅度明显增大,无论是对于影响全国以及我国关键经济区,都存在明显的大幅度震荡,台风降水对我国的旱涝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受TC影响的过程雨量年极值自1970年代开始缓慢上升,表明近年来TC引起的降水在增加。全国范围内自 1970年代开始过程平均雨量大于250 mm的TC频数也在增加,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生极端性降水的TC频数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自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末,过程降雨量极值不断下降,自 1990年代开始有上升趋势。珠三角地区最大过程降雨量略大于长三角。对于不同等级雨量发生的频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过程雨量大于100 mm的TC频数,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过程平均降水超过250 mm降水的TC频数在明显增加,而100~250 mm降水的频数在减少,其降水多的台风频数有增多的趋势。另一方面,TC降水的测站数在减少,而降水范围在缩小,因此,降水灾害风险在增加。

TC日雨强极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其年变化呈现震荡的周期变化,其中1980年代全国范围内TC日降水极值存在跃变。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日极端降水的TC频数自1980年代开始有所增加。全国范围、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TC小时降雨量极值的年变化仍然呈现振荡的周期性变化,而在年代际尺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只是在全国范围内自 1980年代开始有非常缓慢增加趋势。周期分析表明,影响全国TC日雨量年极值没有明显的年代变化周期,主要的年际变化周期约为 6~8年。影响长三角地区TC日雨量年极值1950~1970年代存在约15年的变化周期,1980年代以后存在8~10年的变化周期。此外,1950~1970年、1980年之后还存在2~4年的变化。影响珠三角的TC日雨量年极值1950年至1975年间存在16年左右的年代变化,1975年之后没有明显的年代变化周期。自1965年后存在6~8年的年际变化。

本文虽然对 TC引起的降水极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但是,由于降水是非连续变化的,局地性强,受地形影响大,降水资料的代表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TC降水极值的气候演变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雨量站的密度越来越大,测得的TC降水极值越来越大,TC降水的气候分析应该做深入的研究。另外,影响TC降水的因子之一是大气环流,一次TC过程降水的强弱还取决于其环流与其他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环流的异常也会导致降水的变化,这种环流的异常变化的时间尺度从天气尺度到气候尺度都存在,甚至从几天的变化周期到ENSO变化周期,因此,台风降水的气候演变特征还需要从环流演变等机理上进一步认识,这是本文今后要开展的工作。

(References)

Emanuel K. 2005. Increasing destructiveness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J]. Nature, 436 (7051): 686–688.

贺海晏, 简茂球, 宋丽莉, 等. 2003. 近50a广东登陆热带气旋的若干气候特征 [J]. 气象科学, 23 (4): 401–409. He Haiyan, Jian Maoqiu,Song Lili, et al. 2003. Some climatic feature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landed onto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ecent 50 years [J]. 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23 (4): 401–409.

乐群, 董谢琼, 马开玉. 2000.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中国沿海的登陆台风暴雨及大风的气候特征 [J].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6 (6):741–749. Le Qun, Dong Xieqiong, Ma Kaiyu. 2000.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western Pacific typhoon activity and Chinese coastal landfall typhoon rain and gale [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in Chinese), 36 (6): 741–749.

钮学新, 董加斌, 杜惠良. 2005. 华东地区台风降水及影响因素的气候分析 [J]. 应用气象学报, 16 (3): 402–407. Niu Xuexin, Dong Jiabin,Du Huiliang. 2005. Climatic analysis on typhoon rainfall of East China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precipita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n Chinese), 16 (3): 402–407.

田辉, 马开玉, 林振山. 1999. 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的分析 [J]. 应用气象学报, 10 (增刊): 149–152. Tian Hui, Ma Kaiyu, Lin Zhenshan. 1999. Analysis of the heavy rain and strong wind of landing typhoon on the coast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n Chinese), 10 (S1): 149–152.

王咏梅, 任福民, 李维京, 等. 2008. 中国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 [J]. 热带气象学报, 24 (3): 233–238. Wang Yongmei, Ren Fumin, Li Weijing, et al. 2008.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in Chinese), 24 (3):233–238.

韦青, 任福民, 张庆红, 等. 2010.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6 (3): 293–300. Wei Qing, Ren Fumin, Zhang Qinghong, et al. 2010.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over western north Pacific [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in Chinese), 26 (3): 293–300.

张庆红, 韦青, 陈联寿. 2010. 登陆中国大陆台风影响力研究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0 (7): 941–946. Zhang Qinghong, Wei Qing, Chen Lianshou. 2010. Impact of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in mainland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3 (10):1559–1564.

猜你喜欢
雨量频数珠三角
宁夏红柳沟流域水沙变化及产沙分析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基于小波去噪的称重雨量数据分析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之基础数据质量控制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SL—1 型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排除和维护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