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

2014-12-22 17:46潘微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3期

潘微

摘  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工作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创造多方面效益为目的,加强对生态城市水环境的规划。以生态城市规划为基础,介绍了水资源规划和水污染治理规划,并着重说明了水资源规划的整体思路、目标、模式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水环境规划;节水策略;水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3-0099-02

1  城市水环境

水环境的构成具有流域性和区域性的特征,深受社会和人文活动的影响。城市河流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入城市河流中,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很多城市面临着“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或“资源型”缺水的困境。水质污染导致河流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逐渐丧失,城市河流的基本功能受到损害。

2  水资源规划

在传统的城市水资源规划中,往往采取直线式的供水—用水—排水模式。这种利用模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会污染水资源,破坏水体纳污与自净能力的平衡关系,最终导致水环境恶化。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要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

生态城市的水资源系统应以循环、再生、反馈、调节为特征,水资源战略应以用水节约高效、多水源补充优化、污废水回用减排、水系统循环利用为重点,在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水环境容量可承载的范围内,实现水资源系统的平衡运行和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我们要对传统的供水、用水、排水模式进行改革,坚持城市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生态循环。

2.1  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和思路

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对非常规水源的规模化、安全性、经济性的开发利用,实现污废水的最小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最小污染,实现对水系统自然循环的最小干扰和水资源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全社会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人与水资源环境和谐共生,最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为:①强化规划指导,积极发展区域供水,推进水资源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和统筹共享。制订综合用水规划,建立精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管理,合理利用多种水源,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②大力提倡节约用水,针对用水系统的重点环节实施多方案节水策略,实现用水大户向节水大户的转变,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③推进水的循环和再生利用。在加快污水处理工程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的同时,配套建设再生水处理和利用

设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使用中水,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④加大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力度,增加供水量,缓解常规水资源紧张的局面,补充城市水源,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⑤从体制、政策、技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水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

2.2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实施途径

2.2.1  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有:协调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的竞争用水,促使各部门和各行业内部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在区域、流域范围内合理选择水源,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合理布局和建设各项取水供水设施,统筹调配水源,满足城镇密集地区的用水需求,制订区域联网安全供水规划;重视供水管网的改造优化和水损控制,按用途分级供水和给水方式,满足不同的用水需求;提出多水源优化组合方案,针对不同用途对水质水量的不同需求,优化配置多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

2.2.2  城市节水

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一方面会造成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给社会和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而节水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能在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产生最少的废物,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用水系统是实现节水的重点环节,规划应重点关注城市生活节水、工业生产节水和生态环境节水。

2.2.3  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城市生活污水量巨大、水质稳定,不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不需要长距离引水,如果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能够满足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一般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回用、城市杂用水等。制订城市污水处理规划,强化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规划的建设,全面提高污水截留率和处理率。②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回用。③中水回用。目前,中水回用方式主要有建筑中水和市政中水两种,前者是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方式,后者是集中式污水再生处理方式,与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内涵和模式基本一致。④雨水的资源化利用。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非常规水源,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调节和补充城市水资源,还可以涵养地下水、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治雨洪灾害。

2.3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表1  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典型指标

总体目标层

中间要素层

指标层

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环境质量

节水

污水处理

非传统水源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

功能区划要求

管网漏损率

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市政管网普及率

污水处理达标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参考了一些生态城市规划实例,总结出一套在实施规划时应关注的典型指标,以引导和约束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实施。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典型指标如表1所示。

变传统水资源规划模式为生态水资源规划模式,将单一的循环模式变成多元化的开发模式。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

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采用正确的策略可以保障规划的完整和有效。应根据当前实际,构建规划引导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制订完善的法规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构建合理的价费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  水污染控制规划

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城市生态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正确处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制订明确的城市水环境规划目标、方案和措施。

制订水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原则为:①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统一规划,分布实施。②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导向,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水环境预测的主要目的是预先推测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保护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城市水环境预测包括排污量预测和水环境质量预测两个部分。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区域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并有效利用环境容量。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城市的水环境规划,就要充分分析目前水环境的状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规划水资源。城市生态水环境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只有明确合理的目标,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合理、有效地实施规划,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超.城市河湖水生态与水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彭澄瑶,张杰,李冬,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05).

〔编辑:王霞〕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Pan We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out water, therefore,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city,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reate many benefits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water planning.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introduce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lanning, and highlights the overall ideas, objectives,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ater-saving strategies;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总体目标层

中间要素层

指标层

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环境质量

节水

污水处理

非传统水源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

功能区划要求

管网漏损率

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市政管网普及率

污水处理达标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参考了一些生态城市规划实例,总结出一套在实施规划时应关注的典型指标,以引导和约束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实施。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典型指标如表1所示。

变传统水资源规划模式为生态水资源规划模式,将单一的循环模式变成多元化的开发模式。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

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采用正确的策略可以保障规划的完整和有效。应根据当前实际,构建规划引导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制订完善的法规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构建合理的价费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  水污染控制规划

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城市生态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正确处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制订明确的城市水环境规划目标、方案和措施。

制订水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原则为:①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统一规划,分布实施。②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导向,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水环境预测的主要目的是预先推测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保护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城市水环境预测包括排污量预测和水环境质量预测两个部分。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区域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并有效利用环境容量。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城市的水环境规划,就要充分分析目前水环境的状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规划水资源。城市生态水环境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只有明确合理的目标,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合理、有效地实施规划,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超.城市河湖水生态与水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彭澄瑶,张杰,李冬,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05).

〔编辑:王霞〕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Pan We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out water, therefore,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city,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reate many benefits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water planning.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introduce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lanning, and highlights the overall ideas, objectives,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ater-saving strategies;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总体目标层

中间要素层

指标层

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环境质量

节水

污水处理

非传统水源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

功能区划要求

管网漏损率

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市政管网普及率

污水处理达标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参考了一些生态城市规划实例,总结出一套在实施规划时应关注的典型指标,以引导和约束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实施。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的典型指标如表1所示。

变传统水资源规划模式为生态水资源规划模式,将单一的循环模式变成多元化的开发模式。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水资源规划一般工作流程和模式

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采用正确的策略可以保障规划的完整和有效。应根据当前实际,构建规划引导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制订完善的法规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构建合理的价费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  水污染控制规划

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城市生态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正确处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制订明确的城市水环境规划目标、方案和措施。

制订水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原则为:①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统一规划,分布实施。②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导向,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水环境预测的主要目的是预先推测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保护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城市水环境预测包括排污量预测和水环境质量预测两个部分。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区域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并有效利用环境容量。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城市的水环境规划,就要充分分析目前水环境的状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规划水资源。城市生态水环境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只有明确合理的目标,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合理、有效地实施规划,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超.城市河湖水生态与水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彭澄瑶,张杰,李冬,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05).

〔编辑:王霞〕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Pan We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out water, therefore,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city,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reate many benefits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water planning.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introduce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lanning, and highlights the overall ideas, objectives,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ater-saving strategies;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