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效应

2015-01-02 15:28赵传君
北方经贸 2015年3期
关键词:克里米亚亚太北约

赵传君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效应

赵传君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但它所产生的地缘政治效应已渐露雏形:此次危机拉开了美俄“21版冷战”的序幕;欧俄之间失去了战略互信;俄乌之间划出了一道难以弥合的政治鸿沟;俄转向亚太将扩展与深化俄与中国及其他传统伙伴的经贸合作与战略关系,同时也使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乌克兰;俄罗斯;地缘政治效应

一、乌克兰危机的实质与演化趋势

乌克兰危机在前期表现为俄罗斯与西方对待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态度上:俄罗斯力挺亚努科维奇并承诺向亚努科维厅政府提供150亿美元援助贷款。西方则公开支持乌克兰的激进反对派进行“广场革命”,最终把亚努科维奇赶下台,反对派上台执政。在中期,表现为普京与奥巴马的激烈斗法:普京策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独立和入俄公投,以和平方式兵不血刃把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纳入囊中。奥马巴则以“侵略”、“违反国际法”和“破坏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由,率领包括欧盟在内的三十多个伙伴国展开了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施压的围剿行动。第三阶段是西方武装和支持乌克兰新政府对东南部起义进行军事镇压,而俄罗斯则支持东南部起义民兵进行抵抗,在死亡四千七百多人后仍不分胜负。目前,西方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促使其对东南部已宣布独立的两个所谓共和国施加影响,与乌克兰政府进行停火谈判,以最终达成和平解决方案。上述过程表现为俄罗斯与西方争夺乌克兰、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和斗争及奥巴马与普京之间的博弈,与乌克兰危机的实质则是美国与俄罗斯战略利益的激烈冲突。美国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世界霸权”和“海外利益最大化”,冷战结束后很快就背弃了“北约绝不向东前进一步”的郑重承诺,驱动北约不停顿地向东扩张。首先,轻而易举地把几乎所有东欧国家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只在前南地区的科索沃遭到了叶利钦的坚决反对和米洛舍维奇的顽强抵抗,但在北约55天的狂轰烂炸之后,塞尔维亚军队溃逃,叶利钦最后也无奈地放手了,前南地区“整建制”地收编到西方阵营。紧接着,西方又以“颜色革命”方式向以俄罗斯为核心的独联体国家进军,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等亲西方反对派上台执政。在此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支持车臣武装搞独立和恐怖分裂活动,支持俄国内的亲西方民主派反对普京政府,坚持在俄周边部署反导系统等。美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遏制、削弱甚至肢解俄罗斯,彻底消除俄罗斯的战略威胁,正如普京所作的形象比喻:拨掉熊的爪子和牙齿,给熊戴上锁链,让它在森林里静静的吃草。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与美国势均力敌,能够互相毁灭,所以,一个强大、统一、独立的俄罗斯始终是美国的心头之患,无法使美国感到“绝对安全”。然而,北约东扩和部署反导系统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乌克兰与俄罗斯有1500公里边界线,有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租借),俄乌在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远的渊源,因此,西方要强拉乌克兰入北约,是对俄罗斯战略利益的严重挑战,因此引发了普京政府的强力反击。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较力还远未结束,乌克兰危机未来将如何演绎呢?笔者认为,乌克兰危机不是一种意外事件和偶然冲突,而是一种战略博弈,美国和西方要把乌克兰拉入欧盟和北约,而俄罗斯不肯轻易放手。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通过一轮紧似一轮的经济制裁和全面的外交孤立压制俄罗斯放弃对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地区起义民兵的支持并促其与乌克兰政府达成长期停火协议与和平解决方案。普京已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人能孤立、恐吓得了俄罗斯,但俄方正积极推动顿巴斯地区起义民兵与乌克兰当局进行停火谈判,然而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俄罗斯意图是:双方先停火,形成一个和平局面,一方面缓解与西方的关系,另一方面为起义民兵和顿巴斯地区赢得时间,加强军事力量、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为长期对抗作好准备。俄罗斯不想军事占领乌克兰东南部地区,暂时也不想让该地区并入俄罗斯,但主张该地区实行全面自治和乌克兰实行联邦制,想以此拖住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当局同意实现持续停火,但不会接受联邦制,只能在东南部地区实现多大程度自治问题上与起义民兵(实际上是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波罗申科总统不会急于举行加入北约的全民公投,但以总理亚采纽克为首的激进派会极力推进这一进程,在他们认为条件具备时,仍会主张用武力解决顿巴斯地区的分裂问题,但俄罗斯不会让激进派的武力解决方案得手。俄罗斯要确对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实际操控,如果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就会挑战起义民兵与乌当局的武力冲突,从而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目前,冲突双方交换战俘已经完成,下一步可强能是先谈判长期停火协议,然后再谈判最终和平方案。长期停火协议有可能谈成,但最终和平方案可能会变成“马拉松式”谈判。

二、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效应分析

乌克兰危机虽然发生在欧洲,但却产生了世界性的地缘政治效应。主要体现以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俄对抗拉开了“21版冷战”的序幕

乌克兰危机实质上是由于美俄的战略冲突和战略对抗引起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加入欧盟为诱饵最终要把乌克兰拉进自己的军事集团。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尤其不能容忍西方集团把与自己有1500公里边界线的乌克兰拉进北约,因为那意味着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形成重大威胁。所以,乌克兰危机是俄美之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俄罗斯与西方集团之间的一种战略冲突,不是偶然事件。以前,俄罗斯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和“颜色革命”等,还主要限于批评、抨击和在安理会的否决,而这次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美进行了正面对抗。美国明确提出了遏制、孤立俄罗斯的战略,带领西方盟国对俄实施了多轮经济裁制,奥巴马总统更把俄罗斯、IS和埃博拉疫情并称为世界三大威胁。遏制、孤立、制裁是冷战的典型方式,而俄罗斯也在新军事学说中把北约确定为主要威胁,首次提出把高精度常规武器作为战略威慑手段之一,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计划。美俄之间已不存在战略互信,双方之间的博弈将继续下去。“21版冷战”的出现将会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重要变化。即美国如何同时实行遏制俄罗斯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和打击IS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战略。预计2016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肯定会重新评估和确定其全球重点和主要方向,这会直接影响大国关系和战略格局。

(二)俄罗斯与欧洲关系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美国虽是主角,但欧洲却扮演了“马前卒”的角色,无论是“广场革命”推翻亚努科维奇,还是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欧盟国家都起了很重要作用。通过乌克兰危机,尤其是“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更加看清了欧洲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取向,而欧洲则失去了对俄罗斯的战略信任,同时也产生了某种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忧虑。俄欧之间将很难再重建信任,只要俄罗斯不交出克里米亚,就不会得到欧洲的原谅。然而,欧洲的一些精英已经认识到,没有俄罗斯的合作,欧洲将永远没有安全可言,触怒俄罗斯或把俄罗斯逼到墙角,对欧洲的安全最危险。所以,在德国以两位前总理为首的64名政治精英联名上书,呼吁与俄罗斯建立正常、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俄罗斯非但不会寻求与欧洲对抗,还会尽一切可能修复与德法等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关系。未来一段时期,美欧对俄罗斯的政策会出现差别,而欧洲内部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将有所不同,欧俄关系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三)俄罗斯得到了克里米亚,但却失去了乌克兰

在乌克兰危机中西方通过策划和支持“广场革命”赶走了亚努科维奇,激进反对派夺得政权。俄罗斯预判乌克兰肯定要投奔欧盟和北约,黑海舰队基地要丢失,北约士兵将会部署到战略要地——克里米亚,但却给俄乌之间划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民族情感与国家利益的鸿沟。只要俄罗斯不交出克里米亚,乌俄之间就难以真正的和解。“克里米亚事件”也将使其他中亚国家在与俄罗斯相处时保持警惕和距离,“克里亚米阴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在这一地区散去,这会引发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从而使俄罗斯要全力打造的“欧亚联盟”受到影响。

(四)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更加坚定、更加明确地转向东方、转向亚太

早在2007年普京就明确提出要融入亚太的战略意向,但在实践中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政策措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心仍然放在欧洲。乌克兰危机使欧洲跟从美国对俄罗斯实行一轮紧似一轮的经济制裁,迫使俄罗斯更坚定、更明确地转向东方、转向亚太。2014年普京除二度访问中国外,还访问了印度、土耳其和埃及,利用EPEC会议和G20会议主动拉近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转向亚太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中俄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关系。同时,俄罗斯还将努力建立和扩大与印度、越南、土耳其、埃及、韩国、朝鲜、蒙古、日本、伊朗等亚太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和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转向亚太,一方面将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因为世界上的“三大玩家”(中国、美国、俄罗斯)齐聚亚太,相互间的合作、角力、互动将如何展开和变化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1] [俄]阿列克桑德尔·莫罗佐夫.2014年及以后对内政策,网上杂志“大象”,2014.1.22.

[2] [俄]纳塔利亚·梅坚.德国人的普京政策,网上杂志“战略文化基金”,2014.4.13.

[3]谷 棣,胥文琦.俄不需要中国援助,需要支持[N].环球时报,2014-12-30.

[4] [德]西格玛·加布里尔.严厉制裁将让俄陷入动荡[N].参考消息,2015-01-05.

[责任编辑:高治平]

D815

A

1005-913X(2015)03-0003-01

2014-12-26

赵传君(1954-),男,哈尔滨人,教授,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中俄关系。

猜你喜欢
克里米亚亚太北约
走向北约?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五片阴云笼罩北约70周年庆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亚太同盟的困境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