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叙事性
——卡罗•斯卡帕的古堡博物馆设计分析

2014-12-18 03:43李其佳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维罗纳卡帕叙事性

王 萌,李其佳

(1.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2. 米兰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系,意大利 米兰 20134)

1 建筑的叙事性

1.1 叙事性的概念

叙事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和电影.在文学与电影作品中叙事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只不过叙事的工具不同,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场景.文学是通过二维的文字,串联形成具备意义的言语,借助人脑的思维构建四维空间的故事;而电影则是通过连贯的二维的视觉图像(但是在视觉空间上是三维),形成四维空间的故事.

叙事其实是一种空间维度的转换方式,体验者并不用身临其境,但通过不同方式的叙事,能够感受到四维的事件.所以可以说叙事是让人体验的工具.

1.2 建筑的叙事性

建筑其实也是叙事的工具,建筑是场所,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是承载事件的环境.建筑学理念不断更新,当下,建筑的现象学被提出并迅速发展,这使得建筑认知从三维发展到四维.建筑不再仅仅是静态的物质,而是可以建立场景酝酿故事的容器.人们知觉中认知的世界,尤其是他们所熟知的城市,都是通过建筑及其相关的片段建立起来的.没有建筑,也就没有事件发生的环境,也就没有故事.所以,可以说,建筑是可以叙事的,是可以将三维空间转化为四维的.

1.3 场所精神

建筑现象学强调场所的体验,强调人的行为与环境发生的关系.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在《场所精神(Genius Loci)》中指出,场址(site)本是均匀的空间,建筑是建立在场址之上,将其转化为与人的行为关联的、有活动产生的场所(place).所以建筑是场所,是帮助人建立认知与记忆的空间.藤本壮介认为场所“不是单纯的空间场所,而是包含着类似某种偶然性或线索的景观”[1].所以不同的人可以通过同一建筑建立不同的故事.所以场所的好坏,可以用能否容易叙事并建立多样的叙事来衡量.

2 斯卡帕简介

卡罗·斯卡帕(1906.6—1978.11)是极富盛名的意大利现代理性建筑设计大师,生于威尼斯,毕业于威尼斯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VENEZIA),后任教于威尼斯建筑大学(IUAV),并完成了一系列的建筑设计和历史建筑修复改造项目.

斯卡帕的建筑设计注重历史文脉的联系,最著名的是他注重建筑细节的设计.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建构文化研究》一书中对斯卡帕的细节设计作为一个章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大加赞赏.他不仅受到了意大利传统城市建造理念的影响,还同时受到了意大利传统手工艺、维也纳分离派甚至日本美学文化的影响(他曾去日本游历).但他建筑设计的主要动因还在于对于场所记忆的留存,对于历史文化的延续.

3 古堡博物馆中的叙事性

斯卡帕对于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是十分重视的,这也正是将建筑作为叙事主体的理念.古堡博物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古堡博物馆诸多方面对于叙事性的体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斯卡帕设计的精髓,也更能体会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做到营造叙事性.

古堡博物馆坐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是为 1957年举办的“从阿蒂基耶罗到皮萨内洛”的展览由维罗纳市民博物馆委托斯卡帕进行修复改造设计的[2].古堡始建于1354年,19世纪初法国人占领维罗纳在古堡的东面和北面增建了两栋楼.图1展示了古堡博物馆现状的格局.

图1 古堡现状示意图

3.1 历史的真实性(clarity)

国内一些研究者将斯卡帕的古堡博物馆解读为“断裂”的元素,虽然这是对斯卡帕“蒙太奇”手法的一种艺术性的解读,但其本质的动因却是因为斯卡帕想要保持建筑的真实性.建筑既然代表了场所,刻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那么建筑所呈现的故事也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叙事.

意大利的文物修复就像修复一件古陶器一样,尽量恢复其原貌,即使一些细节的补充,也能让观者解读出哪里是原来的,哪里是修复的.这样的理念也存在于斯卡帕的意识中.设计初,斯卡帕想要暴露出代表古堡历史的一些元素,他重新整理出古堡各个年代建设的部分,并将之恢复到可以识别的状态.在 1923年,一位名叫阿尔纳多·弗拉迪的建筑师在对古堡的改造中意欲将该建筑呈现出意大利哥特风格建筑的形式,从而将营房部分本不对称的立面装饰为对称的中世纪样式的立面,来迎合意大利的建筑形式,如图 2. 然而斯卡帕认为这样的改造是“赝品”,虽然更接近意大利古典建筑应有的秩序性,但是对于建筑本身的改造使得建筑无法真实地记录历史.于是斯卡帕尊重了原始立面的不对称性,将建筑恢复原初状态,并将博物馆的入口由中间移到了边上,花园也将原来修复设计的意大利式园林更改,消除了宫殿才有的强烈的对称性,从而让游览者更好地解读古堡这一军事建筑,如图3.

图2 阿尔纳多的古堡博物馆立面[3]25

图3 斯卡帕的古堡博物馆立面(来源:作者自摄)

斯卡帕对于建筑历史时间上的明确性还体现在修复改造的部分与原有建筑的分离上.新的构件与原有部分在空间上呈现了分离的状态,即使需要接触,也尽量少的触碰,让建筑新的部分与旧有部分充分地分开,以分辨古今.而在材料上面斯卡帕也采取了古今区分的策略.他并没有采用大量与古堡相同的材料来达到所谓的风格统一,因为这样会模糊建筑的年代,而是采用非常不同的材质来区分改建部分与原始部分.

3.2 流线的故事性

流线,在建筑学中又常常被称为动线,是人在建筑中活动区域的动态集合.建筑的流线是最能体现其叙事性的元素,它能将人所看到的建筑场景贯穿形成连续的影像,从而形成人脑记忆.建筑的流线能否良好地将重要场景连接贯穿是叙事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设计中流线又是尤其重要的,展品往往会有一定的联系,如按照时间先后排布展品从而让人对历史发展有所了解.在古堡博物馆中,斯卡帕亲自布展,所有的展品都是斯卡帕亲自布置的,包括展品的顺序、位置,展出的形式甚至展品的容器.

3.3 参观顺序

在参观流线的布置上采取了环绕式的流线,即流线的终止点与起始点相同.如图 4所示,客流从两个方向来,经由中间的大庭院来到中间建筑的右侧进入博物馆.接下来的展览空间基本上是长向空间构成.

图4 古堡博物馆平面流线示意图[3]32

斯卡帕试图贯穿大量的空间与元素,向参观者叙述不同的故事.在各种空间和元素的贯穿中斯卡帕不仅考虑了博物馆内部的连结,也考虑与古堡的连结甚至维罗纳这座城市的连结.在流线中,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各种雕塑和其他展品,也能完整地认知这座近 700年历史的城堡,还可以看到城堡不同年代的建设痕迹(得益于斯卡帕对历史建筑的修整),甚至还能站到古堡城墙上一览维罗纳城市的全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城市和城堡的建设历程.所以对于这座博物馆来说,展品不仅仅是那些雕塑,连同古堡本身以及维罗纳城市都是展品的一部分.古堡博物馆所讲述的不仅仅是展品的故事,更讲述了古堡本身建设的故事,也贯穿了古堡与城市的关系,甚至城市发展的历程.这样的叙事在一般的博物馆建筑中很少见,是非常成功的.这也大大提升了古堡博物馆对城市以及城市认知的重要性.

3.4 特殊展品的展示

古堡博物馆最为特殊和著名的一个角落就是一座坎格兰德(Cangrande)的雕像的安放处.坎格兰德曾经是意大利北部包括维罗纳在内的几座城市的统治者,由于这座城堡就是坎格兰德时期修建的,所以自然他就是这座城堡以及那段历史时期的“主人公”.为了显示出这座雕像的重要性,斯卡帕做了很多尝试,来凸显其重要性.起初斯卡帕试图将雕像放置于一个高台底座上,然后将其安置于内庭院,后来又将其放置在入口处进一步彰显其重要性.然而最后斯卡帕将其放置在了北部建筑第二层参观流线的结束处.虽然去掉了底座,其重要性似乎减弱了,但在一根大悬臂梁上的雕塑让人在一进入花园便能看到(虽然不能看清,应该是故意使然)并产生好奇心,让观者想要一探究竟.这一角落位于流线中间位置,空间十分丰富,聚集了不同时期的许多元素.这里是后来修建的拿破仑兵营与最初的古堡交接的地方,有斯卡帕修整出的古堡各年代建设的部分,也有斯卡帕加建的一些结构,还能看到整个城堡花园的景色甚至还可以小撇维罗纳城市的风光.这个空间将参观推向了高潮,也是整个空间的高潮.

在这个高潮点上,坎格兰德的雕像是空间的绝对主体.由于这个高潮点是不同年代建筑的交界处,斯卡帕设置了一系列的步道以及桥来建立连接.与此同时形成了以雕像为中心的一条动线,该动线在不同的高度及角度转换,而视觉中心一直是雕像,这形成了观者与雕像直接的对话.也许在进入院子时你还没看清雕像的脸以及身上背负的武器,而现在你可以全方位了解雕像的细节,从而让观者去了解这个人物以及历史中发生的故事.雕像在一段较长的流线上一直主宰着,从而强制并强化了这种对话,叙事的意义也被放大.如图5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该空间的主题——坎格兰德雕塑.

图5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雕塑(来源:作者自摄)

3.5 光与雕塑

雕塑也是基于历史故事的,是一些故事的再现.在意大利的古典艺术中,雕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记录了诸多历史事件与人物.

光是建筑的重要属性,光可以揭示物体的体量感,使雕塑变得鲜活.在古堡博物馆中有大量的雕塑,斯卡帕也亲自为博物馆布展,每一个雕塑的位置都是斯卡帕精心安排设计的.在展示空间中,斯卡帕充分考虑了自然光线投射来的角度以及雕像的高度和角度,对重现雕塑所代表的历史起到巨大作用.如图6展示了光投射到雕塑上的效果.

在光使雕塑变得鲜活的同时,斯卡帕还非常注重雕塑摆放的位置与方式.如图 6所示,雕塑并非都是生硬地一字排开,而是有不同的面向.这样,会产生一种对话感.雕塑此时仿佛是一群站在广场上的人,有不同的姿势和衣着,似乎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那么雕塑和观者在此时也成为了空间的主体,而建筑和光所营造出的环境便是对话的场所.

图6 雕塑的摆放(来源:作者自摄)

4 结语

斯卡帕在古堡博物馆改造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理念以及细节设计来体现建筑的叙事性.很多精妙之处恐怕需要在场才能更准确地体会到.其对新建建筑与旧有建筑的关系处理、流线的安排、陈展的设计、细节的处理等都对建筑更好的叙事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古堡博物馆在讲述城市的历史,与城市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结合.可以说,古堡博物馆离不开维罗纳,维罗纳也离不开古堡博物馆.

现代建筑从重视功能性走到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似乎功能性、纯粹、简洁、去掉装饰性这样的字眼已经将建筑作为事件发生容器的属性渐渐削弱.人民对于城市的认知以及记忆更多是从那些历史遗迹、历史建筑中获得的,而我们的城市似乎渐渐在失去历史和特色.现代建筑如何为人建立新的记忆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议题.斯卡帕的建筑诞生于现代,却特立独行,他的作品良好地延续了历史,并延续着城市以及建筑的故事.这种四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是现代建筑也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不会被所谓的“新奇”所分割,城市和建筑才会具备连续性.

[1] 藤本壮介.建筑诞生的时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88.

[2] LOS S. Carlo Scarpa, An architectural guide [M]. Venezia:Arsenale Editrice,1995:12.

[3] MURPHY R. Carlo Scarpa & Castelvecchio[M]. Venezia:Arsenale Editrice,1991.

猜你喜欢
维罗纳卡帕叙事性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文斯诉上海卡帕商标侵权
再近一些
心之城堡
埋葬豪车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罗伯特.卡帕:失焦的旅程
2011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材展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