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的思考

2014-12-22 15:17周佳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3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

周佳

摘  要:消防行业职业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对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认证活动。阐述了当前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证和提高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机制滞后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3-0116-02

随着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上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为消防安全服务的职业群体,称之为“消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目前已发展到了数百万人。这个职业群体具有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消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虽然已被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但是,过去由于没有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规范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直接影响了整支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将消防职业资格认证和消防职业准入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进行管理和运行,是提高消防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全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1  消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消防安全资源,对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中的客观产物,也必将对消防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就是要加快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企业消防安全生产, 提高消防安全效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消防法》和公安部颁发的《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消防从业人员取得了消防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在消防从业人员中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加强消防工作,推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

1.3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建(构)筑物消防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等消防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的火灾案例表明,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严重滞后导致消防从业人员不具备消防职业技能,就上岗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和技术操作工作来说,这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多数单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消防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许多自动消防设施运行不良,这已成为制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消防从业人员队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

2  消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5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建(构)筑物消防员的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践工作,先后成立了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专家队伍,其人数已初具规模。各级消防部门为提高社会消防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齐抓共管力度不够

《消防法》第21条第2款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浙江省消防条例》第31条第2款规定“消防控制室实行24 h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持消防职业资格证上岗”。《浙江省消防条例》第60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31条规定,自动消防设施未定期检测、消防控制室未实行24 h值班制度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罚款”。由于消防部门现有的监督警力非常有限,加之受观念、制度、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直接监管,还是自律性监管,都存在监管不力或失控漏管的现象。同时,由于劳动监督监察工作不到位或者消防部门与劳动监察部门联系不紧密,致使无证人员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有证无证一个样,缺乏参加培训和申报职业资格证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国家应明确要求对未经过培训学习或虽经培训学习但未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

2.2  体制、机制滞后于行业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管理指导主要依托省、市消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站。随着培训鉴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地培训机构,尤其是社会培训机构的建成使用,容易出现标准不统一、质量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从内部管理方面看,人员、经费、业务等各方面受人力社保、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以及消防协会多重管理,工作关系尚未理顺,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矛盾日益突出,工作推进难度大。

2.3  基础条件滞后于规范化建设

2.3.1  培训机构形式单一

全国现有的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多为各地消防部门或消防协会主(合)办,尚缺少社会力量办学,单一形式的培训机构不利于培训面的拓展和培训量的提升。2009-06施行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中已经明确规定“社会组织或个人经依法批准后可以面向社会从事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培训。

2.3.2  培训鉴定工作周期长、效率不高

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建(构)筑物消防员》规定初级培训课时不少于240个标准学时,培训后的全国鉴定统考每年只有三四次,技能操作考核集中度高,鉴定发证各个环节都颇费时日,从培训报名到持证上岗,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周期比较长,社会单位人员难以接受。因此,应参照《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中对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课时和基本内容,结合各类学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时制度,因材施教;在鉴定站点布局上,应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实现就近、就快考核鉴定,提高效率。

2.3.3  硬件条件不足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培训考核,必须具备与职业工作内容相对应的设施设备。目前,多数鉴定站硬件设施仅能满足初级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培训、鉴定所需的模拟操作、消防产品等设施器材还需要添置和进一步优化,各地公安消防部门建立的培训机构,其硬件条件更有待提升。

2.4  社会认知度偏低,积极性不高

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消防知识普及培训,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在专用设施上执行。目前,对这项工作的舆论引导较少,培训配套措施不健全,宣传力度小,造成很多社会单位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训鉴定究竟有什么用?这是目前社会大多数单位的一个疑惑,有关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需要对此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3  加强消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

要确保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必须把质量作为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①明确责任、强化制度的执行,在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检查指导三个方面履行职责;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严肃考场纪律、规范考评行为,接受社会监督;③加强制度规范、技术保证和人员管理,建立质量督导制度,以技术手段强化质量管理,对考评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质量保证承诺和纪律制约。

3.2  建立完善管理体制

3.2.1  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按照公安部109号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职业资格人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省实际,省级行政部门设立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各地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方针、政策的制订,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总体部署,对培训鉴定工作实施行政上的管理;消防部门会同人力社保部门、民政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3.2.2  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各省消防协会参照中国消防协会模式设立“培训鉴定办公室”,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施行业自律管理,对培训鉴定机构的日常业务进行指导;各地市消防协会增加相应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当地培训机构建设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3.3  加快发展培训机构

推动全国各地建立社会消防培训机构,以便于社会消防从业人员就近参加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统一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或细化培训机构场地库室、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配置及管理、考核等方面的标准,明确培训鉴定工作流程,推动培训鉴定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推动培训机构建立满足教学和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设立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招生和就业指导等部门,实行定职定岗制度。②加快建设。消防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团体,要积极推动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培训机构,协调办理登记审批手续。

3.4  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和鉴定专家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水平。

3.4.1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

各培训机构应配齐、配强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教师队伍,探索建立培训教师认证上岗制度。从公安消防部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地方院校选拔一批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充实消防安全培训师资力量。

3.4.2  建强鉴定考评员队伍

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管理,建立以专职为主的鉴定考评队伍。组织具备消防(防火)专业或与消防专业相关的(比如安全、建筑、电气、机械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消防部门内部或社会单位消防技术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评员资格培训考试,壮大考评员队伍。

3.4.3  提高师资待遇

鉴于目前各地培训教员、鉴定考评员以消防现役干部和临时聘用人员为主的状况,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将培训鉴定机构骨干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其他合同用工人员纳入政府事业的计划管理,提高培训教员、鉴定考评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3.4.4  建立考培工作模式

选拔组建人员相对稳定、专业的消防职业培训师和考评员队伍,定期举办教学培训、研讨会,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各省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根据需要实行地区交叉授课、交叉考评机制,提高培训鉴定的质量和效率。

3.5  加快升级设施设备

根据培训鉴定工作发展的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增配培训鉴定的设施、器材。研发应用“一体化”的培训鉴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考培网上报名、信息网上录入、绩效网上考评、工作网上监督、档案网上管理、信息网上公开”的信息化工作模式,避免出现乱培训、乱发证、出差错等现象。同时,可将该平台推广至各培训学校、鉴定点(分站),建立互联互通的工作网络。此外,由于消防设施的特殊性,不宜直接拿建筑内部既有设施来操作和练习,应专门开发培训鉴定的专用设施,要求既能够反复操作演示,又能够根据不同工况及时、正确处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鉴定应突出操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消防设施的操作过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进消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是新世纪的重要任务,开展消防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对提高各类消防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探索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对推动消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全社会消防安全的和谐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编辑:刘晓芳〕

Abou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Fire Industry Professional Appraisal Work of Thinking

Zhou Jia

Abstract: The fire industry professional appraisal refers to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through the inspection appraisal institutions authorized by the(professional skill appraisal station)of the fire industry, the practitioners of fire indust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levels for an objective and fair,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evaluation and certific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fir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 apprais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guarantee and bas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re professional skill appraisal.

Key words: fire professional; skill appraisal; qual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lag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标准与核电质量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析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