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肉钩虫”谣言中得到的启示

2014-12-31 12:30杨冬东黄长青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钩虫监管部门公信力

杨冬东,黄长青

(四川省兽医协会,四川 成都 610041)

最近,一则“猪肉大面积出现钩虫”的消息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传说现在四川省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这是寄生虫的一种,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并附有图片。此消息引起一片恐慌,对本来就遭遇生猪价格连续下跌的养猪行业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面对这一情况,四川省农业厅进行了紧急辟谣,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连同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进行了科普宣传,告知人们:网上传播的所谓“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如果动物感染钩虫,只寄生于肠道,成虫长度1厘米左右,不会寄生于肌肉内。虫体在高温下会死亡崩解,网上所传“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多年来四川省生猪屠宰检疫从未发现“钩虫”寄生于猪体肉,近期在实施屠宰检疫的过程中也未发现猪肉有钩虫。凡经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的猪肉,消费者均可放心购买食用。

通过行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风波终于平息。然而我们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食品安全谣言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民众对食品安全持悲观态度。毫无疑问,这与政府的监管不力难脱干系,同时也表明政府监督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公信力的严重丧失。因此,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提高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公信力。

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查处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只有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提高监管部门公信力,打击食品违法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首先需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立法,细化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最后,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要公开化和透明化,监管部门必须开门办公,进行广泛深入的科普宣传,要让民众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和政府的治理举措,向民众展示政府打击食品犯罪的决心,鼓励民众检举揭发犯罪行为。

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同时,我们需要双管齐下,扼杀谣言传播的途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了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共同构建一个“干净”网络,限制谣言的散布和传播。首先,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应该强化互联网运营商的责任,打击非法经营,加强对于网络谣言的整治。其次,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谣,加强追究力度,让造谣者望而止步。

猜你喜欢
钩虫监管部门公信力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猪肉钩虫 根本不存在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基于核糖体RNA ITS1-5.8S-ITS2基因序列的十二指肠钩虫分子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