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细致才能演得出来

2014-12-24 10:41
大众电影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会演张家辉爱家

最近五年,张家辉四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提名,并凭借《证人》《激战》两度问鼎。他已然成为香港男演员中当仁不让的演技派,各路影片的邀约更是纷至沓来。

“我演戏就要想得细致才会演得出来,所以我想我的人生也是一样,我现在已经想到了我的丧礼是怎样举办的。”

2014年,各种风味的“张家辉电影”鳞次栉比:1月的港式喜剧《金鸡SSS》,4月的警匪惊悚片《魔警》,7月自导自演的恐怖片《盂兰神功》,8月的爱情喜剧《临时同居》,接下来还有《赤盗》《澳门风云2》等排上了日程。紧锣密鼓的拍片和宣传交替进行,几乎是无缝衔接。银幕上下的两种身份的转换让张家辉多少有些分裂,“我喜欢在片场,不喜欢做访问,能不能只拍片,不用做宣传”,张家辉这样说,他始终坚信,作为一名电影演员,应当尽量不要太暴露自己的私人状态,保持一份神秘感,这样无论演什么,“大家对你的认可程度都会高一点”。

这个居家男人又会时不时想想自己的人生,曾经追过的女孩子现在去哪了?自己的丧礼是什么样?他说自己是“想得细致才会演的出来”。

“香港有多大啊?为什么碰不到她呢?”

虽然已经在娱乐圈闯荡了三十几年,如今也是多项影帝加冕,但张家辉并不想把自己打造成熠熠生辉的明星,他有些深居简出,是个宅男,也十分爱家。“我们中国人特别爱家,传统的思想里,家就是我们很重要的东西,要成家,就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这是一个理想。所以我们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努力,就是为了一张地契。”即将上映的《临时同居》是关于房子问题的喜剧片,张家辉饰演的地产经纪人因为穷,买不起豪宅,被女友推掉了婚约。

影片的故事让张家辉想起了自己曾经因为没钱而被女孩子拒绝的往事。十三四岁的时候,他们一帮穷小子为了结识女孩,偶尔组织简陋的派对。张家辉十八岁时,偶遇了当年在派对上认识的一个女孩,于是展开了追求攻势,一个多星期以后,女孩对他说:“我想你要找的人应该不是我,我所追求的人也肯定不是你。”张家辉笑称那时候没有想得太复杂,只是很喜欢这个女孩,但是因为没钱而得不到这份爱情,也很无奈。“这个事情不能怪她,她也不是故意让你为难。现在,我很想要碰上她,想知道她现在怎么样,我不是想要跟她示威,或者是证明她当时的决定是错的,我只是想要祝福她。香港有多大啊?为什么碰不到她呢?”

“现在已经想到了我的丧礼”

张家辉对电影十分执着,他甚至会乔装打扮一番,戴上很低的帽子,一个人偷偷跑到影院与观众一起观看自己出演的电影,有时间的话还会看不止一遍,“第一次看看自己的表演,第二次看看其他演员,再看看导演的手法”。他去影院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白天去,有时候看晚上最后一场,也有时候就选择人最多、最旺的场次,“就是看别人的反应”。最近一次是在香港数码港的影院看了《魔警》,“有一些情节是吓到了观众,他们都定住了,都呆了”。

凭借着心中的这份热忱与认真,张家辉的演技已经越来越炉火纯青。“大器晚成”“事业的黄金阶段”等评价也被一一加注在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的张家辉身上。然而,他自己并未因此乱了步调,“我怎么知道自己今天的状态是不是最好?可能明天会更好。”他努力让自己活在当下,觉得现在的自己“幸福得不得了,不能再幸福了”,张家辉又说:“但不代表我在工作上的追求会放慢脚步。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勇敢、努力,不能因为自己幸福和满足而不把自己发挥到最好。最好是怎么样的呢?不知道。”

他也会漫无边际地幻想自己的未来,“我演戏就要想得细致才会演得出来,所以我想我的人生也是一样。 我现在已经想到了我的丧礼是怎样举办的,我也希望我所爱的人都能够比我长寿。”

尽管张家辉还在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各个剧组,在各种类型的电影里卖力演出,但他说自己保不准也会突然离开:“如果有一天,我觉得要停了,我希望是马上就停,以后就洗手不干,不再回来,大家就不要再看到我了。我希望有机会让我自己去过一下张家辉另外一面的生活,不需要多姿多彩地去表演,不需要为了工作而埋头苦干,停下来,放慢脚步,去享受一下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终老到死。”

猜你喜欢
会演张家辉爱家
超级秀场 会演
我爱家乡
引领核心价值观:寻找“最美家庭”激发爱岗爱家
“废柴”影帝张家辉
爱家者,天下人定爱之
歌剧《文成公主》获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特别金奖”
第二届爱家论坛暨“爱家·童愿”慈善公益盛典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路一直都在
影帝张家辉:我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娶了关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