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1-02 03:00胡雪梅周小宇卫治功郭红宇吕银凤何荣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法实验组

胡雪梅,周小宇,卫治功,郭红宇,吕银凤,何荣霞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730030;2.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胡雪梅1,周小宇2,卫治功2,郭红宇1,吕银凤1,何荣霞1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730030;2.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目的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妇产科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60名)、实验2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3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结果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及学生成绩。

临床路径教学法;妇产科;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采取的标准化、有时间限制的计划方案[1]。以CP为平台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为CP教学法。近年来我科引入CP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80名在我院实习的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1组(60名)、实验2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时间为4周,3组学生在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临床问诊及体格检查,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实验1组、2组分别以自然分娩和子宫肌瘤两种临床路径进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1)由带教教师预先向学生提供一份自然分娩或子宫肌瘤的CP文本。(2)带教教师对CP文本进行简要说明,并在解释说明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如自然分娩的适应证、辅助检查及诊治计划的制订,或子宫肌瘤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体格检查等。(3)学生熟悉临床路径文本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查房,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查看各项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引导学生查阅教科书和相关文献,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4)参与患者治疗全过程,引导学生判断患者的情况,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行手术分娩,并了解两种分娩方式实施的基本原则及禁忌证;或由带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术前讨论,包括手术指征、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5)最后由带教教师组织讨论,按照临床路径引导讨论方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式学习。(6)对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及数据库的方法进一步钻研。

1.2.2 评价方法(1)实习结束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30%、理论考试成绩占70%,满分100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2)教学评价。问卷调查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教学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两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实验1组与2组间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s,分)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s,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理论成绩综合成绩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例数操作成绩60 60 60 61.37±4.74△61.72±4.10△51.52±4.53△24.80±2.18△24.47±2.62△20.08±3.05△86.17±5.77△86.18±4.56△71.60±5.67△

2.2 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

实验组学生对CP教学法的评价较高,P<0.05(见表2);实验1组、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3 讨论

临床路径的概念由新英格兰医疗中心于1985年率先提出。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报道,哈佛医学院等将CP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可以提高临床医师的操作能力,提升医师业务水平,从而以更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及诊疗要求,并可强化其在诊疗过程中对成本效益的注重,避免资源过度利用,减少住院天数,增加整个诊疗过程的可预见性[2]。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已有60%以上的医院应用了这一方法[3]。临床路径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4]。Dunn等[5]的研究中,利用临床路径法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使得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减少了大约50%。这一方面使患者避免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医疗成本。临床路径教学法传入我国后,在各个学科都进行了教学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案例还不是很多。通过教学实验可以看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对医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现今临床教学存在学生多,带教教师任务繁重,不能有效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学生缺乏主动求知的欲望,导致临床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本研究中,对妇产科自然分娩及子宫肌瘤采用临床路径教学的实践表明,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许多缺陷。应用CP教学法时,一方面,通过对标准CP文本的理解与教学,规范了教学流程,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不会遗漏应教授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因为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不愿意让学生进行操作,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带教教师和学生常共同研究CP文本,充分利用模型进行演示带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在临床路径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的临床带教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明白学生薄弱的方面,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得到了锻炼,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临床上,由于疾病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及不确定性,不典型病例、复杂病例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导致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推广受到限制。目前,仅有少数病种可以采用此教学法。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病制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戴晓天,董世武,杨和平,等.浅谈医学教育中临床路径式教学对教师素质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06,13(5):494-495.

[2]Hunter B,Segrott J.Using a clinical pathway to support normal birth:impact on practitioner roles and working practices[J].Birth,2010,37(3):227-236.

[3]Gerardi M A,Santillan A,Meisner B,et al.A clinical pathwa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 with rectosigmoid colectomy for advanced ovarian and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s[J].Gynecologic oncology,2008,108(2):282-286.

[4]Dartey W,Borase H,Organ A,et al.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consent for surgery:A role for the gynaecology nurse-practitioner[J].Journal of Obstetrics&Gynaecology,2010,30(2):166-170.

[5]Dunn T S,Stamm C A,Delorit M,et al.Clinical pathway for evaluating women with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Th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2001,46(9):831-834.

G424.1

B

1671-1246(2015)05-0062-02

注:本文系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108)

猜你喜欢
妇产科教学法实验组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