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校长张照松和老师们的故事

2014-12-31 09:11魏海政
未来教育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寿光能手名师

本刊特约记者 魏海政

学理科的周金春阴差阳错当起了小学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苏茂村“跨界”尝试科学课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个原本很不自信的乡镇教师韩高波,10 年后成了老师们口中“有事找老韩”的可靠人;远近闻名、成就等身的名师“老毕”,被很多学校“挖角儿”,却立下决心不走了……

他们都是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的老师。在这所学校建校的十年里,老师们见证了学校这颗小树苗蓬勃发展、枝繁叶茂的过程,也积累了太多他们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每当老师们静下心来回想这些故事的时候,总会提及那位言语不多、不事张扬、不搞模式、宽容大气、坚韧执著的校长——张照松,他只要求师生不急躁、不冒进、不追风,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校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实现成长,也要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因为教师发展的同时,就意味着学校的成长和学生的进步。” 作为潍坊市首批特级校长,张照松认为,“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寿光世纪学校是一所拥有幼儿、小学、初中三个学段六千多名学生、八百多名教师的学校。在这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里,招聘教师占到一线教师的44%。“招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只是编制不同,不代表水平不同,多数已成教育教学骨干。”张照松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他也恪守三条理念:博爱和宽容、个性和多元、坚韧和执著。

十年“厚积”,数年“薄发”:2009 年,寿光世纪学校两名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2010 年,两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11 年,三名不到30 岁的青年教师被评为省教学能手;2012 年,10 名教师获省、市优质课一等奖;2013 年,两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7 名教师获评潍坊市教学能手。这些数字放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被惊为奇迹。然而,面对这样的成绩,张照松校长还是一贯的从容和坦诚,微笑着“承认”“其实并无多少经验可言”。但在张照松和老师们心里,都会有一连串和教师成长息息相关的感人故事,如清溪般缓缓流出。

君子不器,数学教师能教好科学,理科出身的也能教好语文

苏茂村原来是青年数学老师,后来却评上了科学课省级教学能手。

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2004 年毕业,刚到小学时任教数学。当时俗茂村感觉教数学挺好的,一门心思朝着数学教学努力,心无旁骛。但是,没过两年,苏茂村就感到自己思路有点窄,发展总会遇到瓶颈。

有一天,张照松校长突然对他说:“寿光市要举行科学课的优质课评选,我看你可以准备准备,尝试一下。”

“这,能行吗?”苏茂村心存疑虑。在张照松校长的鼓励下,他决定放手一试。在教研团队的合作帮助中,苏茂村开始听课、磨课,向科学课进军。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之后,他这个新手居然一举拿下寿光市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

“一个人并非只能教数学,或只能教科学,我一下子感觉思路开阔起来。”苏茂村说,“原来很多数学知识、方法可以运用到科学课教学中,很多科学课的知识和方法,反过来也能促进数学学科的教学和思考。到了一定层次,这些学科教学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各个学科之间还可以互相促进。”从此,苏茂村一发而不可收,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顺利拿下省级教学能手的称号。

“是张照松校长的独特眼光和鼓励,推动我突破了自我封闭的思路,才有了今天的收获。”苏茂村说。

同样是2004 年参加工作的周金春,上师范期间主要方向学的是理科,一毕业来到寿光世纪学校,却“阴差阳错”当起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小学本来就没几个男老师,低年级就更少了,一开始就让我教一年级,还是自己并不擅长的语文,常常手足无措。”周金春觉得,当时重重困难都聚到了一起。

“一开始,我起步就比其他的老师迟一点,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只好先跟着搭班的数学老师,一步一步学习如何组织教学,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

不久,周金春拜师进入学校里的毕英春名师工作室。“从此,不管是磨课、教研,还是赛课,我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教研团队,每天都在无形中推动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

站稳讲台后,周金春开始尝试多种识字方法教学研究,在整个团队的帮助下,开始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很快拿到了潍坊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一路过关斩将,评上潍坊市教学能手、拿下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这让他信心倍增。2011 年,周金春和师傅毕英春一样,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的称号。

“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一样,世纪学校的青年教师,之所以成长如此迅速,与学校搭建的宽阔平台、亲如一家的精英团队密不可分。”毕英春认为。张照松则说:“重要的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和谁在一起。”

一个缺乏自信的乡镇教师,成了老师们“有事找老韩”的可靠人

韩高波副校长看上去端庄严肃,办事踏实认真,被老师们亲切地喊“老韩”。但在2003 年学校筹建之初,韩高波从一所乡镇学校来到寿光世纪学校时,清楚地知道自己性格中有“缺乏自信”的因素。

2003 年10 月,学校建设主体工程刚刚进入关键时期,韩高波接到潍坊市教科院的通知,让他参加山东省教学能手初选。一开始他就想放弃这次机会,在张照松的鼓励下,韩高波一边在工地上组织施工,一边匆匆进行初选准备。到了评选现场,他才发现其他选手都是“团队作战”,只有他自己是“孤家寡人”。“那节课乱得一团糟,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上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让本来缺乏自信的他雪上加霜,甚至暗下决心“以后绝不上公开课了”。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校长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韩高波自己也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充分利用张照松校长和学校领导们搭建的教育名家引领、名校考察、外出培训、国际交流等专业成长平台,先后和老师们一起扎实开展学生习惯养成、小学生快速识字、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学部分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导学式生本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一晃四年过去了。2007 年,在山东省第五届省级教学能手评选中,韩高波终于突破“绝不上公开课”的心理围城,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夺得初中政治学科省级教学能手第一名。2011年,在评选潍坊名师时,韩高波心理又萌发了“不自信”的阴影,不想参加,张照松校长再次鼓励他积极参与,终获成功。2013 年,他又获评山东省特级教师。

此外,从2009 年开始,张照松校长决定引进教育部民办学校评估认定,经过一年的自评和专家评估认证训练,具体负责的韩高波也成为了教育部民办学校评估认证专家团成员,已先后参与深圳市中英公学、潜龙学校等40 所学校的评估认证工作。

现在一提起韩高波,老师们都会说:“韩校长就是我们的大管家,婚丧嫁娶搬新房,生病住院生孩子,只要老师们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助。”“有事找老韩”已成老师们踏实工作的一道可靠心理屏障。

但“老韩”自己却说,是张照松校长的宽容大气,以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务实理念,引领着他和老师们一起成长。

大城市名校主动抛出了橄榄枝,“老毕”却立志不走了

经过10 年的发展,寿光世纪学校已形成了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云集,名师外出讲课交流日益频繁的局面。

“近年来,我校名师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有人担心名师频繁外出会耽误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导致辛辛苦苦培养的优秀教师跑了不回来了。对此,我始终抱有开放的心态,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外出讲课送经、交流学习。”张照松认为,“因为名师外出讲学,不仅增加了自身积累,提高了个人素养和知名度,同时也塑造了学校的良好品牌,带回了先进理念和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老毕”的毕英春老师,2004 年来到寿光世纪学校,在短短不到10 年的时间,获评山东省教学能手、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专业成长如日中天,正是很多人担心“要走”的对象。

“张校长除了给我们提供各种外出培训、国培、高端研修等学习机会,还专门组织给有教学特色、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教师召开推介会,搭建广阔平台,助推专业发展,让老师们找到做好教师的感觉”,毕英春说,“在张照松校长的带领下,寿光世纪学校已是一个大平台,而不是个小圈子。”

“这,能行吗?”苏茂村心存疑虑。在张照松校长的鼓励下,他决定放手一试。

2007 年,山东省小语会在寿光世纪学校召开“全省经典诵读现场会暨毕英春教学特色展示会”,会上有一个项目是“七嘴八舌话英春”。“我的领导、同事、学生、女儿,纷纷上台讲述他们眼中的毕英春,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尽管我深知自己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但从此以后,他们眼中的我,就变成了我追求的目标。”毕英春说。

2011 年,全国主题学习研讨会又在寿光世纪学校召开,这一次推介的主体变成了毕英春及其团队。她和徒弟同台献艺,展示“1+X 单元主题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一推介平台,我们的教学特色变得越发鲜明。”毕英春说。

从此以后,毕英春及其团队成员外出讲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张照松校长依然全力支持。“我坚信名师有素质、有能力兼顾好学校工作和外出讲学,事实也证明,名师外出讲学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素质,也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张照松说,“因此,我们一定要给每一位老师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压抑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培养老师们平实、淡定、从容、大气的心态,滋养正气。”

“从以前单纯的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追求语文教育,在寿光世纪学校这个平台上,我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了那种当好老师的感觉。”毕英春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外出讲学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大城市的名校都主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老毕,要走了吗?还回来吗?”

对此,心直口快的毕英春坦率直言:“前几年,有一段时间我内心还真有点躁动,可现在平静了。因为我已经想清楚了,不管你到哪里去,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教育理想。在寿光世纪学校,我得到校长和同事们的尊重,得到学生、家长的喜欢,个性从未被压抑过,想做事就能做事,所有这些,都让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当好教师的感觉,何必舍近求远呢?我不走了。”

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学能手23 人,潍坊名师、教学能手98 人,寿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85 人……看到了这么多的故事,回头再来看看这些数据,也许你已不再惊为奇迹,因为这只是顺其自然的一个结果,水到渠成。

“自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杏坛设教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在慢慢地发展。即使到了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需要加速推进改革,但同时也更需要坚守。”张照松说,“那就是不急躁、不冒进、不追风,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培养老师拥有平实、淡定、从容的心态,滋养大气、正气,坚守教育理想,享受为师之道。”

教师感言

毕英春:

张照松校长是一个务实严谨、前瞻睿智、富有教育情怀的人。他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作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津津乐道的并非学校的硬件设备,而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引领教师成长,除了“走出去”“请进来”荐好书、听评课、开优秀教师推介会之外,还因校制宜,成立名师工作室、评选首席班主任、首席教师、感动学校十大人物等,使每位教师得到认可、受到尊重,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校长带领下工作,我感觉心情舒畅,个性张扬,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孙琳琳:

张校长非常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校长以我评省教学能手为契机,支持我们成立了教研团队,不仅帮助我获得了省教学能手后,还带动 5 名团队成员都获得了市教学能手,形成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模式。在张校长倡导的集体备课展示中,更激发了我们团队的教研动力和积极性,校长支持我们青年教师走出去,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快速成长,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寿光能手名师
全国37家涉农媒体总编辑齐聚寿光 探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寿光模式”
谢寿光:中国版芝加哥手册之梦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捕鱼能手——重爪龙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