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12-25 02:20唐祥金王南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导游苏州校企

唐祥金,王南南

(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3)

根据2012年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专业目录,旅游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类的38个专业之一,隶属文化教育大类。教育部新出台的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标 (修订一稿)》,自2014年6月30日起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后的专业由原来的1170个减少到709个,其中保留297个、新增60个、取消130个、更名146个、合并206个[1]。作为保留的297个专业之一,旅游英语顺时应势,主动服务地方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面向职业岗位群着力培养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是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始终的主线是校企紧密合作、共育一线蓝领。

1 模式概述

“职业教育的产业性特征,要求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注意与之对接。”[2]正是在这一对接过程中,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 “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逐渐摸索出 “基于工作过程的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 “三室”即教室、实训室和创新工作室(坊), “三岗”即识岗、习岗和顶岗。

第一学年,侧重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旅游英语专业新生入学伊始,就与其他59个班级一样,分别被冠名为 “书香班”、 “八爪鱼班”、“同程班”等,与深度合作企业共育人才[3]。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第9~18周,学生以教室和3D旅游实训室为主,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练就专业技能,授课和考核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第二学期前1~8周,学生赴深度合作企业集中 “识岗”,实地感受企业文化、亲身感知未来职业岗位标准及其从业要求。这一企业实践活动,由企业的专业 (方向)带头人和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和考核。

2014年该专业157名新生开学典礼,苏州地标企业 “创元”旗下的 “书香”集团人事总监钱恩妮,就 “企业文化进教室、进教材、建课堂”给新生上第一课,并就2014级 “书香班”的第一学年 “识岗”做出安排[4]。为此, “书香”集团人事主管张婷婷受聘为 “书香班”企业班主任,合力参与班级活动和日常管理,助推校企文化育人[5]。

第二学年,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第一学年 “平台”基础得以夯实,第二学年校企协同按专业方向 “订单”式量身定制,班级聚焦各不相同。其中,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第9~18周,学生以校内实训室和创新工作室(坊)为主,修完项目化 “核心”课程,同时基于一个个实践项目和实践小组的形式步入 “创新工作室 (坊)”,由校企双导师悉心指导、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第二学期第1~8周,学生赴校外实习基地进行8周 “习岗”活动,跟着企业导师深度参与企业实践,从中体验并逐步认同企业文化。

第三学年,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第一学期,学生修完专业方向所必需的高层互选课程,同时基于 “识岗”所收集到的企业素材或“习岗”所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第二学期,学生赴企业 “顶岗”并全流程地轮岗锻炼,每一位学生都有企业导师带: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企业的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导师即师傅;校内有教师“教”,在企业有师傅手把手 “带”,面向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做中学、学中做、探中学,学做一体、工学结合, “实战”训练[6]。

2 模式理据

作为苏州市属的省示范院校,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 “地方性”、 “应用性”、 “职业性”三原则,不断提升专业 (群)服务产业 (群)发展能力。旅游业作为苏州市支柱产业,极具活力和潜力,增加值一直保持在占全市GDP的5%以上,并逐年递增。2012年3月26日,苏州荣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和 “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3年苏州市旅游总收入1522.9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旅游人次达9416.33万,同比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19.09亿元,同比增长13%。更重要的是,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苏州旅游业不仅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而且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融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生产力体系正日臻完善,而且呈入境游、国内游、境外游等共发展、相促进的新格局。在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中,苏州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7]。

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旅游业量质并举的发展态势,赋予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以不可比拟的空间和潜力。该专业立足苏州,主要职业面向为境外游顾问岗位群、旅行计调员岗位群和涉外导游岗位群,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可进一步细化,见表1。

表1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分析

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链的核心环节,英文导游员主要面向入境游而对岗位工作要求更高。目前全国英语导游与入境游客之比为1:207,苏州全市近4000名持证导游中,外语导游655名、约占16%,其中还有不少是兼职导游,他们一年带团平均40天左右。整体而言,苏州目前涉外导游岗位供不应求,制约着入境游的总体接待能力。正如苏州市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徐征处长所言,在旅游行业, “语言+导游服务技能”的跨界人才是紧缺人才;尤其稀缺的是能用英文承接旅游业务项目、实地跟团和带团,而且能吃苦、擅沟通的专业导游员。

旅行计调员岗位,同样也很缺人。据苏州博才网,2014年9月15日当天就公开招聘23位计调员。该岗位主要从事采购、计划、团控、质量、核算等业务,直接影响着旅游产品成本的控制、旅行社利润增长的空间和市场份额的占有等,制约着 “散客时代”由 “观光游”到 “度假游”、“休闲游”、 “生态游”的转型等。计调员对外采购和协作,是旅游业务得以顺利展开的前奏;对内及时而又精准地发布有关信息;又是旅行社业务决策和得以维系的前提。毕竟,旅行社主营的是承诺销售,游客购买和消费的是预约产品。旅行社能否兑现所承诺的质和量、游客最终是否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调员岗位的业绩。国际旅行社的计调员尤为紧缺,他们对于稳固 “内生型”市场和拉长 “国际旅游市场”这块短板,都非常重要[8]。

出境游顾问岗位,伴随着出境游的不断升温而迎来了新的更大的需求。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公报,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出境游规模年增长率超过20%,2012年我国出境游人次达8300万,成为全球最大公民出游国,出境游消费量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出境游人次继续攀高、达9800万,同比增长18%。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UNWT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2013年出境游增加5%,总人数近11亿;中国和美国2013年同为全球出境游的主要客源地。仅据同程网苏州总部度假部发布的数据,每年通过同程网出境游的人数约10万,仅同程网每年就需要境外游顾问岗位100多人。

上述三大主要的就业岗位群,通用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必需而又够用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精神等。支撑这些能力的是功能意念和英语应用能力 (侧重听说)、专业技能 (旅游与营销)、职业能力拓展(礼仪与文化)等核心模块。这些模块,由专业教师会同企业的专业 (方向)带头人和企业导师协同完成,共商讲训方案、共定考评标准、共用考评结果。新生入学之初,就给列出必须掌握的各项技能和模块安排。三个学年, “三室”学习与 “三岗”实践分6个学期交替进行,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交融对接,融入未来岗位的职业标准、 “双证书”项目、企业文化和培训内容,甚至连辅导材料都源于工作岗位一线的笔记或讲义,讲训并重、学练结合,学知识、练技能、学做人。见图示1。

图1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3 实践探索

该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创新实践, “三室”学习和 “三岗”实践分6个学期交替进行,不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而且对实训体系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专兼职专业团队建设等都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

3.1 “岗证课”融通,构建与工作领域匹配的“双证书”课程群

针对工作过程和技术领域,融旅游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岗一证一 (组)课程”相互融通,架构与职业岗位技能相适应、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充分考虑到考证的相关内容和时间节点 (见表2、表3)。试以导游员岗位为例,针对11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该专业开设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法规知识》、 《导游服务技能》等相关课程,学生在第3学期和第5学期先后有2次考证机会,时间安排上与 “习岗”和 “顶岗”实践有机结合,以便于学生在跟团、带团等实战训练中学用结合、学做一体。而第一学年,学生则集中精力夯实专业基础,以便于准备四六级考试。

表2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 (中英文导游员岗位群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安排

表3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 (中英文导游员岗位群等)岗证融通课程设置简表

3.2 工学交替,校企协同共建 “理实一体、学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岗位群技能需求为导向,集旅游英语专业的通用技能和出境游顾问、旅游计调员、导游这三大培养方向的专门技能于一体,整合实习实训实践资源,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建共享:针对导游员岗位,该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新建成的 “3D导游实训室”和嵌入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留园、寒山寺、虎丘、网师园、狮子林、周庄、同里等10大景点的导游软件,集中观摩、分组训练,社团展演、自主提高,并配有10大经典英文影片、10大经典英文歌曲、历届导游大赛等的视频资料,基本满足10大专业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之需。

针对旅行计调员岗位 (群)培养方向,该专业与 “2014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八爪鱼在线旅游紧密合作,不仅共建 “八爪鱼”冠名班,而且实质性地共建 “校中店”实训基地:学院在“苏工院大学生创业园”内提供为期3年的店面,该企业新设门店并挂牌 “旅行计调实训基地”,该门店经理同时担任该专业方向的企业带头人和企业导师。他们与该专业的老师一起承接日常业务,一起拓展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近10万师生这一潜在客户等新业务和新市场;该方向的学生一组一组地轮流进入创元园进行 “三岗”实践,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一起从事接单、下单、跟单等业务,也可随团、跟团或实地带团,边工作边学习、旺进淡出、学用结合,实现了 “上课似上班、上班即上岗”的校企无缝对接。

针对出境游顾问岗位,该专业携手 “学院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苏州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育人、 “订单式”量身定制企业所需一线蓝领。2014年2月获腾讯、博裕、元禾三家机构的5亿元投资,同程旅游4月28日再获 “携程网”现金投资2亿美元,业内竞争力骤增。该公司与学院共建 “国际同程学院”,并拟入驻苏工院大学生创业园内的 “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将部分境外游订单直接下派到合作共建的 “校中厂”,首期合作项目是韩日线和美加线,与旅游英语和商务日语专业协同培养境外游顾问岗位的紧缺人才。该专业的师生可借助校内局域网终端在线实习实训, “实战”式地学习处理整个业务流程,做中学、学中做。而企业则从 “出境游顾问”攻关团队中选派1~2位专业人员全程现场指导,为学生创设紧贴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的真实环境,以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习岗、识岗、顶岗之需。

3.3 寓赛于学、寓赛于教,校企协同育人,职业素养三学年贯穿始终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学生来说, “最难的课程就是实践课”, “假如他学不好这门课程,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偿不了。”[9]对多数国内高职生来说,情况大致一样。根据麦可思对2012届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41%的学生认为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10]。对旅游英语这一语言类专业而言,破解该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技能大赛以及围绕该大赛所做的 “寓赛于学、寓赛于教”一系列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 (见图2)。

图2 旅游英语专业在校3年基于竞赛过程的教学安排

基于工作过程的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每位新生入学伊始就参加一个以上的专业社团、侧重发展一项以上的专业技能、参加一次以上的技能大赛、参与一项以上的校企合作项目、拜一位校企导师为师、每星期跟导师至少交流一次所学所做所创[11]。该 “六个一工程”在旅游英语专业导游方向的探索,教室、实训室和创新工作室 (坊)的 “三室”学习,辅之第一学年的 “识岗”、第二学年的 “习岗”和第三学年的“顶岗”实践,贯穿三学年的是中英文演讲竞赛、导游知识和技能竞赛、才艺和礼仪展示和导游词大赛等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集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于一体,融导游资格考证的 “应知”与 “应会”和学历教育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于一身,以赛带学、以赛促教,校企双导师逐一现场示范。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情欲信、言欲巧”。该培养方向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越来越经常出现于实训室、创新工作室 (坊)、技能大赛和校企团队项目。特别是10个专业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聚人气,每周有活动,每次活动有主题,有校企导师指导。2011年以来该专业50多位学生在省市大赛中获奖,虽然只有14.6%的生源来自苏州,但却有74.5%的毕业生有能力留在苏州发展:入岗时与同程旅游或八爪鱼在线旅游等订立劳动合同即可申请导游证, “导游好、好好地导和游、好导游”之梦,梦圆圆梦。以此为初始岗位,继续提升学历和语言能力,再假以时日和相应的旅游从业经历,领队等发展岗位指日可期。

3.4 “请进来”与 “走出去”并举、校企互选互兼互聘,加大专兼职专业团队师资建设

人人都是才、人人能成才,但首要的是成人。基于工作过程的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决战在课堂。一是引智的 “请进来工程”,即借力于深度合作的行业企业,互选互聘互兼专业建设所需的企业带头人和企业导师,或手把手地指导学生 “三岗”实践,基于企业案例或源于岗位素材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或协同开发核心模块课程,如 “八爪鱼”订单班的 《导游法规知识》、 《导游服务技能》和 《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实践性课程,该专业教师与八爪鱼在线旅游的业务主管和金牌导演5人团队交替授课、项目化教学;或协同开发教材,与学院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苏州恒润进出口有限公司3位业务经理合作出版的校企合作教材 《商务英语谈判》,书中援引的26份原始业务单证,全部获得该公司授权并直接用作2013级专业核心教材。

二是内培的 “走出去工程”,即 “访下挂训研”等多措并举,深入实施五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旅游英语专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借助于“一师二企”实践计划和 “教师实践工作站”,17人赴教育部 “双师”基地 “访”学、3人完成国培和省培项目的 “访”学、1人赴深度合作企业做 “访”问工程师1年,7人 “下”企业实践并完成了5个月的 “挂”职锻炼,8人参加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和岗位核心能力的集 “训”,“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群团队的教 “研”用联动、学做创联贯,专业教师们更懂行业、更懂企业、更懂职业,行业的影响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得以提升, “育人大如天”和 “把每位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来培养”以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心全意育人的理念得以升华。

4 结语

紧贴地方旅游业发展脉搏和工作领域,旅游英语专业契合职业岗位需求,或 “冠名班”培养,或 “订单式”订制,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不断凝练专业文化、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该专业与同属语言文化类的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这两个专业糅合成“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群,2014年6月被学院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基于工作过程的 “三室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在专业群视域下的创新实践,要义在校企协同育人,旨在实现专业(群)与产业 (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最终更好地服务地方和促进就业。

[1]教职成司函〔2014〕71号.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意见的通知[E B/O L].(2014-06-30)[2014-10-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gggs/201407/171184.html.

[2][2]石伟平.当前我国高职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4.

[3]黄贤君.启动校企紧密合作培养模式,企业冠名工职院59个新生班[N].城市商报,2014-09-13(A2).

[4]引入企业文化,校企协同育人[EB/OL].(2014-06-30)[2014-10-20].http://www.siit.cn/s/l/t/7/59/ee/info23022.htm.

[5]国教院“书香班”企业班主任与同学面对面[EB/OL].(2014-11-14)[2014-12-10].http://www.siit.cn/s/l/t/7/5d/ec/info24044.htm.

[6]唐祥金,靳彩娟.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师生企联合机制的创新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9-53.

[7]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发布.苏州连续三年蝉联第一[EB/OL]. (2014-01-10) [2014-10-20].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1/10/019924826.shtml.

[8]陆峰,杭春燕,王颖,等.经济新常态,看旅游业的拉动力[N].新华日报,2014-08-26(1).

[9]王大庆,刘先琴.“三个课堂”中学习,“十类实践”中成才[N].光明日报,2014-10-03(2).

[10]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底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1]唐祥金,周美.三室三岗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做创联贯机制的创新实践[J]. 承德石油高专学报,2014,(4):74.

猜你喜欢
导游苏州校企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网约导游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