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中游独立尚需时日

2014-12-31 12:42张抗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接收站市场化管线

张抗专栏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能源基金会(香港)高级顾问。

没有与上、下游相配套的中游,我国天然气产业链难以经济运作,发展就会受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的资金持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灵活多样的混合所有制将是国企未来主要经营方式。

在改革难度较小的天然气中游,混合所有制的经营方式已有所体现。如:新疆已出现民营企业专为制取LNG而铺设的跨国管线;西气东输三、四线大量吸收非油国企和民营企业入股;沿海出现或正在规划多级地方政府与多种国企、民企合营的LNG接收站系统等。

上述资金来源和经营体制的改革逐渐打破垄断,激发出企业活力,为市场化运作创造了条件。与上、下游配套的中游的发展和改革将有力地促进整个天然气工业体系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不过,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天然气产业链还处在青年期,发展很不完善,在中游表现尤甚。仅就天然气干线而言,与较全面地连接产销区、覆盖各消费区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我们面对的任务是:一方面要集中力量以巨大投入快速进行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使之具备更大的活力。

因此,改革不能简单照搬欧美等天然气工业成熟国家做法,要以更大的智慧促进中游的加速发展。

众所周知,欧美的中游企业公平准入的前提是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政府以法律法规保证经营所获利润能使投资者有合理、稳定的回报。同时,保证上游的各类生产者公平廉价地进入运输环节,保障下游用户方便地获得气供应。

目前,我国天然气中游企业多隶属于行政垄断的大型国家石油公司。他们以巨大投资和精力完成管线、LNG接收站等基本建设,当基建经费已在财务上沉没或已基本回收后就应进入商业性运营。

换言之,应独立核算业务活动盈亏、透明计算运营成本,为中游企业与上下游脱钩打下基础。而目前的改革方案正是要先实现中游企业的财务独立核算。

不过,由于缺乏全国性发展规划、各大公司管线、LNG接收站布局有空缺和重复,个别管线在运营中还出现与设计相反的输向等问题,致使我国难以立即实现市场化运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国应开始为中游市场化运营创造条件。

首先,认真地进行一次全国中游发展规划,如建立大干线间的联络线以利调气、应急,完善多级(季、月、日、时)调峰机制和相应储备设施(地下气库和储罐群),合理布局沿海沿江的LNG接收站并铺设将其串联起来的沿海管线,发展我国自造的LNG运输船队等。

其次,真正的市场必须实现主体多元化,在改革中打破垄断,逐步形成为上游供应者和下游消费者服务的中游服务公司。

再次,建立合理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如不同来源的气成分不同(特别是矿山抽排的煤层气含大量且比例时有变化的空气),热值和杂质不一样,当“自由”准入管线时就产生计量方法和准入条件问题,目前以体积计量不同类型燃气的方法无法实施市场运作。

最后,市场化运作中必须有明确的监管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实施中游的独立和市场化运营非政府“管线必须公平准入”一纸规定就能实现,需要一定的措施和时间去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接收站市场化管线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LNG接收站的发展趋势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LNG接收站工程项目设计进度的控制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