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的人物形象

2015-01-01 12:56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2期
关键词:部落歌剧音乐

刘 琰 金 芮/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浅析中国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的人物形象

刘 琰 金 芮/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歌剧《苍原》作为二十世纪末期一部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的优秀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歌剧的发展。而娜仁高娃作为这部歌剧的代表性人物,唯一的女性人物,总是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味。

歌剧;娜仁高娃;人物形象

一、歌剧《苍原》概述

(一)创作背景及内容简介

其剧本取材于阎德荣广播剧《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该脚本曾获丹桂杯大奖赛一等奖。选材时曹其敬说“有关东归的题材已出现了话剧、歌剧等众多形式,说明这个题材很诱人。”在选定了主要题材后,由剧作家黄维若、冯柏铭进行改编。向我们讲述了清代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落为了逃脱沙俄的统治,不再皈依于东正教堂,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举族东迁,最后终于回到祖国的历史事件。

歌剧作曲家由当时沈阳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徐占海先生担任,为了表现歌剧民族性的特征,他曾深入蒙古地区进行采风。于是,他将蒙古族的长调、佛教音乐、天山音调等素材融合到歌剧之中。他说“他找到东西方那个微妙的衔接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该剧导演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曹其敬女士。由于该剧描写的是东归事件,因此,导演重点表现的是在东归路程中人们所面对的艰苦历程。以此,她将不同颜色的背景将白雪皑皑、炎热沙漠之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导演对演员进行了形体训练,还将舞蹈运用在每一乐章的开始,给人们留下了空间的想象。正是在编剧、作曲、导演等多方面人的共同努力下,《苍原》于1995年10月2日最终问世。

(二)艺术特征

首先,从文学角度看。作者既没有取材于寓言故事,也没有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加入虚幻主义,而是将真实历史事件搬上舞台,显得独特又具有意义。为了给歌剧增添戏剧性色彩,作者将矛盾贯穿始终,使故事情节激荡起伏。例如:在沙俄的残暴统治与对自由的向往矛盾中决定是否“东迁”;面对爱人与父亲的死,渥巴锡到底该不该杀;在民族存亡与个人感情之间选择是否要将舍愣交予天朝等等。

其次,为该剧的音乐结构。作为歌剧中的主要因素,音乐的运用显得极其重要。从一开始长达三分钟的序曲,作者就用声势浩大的交响乐为基调将人们引入故事叙述之中。为了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作者借鉴多种音乐素材,使之与人物性格相连。例如,作为唯一女主角的娜仁高娃,她的音乐旋律优美且带有较强的抒情性,如《情歌》;而艾培雷这个阴险的小人,其音乐通常跳动多变,带有诡异色彩,如《怀念你啊,当年的日子》。作者用音乐的形式将其与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整部作品流畅而自然,没有一丝的呆板。

二、娜仁高娃的人物形象

(一)娜仁高娃与剧中人物关系

在歌剧中,主要人物个数都不多,《苍原》也不例外。娜仁高娃这一唯一的女主角,她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娜仁高娃,十九岁,蒙古族,自幼寄养在俄罗斯,以女主角的身份出现于剧中,在剧中占中心地位。

舍愣,台吉,二十岁,在剧中与娜仁高娃为恋人关系。因为杀害了清朝将领而逃离家园在部落生根,为了得到部落人们对自己的信任,于是他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也是在部落中,他幸运的遇见了娜仁高娃,他们在诺盖草原相恋。在第一幕中,当舍愣被冤枉的时候,他唱到“可怜你啊,娜仁高娃,我的亲人,没有我你会像深秋的枯草,会像马驹失郡。”这是舍愣对娜仁高娃浓浓的牵绊。也是因为爱,在自己看见娜仁高娃与渥巴锡相互扶持之时会变得心烦意乱,在娜仁高娃一心决定东归而不顾自己生死时会误以为娜仁高娃已经变心。最后当爱人以死明志,舍愣才恍然大悟,可是他只能紧紧抱着死去的娜仁高娃,悲痛欲绝的对着天空呼喊她的名字。最后,他没有辜负娜仁高娃对他的期望,他把传位的大刀还给了渥巴锡,决定将自己交给天朝。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落可汗。剧中,渥巴锡对娜仁高娃其实是心存爱意的。可是,为了部落,为了兄弟,渥巴锡不能将它公开于世。当娜仁高娃因不明实情称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是“魔鬼”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渥巴锡笑的十分难过,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而破坏了大计。当娜仁高娃将刀刺向他的时候,当部落决定烧死她的时候,渥巴锡也用自己的宽容原谅了她。当舍愣胜利归来,他同样站在娜仁高娃的角度出发对全部落的人宣告不能将刺杀行为告诉舍愣。就是这份无私的爱意才让娜仁高娃认识到自己的刺杀行动多么的不可原谅,也让他最后与娜仁高娃结拜成兄妹,从而挽留了娜仁高娃。

艾培雷,是剧中唯一的反面人物,是阻止人们东归的内奸。在剧中,当娜仁高娃误以为舍愣已死之时,艾培雷以“慈祥老人”身份适时出现,将渥巴锡暗恋娜仁高娃以及杀死娜仁高娃父亲一事告知于娜仁高娃,使得成功挑唆两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艾培雷的出现就是第二章娜仁高娃刺杀行动的导火线。

(二)娜仁高娃的舞台形象塑造

人物其实不同于形象,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主要体现在是否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整的体现在歌剧之中。在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主要给我们留下了以下的深刻印象:

1.正直豪爽、知错就改。

在舞台上,娜仁高娃总是以昂首挺胸的自信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她作为蒙古族儿女与生俱来的气质。当她知道渥巴锡是“凶手”时,她为了报仇义无反顾的刺向了他。可当她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面对渥巴锡的挽留,她却尴尬的把头低着,说话声音也变得细小、柔和起来并与渥巴锡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就像犯错误的小孩一般。这与刚开始昂首挺胸的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身上这种勇于承担错误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2.纯洁善良、忠贞不渝。

为了响应东迁的号召,这个小姑娘在第一乐章中唱到:《别了,诺盖草原》演唱时,她跟舍愣相依相偎的样子,还有她清澈的双眸,都将一个对爱情的无限眷恋与柔情的纯真少女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样,当听信艾培雷的话而内心充满矛盾之时,娜仁高娃也因为内心的善良,在刺杀渥巴锡之前才会变得犹豫不决。当部落人都声称其为叛徒的时候,她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身体挡在舍愣面前,在这危机时刻,她却依然选择信任着对方;当舍愣误解自己变心,她以牺牲自己表达了自己对爱的忠诚。

3.无所畏惧、浓烈的民族责任感。

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爱人报仇,她将刀伸向了渥巴锡。当人们试图把她烧死将其捆绑起来的时候,她依然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眼神是那么的坚定,她的内心是那么的无所畏惧。“只有向东走才有希望”为了证明自己东归的决心,最后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部落的生存。这种以小保大的强烈民族责任感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

通过对《苍原》艺术特征的分析,能让我们在今后的歌剧创作中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歌剧事业的进步做出一定的奉献。而娜仁高娃这一人物角色对舍愣的忠诚之爱以及她对祖国、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中对我们也产生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1]曹其敬《歌剧<苍原>导演阐述》,《人民音乐》1996年第三期,第8页.

[2]晓丹《他有一双慧眼—记作曲家、教授徐占海的音乐生涯》,《音乐生活》2006年第八期,第11页.

猜你喜欢
部落歌剧音乐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音乐
音乐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