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电市场边坡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2014-12-31 11:56刘德兵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危岩抗滑桩滑坡

刘德兵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37队,四川 达州 635006)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强大的外营力,破坏地表生态结构,越来越剧烈地激发了各种不同的地质灾害[1]。某机电市场位于达县杨柳工业配套园区,占地220亩,总投资8亿元。工程建设时,在西北面进行削坡,形成了最高达42m的高切坡。2012年6月,达县出现了18天降水天气,6月24日至7月1日持续8天阵雨,7月3日开始阵雨转大到暴雨,7月4日持续大到暴雨,导致该边坡中段发生浅表性坍塌。7月12日晚再次于前缘产生大面积坍塌,在中后部天然气管道走廊内侧及滑坡前缘涌现地下水,并造成坡体天然气管道被拉裂泄漏气体。

该边坡一旦整体失稳破坏,潜在经济损失将超过10亿元。因此,深入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研究防治对策,以防止该边坡产生整体失稳破坏,对川东北地区存在的类似边坡——工程滑坡的减灾防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地质环境特征

1.1 地形地貌

研究区原为构造剥蚀丘陵,地面起伏不平,前、后部陡,中部平缓的单斜坡地貌,相对高差约130m。前期的工程建设将原始地貌破坏殆尽,同时在斜坡中部缓坡前沿形成长约380m,高约5~42m的高切坡,坡度53°~84°不等,贯穿南北,并在中部地段形成宽约3~10m次级平台(图1)。

图1 研究区地形地貌(向西北方向摄)

1.2 地层岩性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坡残积层(Q4el+dl)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地层。

滑坡堆积层分3种结构:粉质粘土夹块碎石角砾、块石土、角砾土。其中,角砾土主要分布于H3滑坡体内,多呈次棱角状,部分可见擦痕,或泥化层,推测为滑带土。

区内基岩风化界线随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强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质软;中风化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裂隙不发育。

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研究区位于达县向斜北端东翼,单斜构造,岩层产状 308°~310°∠25°~31°,较平缓。无断层及次级褶皱,仅浅部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4组,其中,J1为主控节理(图2)。

本区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断裂活动性与地震活动性弱,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图2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2 灾害体基本特征[2]

该边坡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滑坡,共发育有 3处,由南向北为H1~H3;区内共有2处危岩(带)崩塌体:W1、W2;根据边坡特征及场地地形、坡向与边坡岩土体结构的组合关系,由南至北将该边坡划分为A、B、C、D、E五段(图3)。

2.1 滑坡特征

H1滑坡:为一老滑坡,2011年雨季复活,出现蠕滑变形,2012年前缘坡体开挖后滑动迹象加剧。滑带位于岩土界面,滑带土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及角砾,滑动角后陡前缓,后部26.6°~38.8°,前部8.9°~15.4°,具易滑动结构特征。

H2滑坡:滑动面位于岩土界面,滑带土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及角砾,滑动角后陡前缓,后部60.8°~31.1°,中部21.5°~17.5°,前部17.5°~12.4°,具易滑动结构特征。

H3滑坡:整体位于一上缓下陡的单斜坡体上,前缘位于 D段边坡中下部的陡缓接替带,局部段具有高约10m的直立陡崖,左侧缘与H2滑坡右侧缘同缘。滑带为角砾土,滑体土、滑带土原岩结构、构造保存较好,滑床为强风化砂质泥岩。

图3 研究区平面图

2.2 危岩特征

W1危岩(带):为高位危岩,后部拉裂缝明显,宽0.15~0.3m,外部已发生座落滑移式崩塌。该危岩(带)主要发育1块单体危岩,其周围伴随较多风化碎落岩体。W1于2012年7月3日发生单体滑移座落,并伴生大量碎裂岩体产生崩落。

W2危岩(带):为高位危岩,危岩体下部出现倒坡地形。后部裂缝不明显,结构面尚未破裂,但前缘岩体已发生崩落,处于悬挂状态。W2于2012年6月底发生变形,边坡被开挖切除,下部岩体在节理裂隙的切割下沿外倾结构面发生崩塌。

表1 滑坡基本特征统计表

2.3 边坡特征

A段边坡:为岩土质混合边坡,左部为土质边坡,右部为岩质高边坡。边坡后部发育有H1滑坡,坡脚为宽坦平台。

B段边坡:为岩质高边坡,从南向北逐渐增高。边坡后部为缓坡平台地貌,坡脚为宽坦平台。

C段边坡:分上下两级,上级横坡走向呈弧形展布,从南向北逐渐增高,其上部为H2滑坡;下级为一顺直岩质边坡,顶部发育有W1危岩(带),坡脚为宽坦平台。

D段边坡:总体上较为顺直,其下部在平面上呈宽缓的“M”形展布。开挖形态为上陡下缓,右陡左缓,中部有1条宽约3~4m的简易道路,从右段底部呈“Z”字形绕至边坡中段顶部。边坡后部为H3滑坡,坡脚为宽坦平台。

E段边坡:该段边坡顺直,呈梯级。上边坡两端高,中部低,上缓下陡,局部出现倒坡地形,右侧顶部发育1危岩体(W2);下边坡左陡右缓,左侧直立,右侧减小至26°。该边坡后部为斜坡地貌,坡角0~30°,左侧较右侧陡。

表2 危岩(带)基本特征统计表

表3 边坡基本特征统计表

3 稳定性分析

3.1 滑坡稳定性

以2#、6#、10#剖面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3]计算稳定性(表4)。各剖面在天然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存在蠕滑变形,并伴有局部浅层土体滑塌现象,持续强降雨易发生整体速滑,与定性分析基本一致。

图4 H1滑坡2#剖面计算简图

图5 H2滑坡6#剖面计算简图

图6 H3滑坡10#剖面计算简图

图7 ABC段边坡赤平投影图

表4 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

3.2 岩质边坡稳定性

根据已开挖边坡形态、结构面(节理裂隙、层面)产状与边坡坡度、坡向组合关系,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1)ABC段岩质高边坡(图7):J1可影响边坡的稳定性,J4对其影响不大,但J1、J4结构面交棱线呈陡倾角产状,故J1、J4裂隙影响高边坡的稳定性。边坡为不稳定结构,将沿J1、J4组裂隙交棱线发生滑移型崩塌。

图8 D段边坡赤平投影图

图9 E 段边坡赤平投影图

2)D段岩质高边坡(图8):J1、J4对边坡影响不大,J2属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J4与J1、J4与J2组交棱线均位于坡外且与坡面呈小角度斜交,对坡体稳定性影响大。该段坡体稳定性差,易产生滑移型崩塌及碎落。

3)E段岩质高边坡(图9):J1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J4对切坡影响不大,但J4、J1结构面相交后,将岩体切割成岩块,将加速J1结构面的卸荷作用,是影响坡体稳定的次要结构面。J1、J4结构面的交棱线产状呈陡倾角,影响高边坡的稳定性,边坡为不稳定结构,将沿J1或J1、J4组裂隙交棱线发生滑移型崩塌。

根据赤平投影定性分析和运用极限平衡法[3]定量计算结果(表5)可知,高边坡稳定性均较差,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易出现小型崩塌、落石现象,尤其高度大、坡度陡的边坡段可能出现沿J1外倾结构面的剪切破坏,产生滑移型崩塌。

表5 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

4 防治措施

根据治理对象的具体特征、稳定性、危害性等,因地制宜,采取“抗滑桩+抗滑挡墙+锚杆挂网喷浆+分级削坡+截排水沟”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4]。

4.1 H1滑坡区

沿机电市场征地范围边界,并结合回车场规划布置抗滑桩。抗滑桩分两种桩型共13根,设计荷载分别取为124.65kN/m和462.10kN/m,采用矩形截面,尺寸1.2m×1.5m和1.5m×1.8m。

4.2 H2滑坡区

沿机电市场后山平台公路上方坡顶、H2滑坡前缘布置抗滑桩工程,根据不同的部位分五种桩型共6根。设计荷载取370.62kN/m~237.28kN/m,采用矩形截面,尺寸为1.5m×1.8m~2.0m。

4.3 H3滑坡区

结合平台公路规划布置抗滑桩工程,根据不同的部位和设计荷载,将抗滑桩分为六种桩型共19根。设计荷载取 124.86kN/m~922.45kN/m,采用矩形截面,尺寸为 1.5m×2.0m~1.8m×2.5m,因桩前规划有行车道,抗滑桩露出路面的悬臂段较高,其锚固段需充分考虑场平削坡后的有效襟边,故桩长达22~28m。

4.4 坡面防护措施

B、C段边坡尚未开挖至规划平台公路标高,继续开挖将形成高陡边坡,必须先行治理。采用“削坡+锚杆挂网喷浆”进行边坡支护,采用逆作法进行。

D段边坡采用“分级削坡+锚杆挂网喷浆”进行边坡支护,分级高度为 12m,坡比为 1∶0.75,平台宽度为3m。

E区边坡基本开挖至规划平台公路标高,但因坡面岩石风化严重,局部坡段已经形成危岩,必须开展工程治理。采用“削坡+锚杆挂网喷浆”进行边坡支护,采用逆作法进行。

4.5 公路挡土墙

根据建设规划,边坡中下部将有1条宽10m的平台行车道,起点位于E段右侧坡脚,设计标高349.80m,止点位于A段中部,设计标高371.80m。已开挖的B~E段坡脚行车道仍高于设计面1~3m,需继续切坡,而A段低于设计标高,需进行填方处理。规划平台公路下部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因边坡高陡,且存在多组外倾结构面,加上坡面砂质泥岩风化严重,局部坡段已经形成危岩。

根据各段边坡的特点,对坡体中下部的行车道外侧边坡采用不同的挡土墙型式。具体为需大量填方段采用衡重式,有放坡条件的采用仰斜式,其余采用墙背直立的梯形截面型式。

5 结语

人类工程活动已成为导致地质灾害高发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该项目即是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根据勘查结果,结合现场进一步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抗滑桩+抗滑挡墙+锚杆挂网喷浆+分级削坡+截排水沟”的综合防治措施。

该边坡的综合治理工程竣工后,经历了两个水文年的运行检验,从最新监测资料来看,治理工程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已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1] 李树德.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J].水土保持研究,1999, 6(4):33-37.

[2] 刘德兵.达州市好一新五金机电市场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R].达州:四川蜀东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2012:8-13.

[3]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 王恭先,徐峻龄,刘光代,等.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355-375.

猜你喜欢
危岩抗滑桩滑坡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西北某水电站高边坡危岩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