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职业学院精神研究

2014-12-20 20:03周莲香
北方经贸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兴业报国研究

周莲香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的高度凝聚和核心体现。黑龙江职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内涵式发展,文化育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成为自身发展之必需。总结学院发展经验,提炼出龙职精神的精髓并作出最凝练精准的表达即:“自强有为 兴业报国”,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动员群众,凝心聚力,再创辉煌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自强;有为;兴业;报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1-0169-02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旗帜、文化灵魂,是大学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的高度凝聚和核心体现,彰显大学的鲜明品质和独特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从1980年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诞生至今也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发展迅速,充满活力。职业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式发展阶段,文化育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成为自身发展之必需。

高等职业教育以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奇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这些都要求我们总结、提炼、弘扬有别于普通大学的高职院校独特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

黑龙江职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伴随东北解放并与老工业基地相生相长的高职院校。学院前身是全国重点中专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院和素有“东北小清华”之称的黑龙江机械制造学校。该院与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单位两个办学功能,而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也是几经合并。多所院校各种文化理念交融,现在亟需统一思想理念,以利于更好地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学院经过三年奋战,圆满完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跻身全国优秀高职院校行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总结物质建设成果的同时也需要总结和凝练精神成果。

此课题旨在通过对学院多年发展的总结,提炼出龙职精神的精髓并作出最凝练精准的表达,概括学院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的同时,展望学院未来的发展,承前启后。学院对课题的追求是:具有高职特质,更具有龙职特质,不可复制。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课题组通过组内调研和外部访谈方式,对全院教职工有计划地、周密地和系统地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反馈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课题结论的获得提供现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学习了解各高校的大学精神、乃至城市精神的相关研究与表述,了解有关高职大学精神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理清研究思路,找到研究重点和突破口,得到比较资料。

3.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本课题即是通过对几十年学院发展建设过程中尤其近三年骨干院校建设取得精神成果的分析总结中,探寻和凝练龙职人的精神与境界、目标与追求。

课题组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从教工中调查得出的研究成果,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把初步总结归纳的表述语句交由教职工讨论、评价、选择,丰富、完善研究成果,并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达到动员群众、宣传学院精神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

1.立项

2013年12月,“学院精神研究”启动,成立课题组、查阅文献、课题立项。

2.调研

课题组20人来自学院各部门,代表各层面,分别负担所在部门员工及各分院学生关于“对龙职精神理解”的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学院精神的初步表述。

阶段性成果:

印发《文明快讯》311期《学院精神研讨专刊》专刊刊发课题组成员15篇研究文章(一万三千字)。

3.研讨

课题组多次研讨,通过对学院多年发展成就的总结,及先进人物事迹的整理,丰富龙职文化,概括出学院精神的精髓并作出表述。提炼出五组关于学院精神的语句,后几经筛选,整合出一长一短两句学院精神:“自强有为 兴业报国”;“自强有为、明德蕴能、笃行创新、兴业报国”。

4.访谈

课题组成员分头深入各部门调研,随机抽取220名教职工进行访谈,测评哪句话最契合大家对学院精神的理解。部分教职工在访谈提纲上阐述了对学院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身边人身边事以及本职工作谈了自己的感受。

阶段性成果:

印发《文明快讯》314期《学院精神研讨专刊(二)》摘登随机访谈的220名教职工访谈记录,供大家深入思考、研讨(一万八千字)。

5.结论

剥茧抽丝得真知,确定学院精神为:自强有为、兴业报国。

课题组收取有效问卷210份。经统计选择第一条的是97人,选择第二条的是113人,喜欢第二条的受访者稍多一点。同事们觉得第一条凝练概括,大气豪迈;第二条表述前有态度中有过程,后有结果和终极目标,内涵丰富。而当把学院其他精神理念放到一起考量,则发现“明德”、“蕴能”“笃行”、“创新”和学院的校风校训有语义重复。而学院精神应该是其他精神理念的统领,不应苛求体现教育教学理念,应更宏观,应是更高境界追求的语义表述。同时,在摘录整理教职工访谈记录时发现所有受访者都对自强有为、兴业报国这两个短句非常认同。最后课题组把调研结果上报学院党委,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确定“自强有为、兴业报国”为黑龙江职业学院的学院精神。

三、学院精神内涵

(一)自强

“自强”, 自强不息,自立自强之意,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应自强不息,保持顽强的进取精神,具有一种为理想、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畏精神。

“自强”是学院“五个自信”———低成本扩张和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自信;立足产业、 携手行业、 服务企业、 成就职业的办学理念自信;一体两翼” 的办学模式自信;以改革促发展、 以改革增活力的发展动力自信;坚定培养文化加技能的高素质学生的办学质量自信的抽象表述。

“自强”讲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自强”要求广大教职工对职业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自觉认同,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勇于进取,敢于争先。

“自强”尤其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追求,高职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行高考制度下的竞争失利者,在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重重压力下,他们心灵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有自卑心理;精神上挫败感严重,缺乏前进动力。这些表现,核心问题正是缺少自强不息的精神,亟需价值认同、志向目标引导和精神鼓舞。龙职生应在正确的人才观的感召下,自我悦纳、树立信心、激发雄心。

(二)有为

“有为”, 突出体现学院价值观:学院是产业的“推进器”,学生的“铺路石”,百姓的“圆梦者”,文化的“传承人”。 建校六十多年来,龙职人为产业发展加油助力;为学生成才铺路架桥;让万千百姓实现夙愿;把校园文化广泛传播。成功打造了“校有特色、院有特点、生有特长”的龙职品牌,办学规模位居龙江同类院校之首,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有为”也蕴含了学院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学院以优秀成绩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跻身国家高职行列排头。三年来,学院按着 “争上游、创一流、站排头”的工作目标,以骨干院校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就业工作连创佳绩,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现在,又提出了“省内做标杆,国内争排头,世界创一流”的高职教育名校建设目标,以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教育大发展、快发展的时代里有所作为。

(三)兴业

“兴业”,既包含振兴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又概括了学院“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 的“四业”办学理念。是学院精神的现实追求。“兴业”讲的是报国的手段和途径。就是要立足产业所需,做实校企合作;通过高质量办学培养技术技能精英人才,有效服务企业;帮助学生创造出彩人生,实现职业院校及其学生的社会价值。“兴业”,特别体现了龙职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职业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普通百姓民生的教育事业。

而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在于教师。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老师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要让学院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好老师更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老师责任心有多大,学生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四)报国

“报国”,报效祖国,爱国,是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报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品格情操的试金石。

报国,是一种理想信仰。人类不停地在自己的信仰中前行。报效祖国,是龙职人的最高精神追求,是自强、有为、兴业的归宿,报国是龙职精神的升华。龙职人应该有报效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爱国情怀,勇于承担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报国使命。

正如梁启超说“今日国家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一个现代国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的觉醒。

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造就最强大国家的首要条件不在于造枪炮,而在于造就其国民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在当代最伟大的历史成就之一,就是再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兴业报国”是龙职人卓越的精神追求,表达了通过振兴实业、实现报国理想的伟大目标。体现了黑龙江职业学院精神区别于其他大学精神的显著特征,是学院精神的特质所在。

报国的理想,就是要造就龙职人高贵的灵魂,让龙职人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自觉的信仰。

[责任编辑:马 欣]

猜你喜欢
兴业报国研究
陆元九:报国之心永青春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Model Optimiz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Channels Model
Research on Two Types of Channel System based on the Queuing Theory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五月红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