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资料在措施井中的应用

2014-12-24 03:36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4年5期
关键词:层段层位小层

张 燕

(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技术解释评价中心 黑龙江 大庆)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大庆油田注水开发稳产难度的加大,油田管理与开发本着挖掘潜力,提高产量的目的,采取了各种增产措施。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油井措施方案,地质人员需要运用测试资料了解井和地层动用等情况。本文以XX 井为例,利用地质静态资料和测试资料以及该井与水井连通情况进行了压裂潜力分析和压裂层位的选择,并通过静液面资料及与该井连通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

1 XX 井开发情况

1.1 XX 井区开发效果变差

由XX 井综合开采曲线如图1 所示可看出,截止到2009 年6 月份该井累计生产原油7.9 ×104t,该井在1995 年日产油达到顶峰,以后日产油逐年下降、含水率逐年上升,井区开发效果变差,需采取调整措施。

图1 XX 井区综合开采曲线

1.2 XX 井采液与采油强度低

XX 井的射开有效厚度9m,比同井网的平均厚度高出2.1 m,但是采液强度比同井网的低3.26 t/m·d、采油强度低0.21 t/m·d,如表1 所示。考虑对该井采取压裂调整措施。

表1 XX 井与同井网采液、采油强度对比表

2 潜力分析及压裂层位的选择

2.1 井的基本概况

XX 井是位于南二三区面积的一口一次加密采油井。与其连通的水井XX1、XX2、XX3、XX4 以及XX5五口井,如图2 所示。

该井于1989 年6 月份投产的开采层位为萨、葡Ⅱ层,射开小层16 个,射开砂岩厚度32. 5 m,有效厚度9 m,油层中部深度919.8 m,投产初期日产液25.9 m3/d,含水86.4%,原始地层压力8.85 MPa,如表2 所示。

图2 XX 井井位图

表2 XX 井基础数据表

2.2 潜能分析及压裂层位的选择

XX 与其连通水井的连通的层位是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1、萨Ⅱ21、萨Ⅱ22 +3 及葡Ⅱ层段。

萨Ⅰ3 沉积单元位于三角洲外前缘相沉积的大面积分布的主体席状砂上,射开砂岩厚度为1.6 m,有效厚度为0.9 m,渗透率为240 md;萨Ⅱ21b 沉积单元位于枝坨过渡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的非主体席状砂上,射开砂岩厚度为1.2 m,有效厚度为0.4 m,渗透率为400 md;萨Ⅱ22 +3b 沉积单元位于坨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的主体席状砂上,射开砂岩厚度为1.4 m,有效厚度为0.6 m,渗透率为120 md。如表3 所示是XX井萨Ⅰ、萨Ⅱ各小层沉积单元类型,通过对所有小层的综合分析萨Ⅰ- 萨Ⅱ小层沉积单元发育较好,具备压裂挖掘潜力。

表3 XX 井萨Ⅰ、萨Ⅱ各小层沉积单元类型

通过XX 井连通水井XX1、XX2、XX3 吸水剖面成果图注水状况可知:萨Ⅰ萨Ⅱ层段吸水只占井区总吸水7.65%;葡Ⅱ层段吸水占井区总吸水42. 73%,萨Ⅰ、萨Ⅱ层段占整个井区的吸水比例小,说明发育较好的层如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1、萨Ⅱ21、萨Ⅱ22 +3 动用差,剩余油的挖潜工作有很大潜力。通过分析认为发育较好油层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1、萨Ⅱ21、萨Ⅱ22 +3 动用差,建议对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21-萨Ⅱ22 +3 三个层段进行压裂,如图3 所示。

图3 XX 井连通水井的吸水剖面图

3 压裂效果评价

XX 在2009 年7 月9 日开始实施压裂,压裂层段为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21-萨Ⅱ22 +3 三个层段。从压裂后试井资料和连通注水井吸水状况来看压裂见效[1]。

3.1 采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通过地质落实,2009 年7 月9 日压裂后该井压裂初期效果较好[1],日产液增加了45.8 t,日产油增加了8.3 t,含水下降1.7%。

3.2 连通注水井吸水状况明显改善分析

2009 年7 月31 日对XX 井的连通注水井XX3 井进行了吸水剖面测试,与XX3 井在2007 年12 月13 日的吸水剖面测试相比较发现原本不吸水的萨Ⅰ23、萨Ⅰ3、萨Ⅱ211 层开始吸水,其它小层的绝对吸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XX3 井2007 年12 月13 日从萨Ⅰ2-萨Ⅱ22+3 层得绝对吸水量是46.4 m3,相对吸水量是38.66%;2009 年7 月31 日从萨Ⅰ2-萨Ⅱ22 +3 层得绝对吸水量32.96 m3,相对吸水量增加了37.88%,吸水状况明显改是79.36 m3,相对吸水量是76.54%,绝对吸水量增加了善,说明压裂见效[1],如图4 所示。

3.3 XX 井压裂后静液面资料分析

2009 年8 月7 日对XX 井进行了静液面测试,双对数拟合图显示,压裂后双对数解释结果表皮系数为-5.939 3,说明井壁附近污染小,压裂见效[2]。

图4 XX3 井吸水状况比较图

4 结 论

1)应用测试资料及地质的动静态资料可以为油水井压裂选井、选层和压裂效果进行评价。

2)利用XX 井地质的动静态资料及与该井连通水井XX1、XX2、XX3 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确定了该井的压裂层位为萨Ⅰ2,萨Ⅰ3-萨Ⅰ4 +5 以及萨Ⅱ21-萨Ⅱ22 +3。

3)利用XX 井压裂后静液面资料及与该井连通水井XX3 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对比,进行了压裂效果评价,萨Ⅰ2-萨Ⅱ22 +3 层压裂见效。

[1]单大为,刘继生,吕秀梅,等. 测试技术在水力压裂设计及压裂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6,30(4)

[2]童宪章. 压力恢复曲线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层段层位小层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涡北煤矿综采放顶煤运输巷层位布置的探讨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层段划分新方法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规律研究
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研究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