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做改造 看美国下岗设施如何“再就业”

2014-12-21 11:30发自美国新泽西撰文摄影
环境与生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再就业高线孟菲斯

(发自美国新泽西) 撰文/摄影

城市设施闲置荒废的现象,不单中国可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美国也能数出一些典型。为了不让“下岗”建筑设施白白荒废,同时避免长期徒占土地,美国政府和社会想方设法让它们继续服役。本文作者久居美国,见证了这些大小设施的改头换面、东山再起。

这座位于纽约埃利斯岛上的建筑,曾是美国移民海关检查站大楼,废弃后被改造成美国最大的移民博物馆。

政府决策旷日持久

“假如当初耗资不菲的公共建筑设施,或因决策失误、或因设计欠妥、维护不力而废弃——遇到这样的情况美国如何解决?”来自国内的一个提问,一时难住了笔者。

第一个反应是:这样的事儿在美国似乎很少见。纳税人对自己的钱包看得紧,一个项目,尤其是“耗资不菲的公共建筑设施”,可不是那么容易上马的,调查、评估、听证,旷日持久。

比如一个小小的火车站。笔者所住的4万人口的新泽西小镇,2011年曾经被美国《金钱》杂志评为“全美百佳居住城镇”中的第22名。一条通往纽约的铁路穿镇而过,如果在本镇增设一个火车站,居民到纽约就方便了,可以吸引大批通勤的白领上班族来此买房租房,房地产的价格定会飙升。但这样也会给本镇带来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这个动议曾经举行多次论证会,其中有些是开放给全镇居民的,论证之声持续了不下10年,最终还是没建。邻镇也有同样的动议,想必也同样有过无数的论证会,终于决定在他们那里增设一个车站。2013年,新泽西州长致信大众,公布了这一工程,计划在2018年动工。这类火车站顶多是中国县级火车站的规模,也就300米长的站台,加个售票间,安几台自动售票机,可前前后后没个十几年决不能轻易上马。若是建成后因决策失误而废弃,那州长、镇长还不得担上一辈子的不是?

私人投资失败常有

问了周围几位美国朋友,他们说,私人企业投资失败的设施数不胜数。就在最近——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这个号称东部赌城的第五家大赌场不堪亏本而关闭,原来修建得美仑美奂的摩天大楼,眼看着一个接一个人去楼空,不知命运如何。不过,政府投巨资建造后又废弃的设施,想不起来有哪个。最后是女儿一句话提醒了笔者:孟菲斯市的金字塔体育馆,不就被不少人视为投资失败吗?

可不是嘛!1991年在密西西比河畔建成的孟菲斯金字塔,是一座金字塔型的体育馆,最初名称是“美国大金字塔”,个头在全世界金字塔中排行第六。整个建筑32层,高达98米,共有20142个座位,当初由市政府和郡政府筹资6900万美元兴建。

埃及古王国的首都就叫孟菲斯,所以在没什么历史的美国,同名城市里建造一个金字塔型建筑,还竖了一座埃及最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这个点子倒也不错。有人讥评它“不伦不类”,但要知道,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法国卢浮宫前广场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开始也有人这么评价;艾菲尔铁塔刚竖起来的时候,也曾恶评如潮呢。

孟菲斯位于美国中部的田纳西州,2009年4月,笔者曾经去那里观光。孟菲斯在美国堪称民权运动史和流行音乐史的重镇,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在那里的一座旅馆被刺杀。眼下,那座旅馆已经被改建成美国民权博物馆。那里也有摇滚乐巨星“猫王”艾维斯·普利斯莱的故居,有每晚都热闹非凡的“流行音乐一条街”——比尔街,号称“蓝调故乡”和“摇滚乐出生地”。相比之下,这金字塔与孟菲斯这两大传统都不搭界。后来笔者又得知,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竟在2012年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孟菲斯大学,雕像被移到了校园内。只剩下金字塔,岂不是连原先那点模仿来的寓意又折损过半?

此外,孟菲斯金字塔被设计成体育馆更是失策。开始几年,它还荣幸地作为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孟菲斯灰熊队的大本营。但2005年,一家更豪华的“联邦快递体育馆”在孟菲斯的建立,让这座大金字塔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有人认为,作为体育场馆,它应该就算个废弃设施。后来考虑过用它开赌场,建水族馆,室内主题公园……但均未成正果。前些年曾被用做购物中心,还开了酒店和餐馆,每年收取40多万美元的租金,可没有哪个租期是长久的。总的趋势一直是前途未卜。

就在笔者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9月22日传来最新消息:美国户外运动产品巨头Bass Pro,要把闲置多年的大金字塔改建成自己产品的大型销售中心,目前已经开始外部的改装工程了。此举说不定能让大金字塔起死回生。

博物馆是萧条设施改造通例

仔细想想,美国肯定有不少辉煌一时的公共设施,日后却萧条甚至废弃的。原因倒未必是设计方案不完善、决策失误,而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经济变迁——人算不如天算,像底特律,整个城市一落千丈,沦落到破产境地,那些城市公共设施自然就“门前冷落鞍马稀”。新泽西州的首府特伦顿周边,据称也有标价仅一美元的公寓。环顾周围,废弃的铁路线、火车站、隧道……等等,比比皆是。

废弃了怎么办?统统拆光,在废墟上建最美的大楼,当然是旧貌换新颜最省事的办法,但正如前面提到的,要上一个新项目,并不是某位州长市长能灵机一动说了就算的。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赋予废弃设施新的使命。

由某人的故居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因势利导地改建成与之相关的博物馆,是最常见的思路。如果原有的设施属于政府所有,政府的首选思路,就是将之交给私人企业或者民间社团改成博物馆,这几乎成为很多城市的通例。

例如,纽约城外大海中间的埃利斯岛上有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是1892年到1954年移民海关检查站大楼,从大西洋彼岸来到美国的移民们,要在这里过一道入境关。说这里曾是美国的“大门”,一点也不夸张: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曾有1200万移民从欧洲各国来到埃利斯岛,从这里进入美国。据统计,今天的美国人,如果寻根溯源,那么有一亿多人(约占全美人口的40%)的家族先祖在新大陆的第一个脚印,就是踏在这个小岛上。后来,赴美的移民成分大变,主要不是来自西面,而是来自东方了,同时也不再是坐船前来,这座海关检查站也就关门大吉。

这座宏伟建筑现在成了著名的埃利斯岛移民博物馆,毗邻自由女神立足的自由岛,并与其连成两个著名景点。每天,纽约和新泽西都各有十多班游船开往此处,无数人到这里“寻根”——在资料库中查寻家族先祖移栽新大陆的根。博物馆外还建起了移民墙,定期在全美国范围内评选“杰出移民”。

纽约埃利斯岛上的原海关检查站,现在是美国最大的移民博物馆。

改建考验艺术细胞

与此类似的例子,全美国不胜枚举。旧金山的阿尔卡特拉斯岛,俗称“恶魔岛”,四面峭壁,深水环绕,原是要塞,后改为监狱,在1933年到1963年间关押过不少知名的重刑犯人。1972年,这里改成一个游览景点,被列为美国国家级名胜。还有纽约交通博物馆,是昔日一座地铁站改建的。

另外,还有不少设施现在的用途与原来的用途已经不搭界,这就更需要改建者具备慧眼和巧思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PS1分馆,是由百年前纽约第一公立小学改建的,原来的教室、礼堂和庭院操场,现在成了大小不一的展厅。博物馆尽量保留了原来校园的设施和装修的韵味:发黑的地板,老旧的楼梯、门和走廊,营造出现代人难得遭逢的古朴气氛与岁月痕迹。展厅的墙也只是在砖面上涂上白色涂料来衬托艺术品,保持了建筑物原有砖墙的肌理。那天笔者在里边参观碰见国内来的游客,他们见到这里的楼道如此“因陋就简”,不由得感慨美国的艺术博物馆度日艰难。殊不知,这是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可以给观众很有美学价值的对比。

“高线之友”拯救荒废铁路

今年7月号的《环境与生活》曾报道过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保护野花野草的故事,高线公园正是将老旧公共设施——旧铁路改建成“空中花园”的一个更成功的范例,现在据说每年吸引近500万游客呢。

位于曼哈顿西侧第10到第12大道之间的这个高线公园,蜿蜒数公里,其前身是立于约三层楼左右高度上的高架铁路——纽约中央铁路的西侧线。高架铁路摇身一变成为高线公园的过程,堪称社会、企业、专业人士和政府通力合作的典范。

高架铁路本身历史不长,于1930年动工,1934年通车,是一条用来连接肉类加工区和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采用高架形式,是为了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随着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火车运输式微。1980年,高线铁路功成身退,长期闲置,成了“鸡肋”,还一度面临拆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一群居住在高线铁路下的居民要求政府拆除高线,官司打上了法庭;有铁路爱好者则在法庭上力辩,阻止拆迁,甚至主张恢复铁路运营。

争论多年,没有结果。1999年,对高线情有独钟的两位沿线居民——约书亚·戴维和罗伯特·哈默德,创办了一个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Friends of High Line,简称FHL),他们另辟蹊径,倡导将高线铁路改建为向公众开放的休闲园地。“高线之友”的这一主张逐渐赢得了民心,并于2002年得到了纽约市议会的支持。第二年,“重建高线项目”开始面向世界开放设计招标,来自36个国家的720支团队积极参与,数百项方案陈列在纽约的大中央车站前,供市民评头品足。这年7月,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宣布,将对“重建高线项目”投入财政资金。

“废墟浪漫”也多情

2004年9月,这一项目最后选择了由“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设计公司、“Diller Scofidio+Renfro”设计室等参加的设计队伍,从园艺、工程、安全、维修、公共艺术等等方面全面打造高线公园。

有报道说,最后的方案,是受1993年法国巴黎4.8公里“绿树大道”经验的启发。景观设计师利用铁路线原有的迟暮忧郁气质,将其改建成为一个“空中花园”。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废墟浪漫”和“绿色走廊”之间的平衡点。铁轨穿过的街区光照、通风、土壤条件各异,自然生长的植被面貌不同。于是“Agri-tecture”(农田-建筑)的嫁接概念就此产生,使这里成为一个公共艺术、自然草木、哈德逊河与曼哈顿摩天楼群交织的公园。

2006年4月,这一项目破土动工。公园为纽约市所有,总体设计和建设投资为1亿5300万美元,其中有1亿1220万美元由纽约市拨款,2070万美元由联邦政府拨款,70万美元由州政府拨款,其余资金由“高线之友”募集或这一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提供。

2009年6月9日,高线公园第一期向公众开放;2011年6月8日,第二期开放;刚刚过去的2014年9月21日,第三期——也就是最后一段开放了。“高线之友”15年的不懈努力修成正果。

今年9月20日,笔者第二次游览了高线公园,恰逢公园第三期全部完工,虽说正式开放典礼订在第二天举行,但这天已经向公众开放。于是,笔者从最北头走到最南头,感觉好极了:蓝天,白云,绿树,黄花,曼哈顿楼影重重,哈德逊河入海波光粼粼,老人闲坐出神,儿童嬉戏欢叫……

高线公园旁布置的黑白历史照片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这样的。

高线公园多处保留了原来的铁轨和枕木

在很多地段,设计师并没有引入新的植被,只是放手让原有的野花野草在石缝里自然生长;中间铺上木质地板方便行人散步,有些地方特意几段留下不再载火车的铁轨,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有些段落嵌上可带轮子的木质躺椅,随时可供前来日光浴的游客根据太阳的位置自由移动。笔者特意走进专为儿童设计的“迷宫”,连地面都是柔软有弹性的,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据称夜间这里灯光柔和而均匀,光源都隐藏在膝盖以下的高度,从空中俯瞰,线状的光源流动而有韵律……确实正如设计者迪勒·伊丽莎白(Diller Elizabeth)所说,“这是一个精心设计与放任自流完美交织”的项目,在笔者看来,称得上是在纽约这样的都市进行曲和现代摇滚乐的间隙中,穿插的一阕田园牧歌。

纽约交通博物馆的入口和展厅与一般地铁大厅几乎完全一样,这里陈列了一个世纪不同年代的地铁车辆和车站设施。

矗立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孟菲斯金字塔和拉美西斯像

纽约高线公园一角:放手让原有的野花野草自然生长。

人气爆棚重振周边经济

公园自打第一期开放之后,就持续受到出乎意料的热烈欢迎,游客摩肩擦踵,纽约人和外来游客各占一半,成了纽约市单位面积内访客人数最多的景点。高线公园让人始料未及地为重振曼哈顿西区做出了贡献,有力刺激了私人投资,使这里成为纽约市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社区。从2000年到2010年,这个区的人口增长了60%,周边至少有29个大型开发项目动工,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新增1.2万个工作职位。2011年5月,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市中心新馆在附近开工,预计于2015年对外开放。届时,这里将成为高线公园南段的主要文化中心。现已卸任的市长布隆伯格喜出望外,说:“我们没有选择破坏宝贵史迹,而是把它改建成一个充满创意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公园,不仅提供市民更多户外休闲空间,更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改建要钱,维护也要钱,公园却完全是免费的。“高线之友”与纽约市政府签订协议,由他们去筹款,承担90%的公园人员和日常维护运营开销,并组织公共节目和周边社区联谊。笔者从有关资料上读到,“高线之友”至今已经筹集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私人资金。

猜你喜欢
再就业高线孟菲斯
孟菲斯风格设计语言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秋日物语
关于“三线交一”的思考
从“荒废铁轨”到“高空花园”纽约高线公园记行
涉及三角形高线、中线的欧拉不等式的加强
坚守『底线』与跃摸『高线』
Live In Memphis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