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商海,看上海

2014-12-23 11:04金姬
新民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恒源祥商业上海

金姬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宿命。

上海从来就不是那种中国古代传统重镇——政治中心或军事据点。按照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仲礼的说法,上海的诞生更接近于西方世界诸多名城——无论是马赛、曼彻斯特还是热那亚、威尼斯,都是靠港靠水,都是由商而兴、因商立市。

上海,浮在商海之上。

这样的宿命,在21世纪,正面临着新的选择,新的考验。

握着长弓的左手

截至2014年10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84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4家,投资性公司295家,研发中心379家。

如果把时间拨到170年前,开埠不久的上海在“吸引外商”方面也不比今天逊色。由于清王朝对外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全国对外贸易的港口仅限于广州,而等到上海一开埠,外国商行纷纷由广州迁至上海,许多新的洋行也不断设立起来。1843年底,仁记洋行、颠地洋行、怡和洋行就在黄浦江畔筹建洋行楼房。到了1844年,上海就有英美洋行11家,这一数字在10年后增加到120家。

其实,上海的商业中心地位在开埠以前就已确立。

“上海”这个词,最初来自一条名叫“上海浦”的河名,北宋天圣元年以前设“上海县”、南宋设上海镇(今十六铺附近)、元代设上海县,都同上海港商贸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首位,赫然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万里长江,与中国海岸线的弧形砰然相交——谁都能看出这里是中国的枢机。对着全世界张弓搭箭,上海,正是握着长弓的左手。

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新式商业崛起,万商云集,百货荟萃。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跃升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华洋杂处,商贾辐辏。即便经历战乱和动荡年代,上海的商业依旧有声有色,整座城市充满活力。

大量满载洋货的外轮纷纷停靠上海,1844年上海进口商船的货值50多万英镑,上海进口的货物占到全国总额12.5%;到了1861年就升至1200多万英镑,占比接近九成。此时的上海代替广州成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1931年,上海港跃居世界港口第七位。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运而生,主要集中在上海县城以外的北市租界地区,以丝茶、洋货为主。

上海原有的商业市场,主要集中在上海旧县城内,大东门、小东门和南门一带最为繁华。随着城厢居民的增加和船码头逐渐向十六铺发展,商业市面也相继向小东门内三牌楼、四牌楼、方浜路及城隍庙等地延伸。与此同时,租界商业迅猛发展,上海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北移到租界。租界原是上海县城外的“荒野之地”,租界当局在市政、公用事业设施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到了20世纪初,西式马路已纵横交错。

租界的商业繁荣对上海旧城区的商业资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上海著名的绸布业“三大祥”(宝大祥、协大祥、信大祥),原都开设在小东门一带,后来纷纷迁入租界营业。著名的吴良才眼镜店,原名澄明斋珠宝玉器店,开设在南市方浜路,20世纪初为扩大营业也在南京路开设总店。就连一些外地商号,也都想方设法到上海租界占一席之地。如天津的盛锡福帽店、苏州的采芝斋食品店等。

根据《上海商业史》记载,20世纪初上海租界内最为活跃的商业是洋杂货、五金煤铁机器和洋布。此外,报关、出入口货行、保险等行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当时上海对外贸易活动中形成新的商业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租界在战乱时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孤岛”时期的上海商业依旧繁盛,归功于英美法租界未被日寇占领,租界内的商品流通不受限制,有“自由商业市”之称。当时,南市、闸北、虹口等沦陷区的许多华人店号相继迁入租界或到租界开设分店,在租界避难的富户也纷纷在此投资办厂开店。

只要精彩就有喝彩

饶有意味的是,上海作为繁荣的商业之都,虽然有沪商,却从未形成像晋帮、徽帮、浙帮、闽帮和粤帮那样的中国传统商帮。

在上海商学院原院长方名山看来,这可能因为上海县原本就是移民县城的缘故。早在明代,就有许多徽商、晋商等内地商人旅居上海。清代上海县城云集的商人来自五湖四海,本地籍的上海商人仅占20%,可见上海早在开埠前就已是“海纳百川”了。

1843年开埠以后,各国商人纷至沓来,外商在19世纪60-70年代几乎垄断了上海的对外贸易、江海航运和金融;稍后出现买办商人,清政府在上海举办洋务企业形成了近代官商,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土的民营工商资本家大量涌现。

就像一个张灯结彩的大舞台,主角频频变换,戏文一出接着一出,只要精彩就有喝彩,身份和出处并不是最重要的。

开埠后,各地商帮汇聚上海,在上海市内商业、钱庄和埠际贸易中各显身手,他们也成为上海新式商业的创办者。以宁波帮为例,就在上海开设了不少百年老店,如邵万生南货店、三阳盛南货店、亨达利和亨得利钟表店、蔡同德国药号、泰康食品店、协大祥绸布店等。

民营企业家起初投资额比例较小,但他们很会做生意,“精明”在早期的民营企业家身上一览无遗。上海市档案局退休专家陈正卿告诉《新民周刊》,当时到上海的铁路线,接近上海的沿线两边青砖房都刷满了广告,自家房屋如果被广告商看中,一年收入抵得上两亩地的收成。

一战前夕,上海的民营企业家投资额已占国内投资创办企业总额的76.3%,超过了官商。到了20世纪20、30年代,在沪商的推动下,上海跃升为国际贸易、商业、航运和金融中心、也是中国制造业和文化中心。

近代沪商的成功,首先在于他们敢于挑战风险,勇于创业。民营企业创办人,很多是在上海当学徒出身,并无雄厚资本。如“五金大王”叶澄衷,中法大药房和“新世界”、“新新舞台”、“大世界”等游乐场创办人黄楚九,“出租汽车大王”周祥生,绿宝金笔厂的创办人汤蒂因,“食品大王”冼冠生,商务印书馆创办人鲍咸昌、夏粹芳都是学徒出身。endprint

恒源祥创办人沈莱舟亦是如此,这位个头矮小的苏州东山人14岁坐船到上海后进入久康洋杂货号当学徒,19年后在当时的四马路(今福建路山东路附近)与人合伙开设恒源祥人造丝绒线号。1927年创立之初的恒源祥以批发为主,门售为辅,经营华洋杂货,主要是绒线,以及与绒线相关联的人造丝。

沪商的成功,还在于他们追求卓越,开拓创新。民国初期的1912-1927年,是上海近代商业的“黄金时代”,清政府的倒台给民营资本巨大的生存空间,洋务企业尚未被国民党南京政府收归国营,此时的民营企业在上海如鱼得水。

沪商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又十分重视广告效应。1912年上海洋布商业三大名店之一的协大祥绸布店在南市开张时,一改业内陋规,首先在棉布业中推行明码实价的销售制度,一时门庭若市。此后,以“协大祥”、“信大祥”和“宝大祥”为首上海棉布业坚持实行明码实价销售制度,经营环球百货的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大公司更是以“货不二价”为服务宗旨,明码实价的价格制度才逐渐在上海商业中推广开来。

陈正卿举例说,1920年创立于徐家汇马浪路(今马当路)旁的美亚绸厂,创始人莫觞清在家学过英语,大女婿兼公司经理蔡声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深谙西方企业经营之道。1920年代后期,时装模特儿表演已在上海登台亮相——外商惠罗公司有英国模特小姐献艺;中国最早尝试的是鸿翔时装公司,初出道的影星徐来、张织云、宣景琳、王人美、胡蝶等都曾是鸿翔的时装旗袍“代言人”。

脑子活络,也是当时成功沪商的共同特色。以恒源祥为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纺织业的中心,当时上海兴圣街整个绒线的销售量占全国销售量的90%以上。沈莱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他晓得绒线传入上海不久,太太小姐大都不会结绒线,于是便聘请了绒线编织大师鲍国芳、冯秋萍、黄培英等到恒源祥来坐堂,专门教授绒线编织的技法。他同时从日本专门进口了一批编织绒线的竹针,两根一副包装起来,买一斤绒线送一副竹针。他还专门邀请上海滩的演艺明星到恒源祥来试穿新款毛衣,扩大恒源祥的影响。著名演员周璇、白杨、上官云珠、童芷苓、竺水招、徐玉兰、尹桂芳等都曾到恒源祥来穿过冯秋萍专门编织的毛衣亮相造势。沈莱舟从恒源祥绒线商店起家,到1948年事业巅峰时期,不仅独资掌控了一家毛纺织厂,开办了两家染织厂,还拥有20多家工厂的股份,是当时上海滩毛纺织界举足轻重的商界名流。

此外,身体力行“实业救国”的沪商,还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参与社会变革。例如,“五金大王”叶澄衷创办的澄衷学堂,是沪上创办最早的近代民办学校,胡适曾在该校读书。张謇在上海投资与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吴淞商船学校、吴淞水产专科学校。沪商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可见一斑。

张仲礼把近代上海的繁荣主要归功于沪商,因为清政府和租界当局对于城市发展都没有长久之计,当时的上海完全在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下发展。难能可贵的是,知识型商人在上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棉花专家穆藕初,银行家陈光甫和周作民,上海县城自办自来水厂、电灯厂和电车厂的陆伯鸿都是清一色的海归;实业家胡厥文、“味精大王”吴蕴初等均有高等教育背景或自学起家。他们创业时没有官场背景、从商经历和雄厚资本;他们的企业不是家族企业,往往一开始就是股份制企业。

陈正卿把上海的商业文化归纳为“海纳百川,中西合璧”八个字。正是因为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糅杂融合之下,上海也是中国最早与西方成功接轨的城市,上海的经济地位延续至今。

商海潮声今又来

1949年后,部分沪商走向内地,留在上海经营的多在1956年被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商业,慢慢恢复昔日的斗志。以恒源祥为例,1956年产权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后,业务领域大幅收缩,从一个涉足毛纺、织布、染整及其他相关联的产业的企业又变成了一家毛线商店。这次转型,使恒源祥进入了沉睡期。直到1991年,“恒源祥”注册为商标,构建了虚拟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这让恒源祥手编毛线在五年后就跃升为世界最大的手编毛线的产销企业。

上海商业也肩负着转型的重担。以上海商业“黄金时代”最典型的百货业为例,1989年率先进行转制,原来各区零售企业的人、财、物管理与上海百货公司完全脱钩,成立上海市百货商业行业协会实施行业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百货公司重组进货渠道,向乡镇企业、外地工厂、军工企业、“三资”企业等进货,以及一部分商品组织进口,合计约占总进货量一半以上。

然而,就像昔日南京路上人流如织的消费者已不复见,商业在今日上海的地位,与上世纪很长阶段中的顶点上的辉煌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百年沪商》的作者、上海商学院教授朱国栋教授、刘红副教授看来,今时今日之上海和八九十年前的上海有所不同。他们对《新民周刊》表示:首先是商业环境不同,同是市场经济环境,当时的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政府干预较少;其次是社会功能不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商业活动渗透到上海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还形成了海派文化,而当代的影响较小;最后是历史使命不同,八九十年前的商业是上海近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商人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代,商人的作用则不明显。”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晓斋也对《新民周刊》感叹今日上海的商业竞争力不如往昔:“现在的老字号大多是国企,而以前都是民企。企业如果要做精做强,不如放手给民营资本。”根据《2013上海商业竞争力报告》,上海国有大型商业销售规模为45.49%,外资商业销售占到20.66%,民营商业销售占比仅为10.32%。

二战结束以后,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新加坡和香港都面临着转型,这些城市最终因为金融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而保持着国际大都市的地位。endprint

根据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国际大都市具备六大特征:服务业发达,商业对服务业的贡献较大;对超广域各类消费人群的吸纳力;对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品牌的吸引力;对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引领力;拥有若干个历史悠久、全球驰名、令人向往的标志性商业街区和商圈;具有与国际化商业环境相适应的公信力,具有国际公认、相对健全的法规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

而最晚才开始转型的上海,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征,正在从“商业制造”向“商业服务”华丽转身。2009-2013年,上海商业设施建设年平均增幅为5.96%。在今年7月上海市商务委公布的《关于加快上海商业转型升级提高商业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把握商业转型升级提速、竞争能力提升的要求,通过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搭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促进国际大都市商业发展”。

根据日本森纪念财团下属城市策略研究所2014年10月编制的一项指数显示,全球最有利于商务和创新活动的城市是伦敦,上海位列第15,位列第四的东京是亚洲城市排名最靠前的。

上海商业文化发展与国际一流大都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城市管理者的思路依然停留在打造商业街的传统曲目中。根据今年9月发布的《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4-2020)》,上海商业将要形成15个市级商业中心和19个区级商业中心。

复旦发展研究院2012年指出,东京的转型经验也许值得上海借鉴。以服装业为例,东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服装加工基地,跟上海差不多,80年代东京升级为大牌的代工,甚至还做一些设计,到了90年代东京就成为整个时装中心和时尚中心了。如今,东京最繁华的街段上,一边是LV、爱马仕等奢侈品大牌;街对面的店面则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租给东京本土的设计师。日本能够出现顶尖设计师且被国际认可,离不开本国的扶持。试问“上海智造”何时可以享誉全球呢?

当然,对于如今的上海而言,商业只是其中一个发展指标,这座城市还肩负着面向世界、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任。2013年,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的上海,完成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3.8%。

在电商鼎盛的今天,虽然国内最大的两家电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总部不在上海,但申城的消费力却是全国第一。根据支付宝十年账单统计数据,上海用户以38561元的人均支付金额列2014年全国各省市第一名。而2014年在上海正式运营的京东“亚洲一号”和第三方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华东一号”,让上海的物流能力在国内无出其右。

2013年成立的自贸区,更是夯实了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今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并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试验获得肯定,将在更大范围推开,以推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由此可见,上海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

外商依旧把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之都,这也是上海写字楼和商铺租金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上海写字楼平均涨幅达1.0%,居全国之首。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首选依旧是上海。例如,以色列驻沪总领馆成立20周年之际,以色列国民银行就在这座城市开设了中国第一家代表处。

多位专家表示,今日之上海,商业也许不如当年那般激情澎湃,但海派文化和沪商精神的底蕴犹存,在求“稳”中低调发展,在转型中砥砺前行。

上海,那些百年老店

1雷允上国药店1662

2张小泉刀剪总店1663

3曹素功墨苑1667

4姜衍泽堂药店1668

5京都达仁堂药店1669

6老周虎臣笔厂1694

7翁隆盛茶叶店1738

8王宝和酒家1744

9余天成国药号1782

10童涵春堂国药号1783

11王大隆刀剪商店1789

12吴良材眼镜公司1807

13德昌参行1835

14鼎泰丰纸店1836

15阜昌参行1838

16程裕新茶叶店1838

17元利食品厂1839

18鸿运楼酒家1840

19德昌顺南货店1840

20老凤祥银楼1848

21上海铜响器商店1851

22李鼎和笔庄1851

23万有全腌腊熟食总店1851

24邵万生南货店1852

25王仁和食品厂1853

26老大同油酱商店1854

27梨膏糖食品商店1854

28豫园湖心亭茶室1855

29杏花楼1856

30鼎日有福建土产食品商店1856

31南洋衫袜商店1857

32五芳斋点心店1858

33老紫阳观1860

34老介福呢绒绸缎店1860

35葆大参行1860

36南阳小笼包子馆1861

37老正兴菜馆1862

38广恒隆熟食店1862

39冯万通酱园1862

40老大房食品商店1864

41亨达利钟表店1864

42乐添兴酒楼1864

43宁海东路菜场1865

44采芝斋食品商店1870

45三阳南货店1870

46八仙桥菜场1871

47乐源昌铜锡号1873

48亨得利钟表店1874

49胡庆余堂国药号1874

50王星记扇庄1875

51老饭店1875

52一家春菜馆1876

53新光光学仪器商店1878

54永青假发店1879

55福州路菜场1879

56光芒玻璃商店1879

57汪怡记茶庄1880

58马咏斋熟食店1880

59沈大成点心店1880

60老三益纸号1880

61大富贵酒楼1881

62蔡同德堂药店1882

63德兴馆1883

64老同盛南货店1887

65黄浦纱绳店1888

66丽云阁笺扇镜架商店1888

67中西大药房1888

68三角地菜场1890

69老日昇织补店1894

70鼎顺酱园1894

71青春中药店1894

72葛德和陶瓷商店1895

73上海食品店1898

74利男居食品店1900

75铁画轩紫砂陶瓷商店1900

76朵云轩书画社1900

77乔家栅1909

78新世界1914

(资料来源:《上海商业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恒源祥商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恒源祥“双奥”赞助商,谱写中国品牌新传奇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融入企业文化的创意礼品设计——以恒源祥商务礼品系列设计为例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