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

2014-12-30 18:16陈方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2期
关键词:策略

陈方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难,就业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为预防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该文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就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个人要有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家庭要改变观念,鼓励并支持孩子,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学校要进行专业优化,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政府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体系并鼓励创业。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词题预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214-02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突出[1]。就业难,俨然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籍大学生既无家庭背景也无社会关系,相对于城市籍大学生来说,就业难上加难。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产生功利、自卑、焦虑、依赖、怨恨、盲目从众等消极心理,严重者影响到顺利就业。基于农村籍大学生成长背景和生活条件的特殊性,笔者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1 个人方面

(1)正确定位。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在这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不单单指农村籍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容易遭受现实打击,评价过低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因而,每个大学生都应学会从气质、性格、爱好、特长、专业技能等方面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通过与自己各方面差不多的人比较来给自己确定一个大致的概念,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职业倾向测验,以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还可以通过参加实习,依据实习表现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避免在就业时盲目从众。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眼高手低”一直都是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就应该明白大学毕业并不等同于高收入、高回报、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首先,在择业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及专业,一方面要择其所好,另一方面还要展其所长。不应该一味追求高回报的职位。其次,要有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一步步向上攀登,而不是希望一步登天。最后,农村籍大学生应该有“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创业”的觉悟。农村籍大学生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大城市,选择在农村或小城镇就业也并不意味着没出息。总之,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应摆正择业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基层做起,切不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

(3)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2]。要提高综合素质就要多方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是就业竞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就能使自己在与别人竞争时占据一定的优势。大学期间在保证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需提高自身能力,如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写作能力和公关能力等[3]。能歌善舞、口才出众、强健体魄等都是就业竞争时的一大优势。需要强调的是,专业技能高是就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在相近水平上再发挥个人兴趣特长和能力的优势,则更能保证顺利就业。拥有较硬的专业水准和一定的能力技巧,使自己在竞争时更有底气,从而预防焦虑心理的出现。

2 家庭方面

(1)改变观念,鼓励并支持孩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相对于城市籍大学生更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方面。除了农村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人脉援助以外,农村家庭落后盲目的认识也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一大推手。农村家庭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大误区:只要大学学习好就能有好的工作。其实这是不一定准确的。现在的企业看重的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农村父母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看法,思想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了解当今就业的严峻形势。不应将就业困难片面地归结于孩子本身。同时更不应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决定或影响孩子的择业方向、工作区域和工作性质。再者,父母自己要明白大学毕业并不一定能得到高回报岗位。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主动与孩子联系,为孩子分忧,而不是施压。在孩子就业时尽自己所能,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孩子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就业的特殊时期。

(2)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很多农村籍大学生虽然在农村长大,但是由于农村家长“以学业为重”的观念让孩子远离农村生活,精心呵护,生怕受苦受累。使得部分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经历的挫折和磨难较少,心理比较脆弱。在就业时,一旦失败就容易逃避退缩,不敢面对就业。如果取得成功,又容易骄傲自负。所以,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胜不骄,败不馁,正视自己的不足。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意识,从小开始磨练其坚韧的意志,帮助孩子尽早自立。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面对就业竞争时敢于挑战,敢于超越,不消极退缩,不依赖他人。

3 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优化。高校要紧跟当今市场变革的步伐,灵活地调整专业规模,尤其着重培养热门专业的专业素养。例如:相较冷淡的专业人数稍微下调,而热门专业可以相应地增加人数。同时科学协调好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重,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通识教育[4]。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依据社会需求开设一些与新兴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培养实干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冷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加强就业指导。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与农村籍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密切相关。农村籍大学生相对于城市籍大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就业政策了解较少。因此,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让农村籍大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国家就业政策。避免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错过就业良机而盲目从众。健全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为农村籍大学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平台。帮助农村籍大学生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普及就业知识。引导社会企业在学校开设招聘会,让农村籍大学生全方位了解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防止就业时因认识不够、就业信息缺乏而感到力不从心、“报国无门”等的心理问题的出现。endprint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指导和咨询,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一般相对突出,学校应专门成立就业心理问题疏导小组。主动深入到农村籍大学生群体中去,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整个就业过程中,及时地预防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反复的指导帮助,农村籍大学生获得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调试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就业心理问题发生。

4 政府方面

(1)深化经济改革,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农村方面,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倡科技兴农,建立农村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站,鼓励并支持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重视农村教育,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吸引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回乡支教;在城市方面,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物价、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系列配套改革,激活潜在市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鼓励部分经济持有者开辟新兴行业,以个人创业带动群众就业,扩大人才内需。

(2)完善就业体系,保证公平、公正。当今社会拜金已成风气,很难保证企业在招聘时不会对农村籍大学生存在偏见。因此政府应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权益进行法律保护,保障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权益。另外,政府还应取消地区保护,让农村籍大学生在与城市籍大学生竞争时处于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甚至可以鼓励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优先录用农村籍大学生,让农村籍大学生在竞争中更加自信。

(3)鼓励创业。政府应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出台相应的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一方面,为留在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降低农村籍大学生创业风险,提供创业损失保险。另一方面,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开办养殖、水产、畜牧等基础行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风险保障。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创业实现就业,以良好的政策吸引创业。在出台良好政策的同时,政府还应利用媒体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吸引农村籍大学生主动了解创业的相关方面,主动参与到创业中来[5]。

总之,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农村籍大学生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要预防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学生个人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提高自身竞争力;家长要主动理解孩子,培养其积极品质;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政府要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体系和鼓励创业,预防要从就业难这个根源出发。这样,多方面结合,协调运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倪钢,林伟英,周海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9(4):101-102.

[2] 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95-96.

[3] 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4] 李曼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1):27-28.

[5] 杨立安.简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3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