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2015-01-02 07:26李勇
市场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一堂课高校教师课程

李勇

高校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李勇

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来说,都会有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会经历新学期第一堂课、新班级第一堂课、新学校第一堂课等等众多的第一堂课。相信在每一位教师的记忆中,第一堂课往往都是记忆犹新的,包括上课前的忐忑,上课中的精彩或是失误,都会历历在目,对后面的教学工作更会有深远的影响。第一堂课如此之重要,高校教师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好充足的功课,来上好每一堂课。

高校教师;第一堂课;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高校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这个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课前足够的重视,以及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相信每一位有责任心的高校教师都希望自己能上好每一堂课,特别是第一堂课,只是有时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效果却与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上好第一堂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每一位老师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经验呢?如何在第一堂课上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呢?相信除了扎实的功底,还少不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过程中的教学技巧、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后的总结与反思,

一、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每一位教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但紧张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正是因为紧张,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有动力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校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一定要练好内功,凡事预则立,有了扎实的内功,再加上课前各种准备工作,即便开始有些紧张也会很快进入发挥自如的状态。那上第一堂课前高校教师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其实大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教谁”。要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就得充分熟悉教材,查阅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最新相关前沿动态,特别是与课程相关的新闻、经济动态,最好能用教学中的理论去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将知识教活。在些基础上写好教案,做好PPT,准备好课堂设计,熟悉所要讲授的内容,上课前最好再拿出来温习一下。熟悉教学对象,包括教学对象的层次、特征,甚至于名单中有不认识的字也最好查查字典,以便因材施教,有征对性地上好第一堂课,而不致于在第一堂课闹下读错学生姓名的笑话。

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对课程内容的一个适当的把握,有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可能会由于紧张而讲得过快,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许多就讲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建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平时可以准备一些课程相关的案例,或以练习题的形式来提问学生是否都清楚了对该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对该堂课所学的内容作一个小结,以便条理更清晰,课堂掌控更好。

(二)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高校教师在上第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对本次授课进行全方位的准备,非常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一番修饰,比如理发、沐浴、衣着整洁得体,精神抖数等,这样一方面显示自已的素质修养,另一方面也是对授课对象应有的尊重,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从你的形象气质就受到感染,感受到美好的一面,进而喜欢上你的课。

(三)其他相关准备。上第一堂课前,特别是在环境比较陌生的情况下,一定要提前明晰上课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教学用具设施。上课当天最好提前到达现场,做到守时。有时候难免会碰到路上堵车、教学设备故障等状况,如果能提前准备,就不致于影响教学,留下不好的印象。

总之,高校教师上课前的准备越充分,上课过程就会越自信,所谓一切尽在掌控中嘛。课堂发挥就越好,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离成功就越近。所以充分的各种事前准备是上好第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更是上好第一堂课的根本保证。

二、上课过程中“阵地占领”

列宁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特殊的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的教书育人,其实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而高校的培养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的接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故教师如何占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阵地,牢牢掌握主动权,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则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第一堂课通常会给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所以第一堂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非常重要。虽然每位教师上课都有自已的风格,但终究还是有教学规律可循的,我们对此做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一)第一堂课应该做到的相关事项

高校教师从踏进教室门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就会引起全体学生的观注与期待,我们的步伐、神态、动作等等无不在学生的注视与心理评价之中。但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说什么如何说却尤为重要。

1.准备一个精彩有开场白。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问题、一条时新闻、一个幽默的小笑话、一段名人名言、一段独具创意的自我介绍、一个道具、一个案例等等,由此引入课程内容,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作好相关的介绍。包括自我介绍、课程介绍、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核方法等相关内容。可以介绍自已的专业方向,对本门课程的研究层次与兴趣、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一定要把书本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介绍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对课程疑问的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介绍课程主要内容、重点与次重点、学习方法建议、学习应达到的要求及考核办法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本课程的领悟深度,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掌握语言魅力。由于是第一堂课,教师与学生都是陌生的,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调节运用好教学语言,以促进教学效果。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声音宏亮,吐词清晰;

(2)语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

(3)语气:坚定自信,详略有别;

(4)语速:快慢适当,适度停顿。

4.掌控课堂气氛。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时,对课堂气氛的掌控也很关键。教师要尽可能在第一堂课上保持轻松活跃的氛围,合理使用幽默感人的讲课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想法,自觉进入学习状态。面对学生,运用眼神、手势、提问等与其交流,互动式教学。用好口才、用学生的语言、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课,视课堂情况不断调整上课思路,因材施教,使学生喜欢上本门课程。适时不动声色地表扬一下学生,正面激励会有好的效果。

5.把握时间。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时,要注意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对授课内容所需的时间也要做到适当把握,可以将手表放在讲台上,但不是时刻去看表,也不是只顾着自己天南海北,不着边际地侃大山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如果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没有经验,不妨多准备一点课程内容,视情况而定,避免出现很快讲完离下课时间还差很远的情况;第一堂课也尽量不要拖堂。

6.提前做好救场准备工作。如果在课堂上碰到比较有挑战性的提问,或碰到中途换教师而导致的一些学生故意刁难的提问,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的方法:

(1)集中解答。一般可以这样处理:谢谢这位同学,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我把它记下来,一会集中回答。

(2)专题解答。可以说:谢谢这位同学,你的问题很好,不过由于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有时间我们专门开个专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课后解答。谢谢这位同学的细心,关于你所提的这个问题,可以课后到我办公室专门讨论,我的办公室在……

(4)大众解答。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其他同学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5)反问解答。很好,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

(6)逆向教育。谢谢!就是因为这样不好,所以才作为反面教材展示给大家,引起大家的重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校教师面对的都是有新思维新想法的新一代,从前我们说要教好学生,自己需要一桶水,可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师生同在知识的海洋边,不受限制地吸取自已想要的知识,从某个层面来说,学生可能比有些教师掌握的某个方面的知识更多。这种情况下,我们时刻可能面临意外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最能锻炼教师的应变能力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乱阵脚,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回避学生的提问,对比较棘手的问题运用较妥的解答技巧。

(二)第一堂课应该注意避免的事项

高校教师上第一堂课,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讲的讲了与该讲的没讲后果是一样严重的。哪些不应有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呢?

1.切忌一上来就讲课。很多时候高校教师的第一堂课是新学期刚开始不久,学生刚从假期过来,心可能还不在教室,如果是带新学生,互相还很陌生,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一上来就讲课,不做好必要的沟通,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切忌普通话不标准、带“口头禅”。教师的谈吐除了需要好的口才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使亲和力倍增,而方言、搞笑的口头禅则是大忌,会成为学生饭后的谈资,且这种影响的传播通常都是极快的。

3.切忌面无表情或是严肃刻板、照本宣科、死气沉沉。

4.切忌一上来就给学生“下马威”。从学生通常用来形容好老师的词我们就能体会到,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等,高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上第一堂课前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第一堂课就吓唬学生,也避免紧张自卑等“怯课”现象的出现。

这些看起来都是细节,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其实,很多高校教师在学历、经历上及人品上都非常好,但由于不注意细节,特别是第一堂课上,很容易导致失败。

三、课后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上完第一堂课后,高校教师更应进行必要的课程总结工作,可以听取学生的感受评价,听课教师、督导、领导等同行评价,对自已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整,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险。

反思型教师越来越被认为是优秀教师的标志,没有反思的泪水只能是泪水,流多了很可能还是洪水,会泛滥成灾的。教学反思是促进高校教师成长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教育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的体现。

高校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堂课上得越好,所讲课程就越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就越会发自内心的想学好这门课,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就会相对轻松。作为高校教师,在钻研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同时,应懂得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进而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第一堂课上下足功夫,努力上好这第一堂课。

[1]冷余生,解飞厚.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2]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M].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自学辅导资料.2010,5.

[3]戴中祥,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4]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5]中国大学网编辑.新教师,请上好第一堂课.[EB/OL].http: //www.unjs.com/xuexi/jiaoyuwenzhai/20120902190410_872768. html.

李勇,女,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经管系讲师,研究生,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税务方向。

G642.421

A

1008-4428(2015)03-121-03

猜你喜欢
一堂课高校教师课程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怎样写好“一堂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