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2014-12-30 12:44李淑梅董丽平王付娟孙君艳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春性成穗率株型

李淑梅,马 俊,董丽平,王付娟,孙君艳

(1.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农业科学系,河南 464000;2.河南省信阳市气象局,河南 464000)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降水充沛,雨热同步。

小麦是信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0%左右。

本试验通过比较7个不同小麦品种在信阳地区的表现,筛选适宜品种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共收集到7个小麦品种,分别为西农979、郑麦 9023、金豫麦 2 号、扬 13、南农 0686、扬158和宁麦15,其中郑麦9023作为对照。

1.2 试验地点、前茬、肥力

试验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信阳农林学院农林实习场和校内试验田进行。土质为粘壤土,前茬均为水稻,有独立的灌排系统,肥力中上等,具有代表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重复3次,小区长8m,宽2m,小区面积16m2,8行区,行距0.25m,小区间隔33cm,重复间留80cm走道,试验区四周设置2m保护行。收获时每品种单打单收,单独计产。

1.4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667m2施用二铵22kg,尿素20kg,氯化钾10kg,硫酸锌2kg,同时撒施甲拌灵2kg防治地下害虫。返青期667m2追施尿素5kg,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10月13日播种,开沟器条播,播深3~5cm。12月3日、3月21日、4月10日和5月6日进行人工除草,5月7日和18日用氧化乐果和敌敌畏防治蚜虫,5月28日收获。

1.5 生长期间主要气候条件分析

2013年10月到2014年5月的气象资料显示,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月日照总时数比历年平均少135.8h,降水量比历年平均少89.2mm,其中只有2月和4月降水量比历年平均高,其余月份均低,月平均温度比历年平均高7.8℃。综合分析,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没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

2 结果分析

2.1 产量比较

表1 7个小麦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产量比较表

表1显示,7个供试小麦品种的667m2平均产量为405.27kg,对照郑麦9023平均667m2产量396.35kg,位居参试品种的第4位,宁麦15折合667m2产量432.95kg,居于首位,比对照增产9.23%;金豫麦2号折合667m2产量431.4kg,比对照增产8.84%,居产量第2位,其他品种详见表1。

2.2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宁麦15、麦158和南农0686株高较高,金豫麦2号的最高茎数最多,成穗率南农0686和宁麦15较高,宁麦15和南农0686的千粒重较高,详见表2。

表2 主要农艺性状

2.3 品种评述

2.3.1 扬13

折合667m2产量390.7kg,居参试品种的第七位。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成穗率高;穗大,长芒,白壳,红粒,粉质。为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

2.3.2 西农979

折合667m2产量393.15kg,居参试品种的第六位。半冬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成穗率高;穗型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为半冬性早熟小麦品种。

2.3.3 郑麦9023

折合667m2产量396.35kg,居参试品种的第四位。弱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成穗率较高;穗型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为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

2.3.4 金豫麦2号

折合667m2产量431.40kg,居参试品种的第二位。春性,幼苗直立,叶片较长,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穗数多,成穗率偏低;穗型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为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

2.3.5 南农0686

折合667m2产量393.20kg,居参试品种的第五位。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较松散,分蘖中等,穗型较大,成穗率高;穗型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为春性早中熟小麦品种。

2.3.6 扬158

折合667m2产量399.15kg,居参试品种的第三位。春性,幼苗偏直立,叶色深绿,株型较紧凑,分蘖中等,穗型较大,成穗率高;穗型长方形,芒长成扇形;白壳红粒,角质。为春性早中熟小麦品种。

2.3.7 宁麦15

平均667m2产量432.95kg,居参试品种首位。春性,幼苗直立,株型较松散,成株叶片较长、下披。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壳色略红,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为春性早熟小麦品种。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5号、扬158、金豫麦2号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宁麦15产量最高,抗倒性中等,中抗赤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金豫麦2号产量位居第二,中抗赤霉病和叶锈病,生产中可以与其他品种搭配种植,合理布局。

以上为当年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春性成穗率株型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我国科学家分离出春性甘蓝型油菜自主开花基因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