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鞋袜,皆可入画

2015-01-03 08:47
中外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鞋袜老布什皮鞋

□ 张 静

腿脚鞋袜,皆可入画

□ 张 静

毛泽东无意中看到周恩来穿的透气网眼皮鞋,忍不住问工作人员:“总理那双皮鞋是哪里做的?”

10月19日揭晓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作品当中,两张关于鞋袜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其中,《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获得了一等奖。

该作品由新华社记者拍摄。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前往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图片说明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雨下得很大,积水没过了脚面。他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员了解物流等情况。”这张照片在网上曾经好评如潮,中国最高领导人自己撑伞的情形同部分基层干部被前呼后拥、由下属打伞的做派对比鲜明。

图片中的习近平脚穿深蓝色薄袜和黑色半旧皮鞋,西裤卷及脚踝以上。他曾在基层农村生活多年,明白遭遇恶劣天气时如何打扮干活方便。

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是同样由新华社刊发的《薄熙来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图片中正在受审的薄熙来手戴戒具,由两名法警押着。他的个头超过1米80,但两名法警都比他高出半头还多。

网络一度聚焦于薄熙来的鞋子。这是由耐克公司2011年限量发行的运动休闲鞋,款式为Footscape Woven Chukka Free Motion3HC,售价人民币1199元,曾受到陈冠希等多位港台明星力捧。有人目测薄熙来的鞋号约摸为43或44码。

和棚内时尚人像摄影不同,新闻摄影作品里的人物大都存在于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之中。国家领导人穿着打扮相对固定,因而鞋袜等细节往往和场景紧密相关、意涵丰富。

灾区如战场。美国越战中有句至理名言——“保护好你的脚”。雨林、战壕等阴湿环境容易导致“战壕足”,防水的长筒靴无疑是上乘之选。

在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江总书记急切奔灾区》(1991年)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脚蹬雨鞋、蹚在已没过小腿的洪水中,连长裤裤腿都没来得及挽起。这一细节被认为扣住了“急切”二字,成为该作品得奖的关键。

另一双备受关注的是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的球鞋。2008年5月汶川地震时,温家宝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总理在废墟上拾起一只学生丢下的运动鞋时满面忧伤的照片,曾令不少人动容。他穿的灰白色新百伦运动鞋也引起网友注意,这双鞋后来又出镜多次。新百伦的前任是一双“双星”,也被穿了很多年。有网友甚至发起“我为总理买双鞋”的活动。

温家宝并非买不起鞋,擅长运动的他对鞋子用途是有细分的。访问日本期间,温家宝打棒球时穿了一双新的白色运动鞋。这可能不是新百伦的接替者,而是专用棒球鞋,因为棒球运动需要跑垒和铲垒,得穿带有鞋钉的鞋子。类似的在一次去中学视察时,自带无袖背心的温家宝打了篮球,当时穿的就是双篮球鞋。

与西装必须搭配深色皮鞋相比,中山装对鞋子的要求略为宽松。毛泽东穿皮鞋时青睐棕色,去重庆谈判时才勉强答应穿双更正式的黑皮鞋(江青在重庆的商店临时买的)。

周恩来原行政秘书何谦回忆,周恩来定做皮鞋时特意叮嘱“要用国产牛皮”。他外出活动多,走路快,要求鞋子尽量合脚。他和何谦的脚一般大,鞋可以互相换着穿。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穿鞋品位印象深刻。根据《毛泽东遗物故事》的记载,毛泽东曾无意中看到周恩来穿的透气网眼皮鞋。回来后,他忍不住问工作人员:“总理那双皮鞋是在哪里做的?”听话听音,工作人员领悟到毛泽东喜欢上了这种皮鞋,赶忙去打听,回来后告诉毛泽东:“是北京做的,师傅叫王凤德。”毛泽东点点头,不再作声。

工作人员随后找到王凤德,让他照周恩来那双鞋的样式也给毛泽东做一双。王师傅精选国产鹿皮做网眼,托上内衬,再用西德产“三马头”牛皮做鞋帮,一针一线,花了好几天功夫,做出了一双雅致的“洞洞鞋”。

袜子陪伴脚的时间比鞋更长,也更容易磨损。1961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东湖宾馆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坐在沙发上时,袜子上的补丁露了出来。

周恩来喜欢普通一色的棉线袜,后来尼龙袜在国内风靡后,他也勉强接受了。毛泽东则始终不喜欢这种人造纤维制品。尼龙袜结实耐用,但透气性差,不如棉袜穿着舒适。

邓小平也喜欢手工缝制的布鞋和软底皮鞋。1992年初,他穿着一双37.5码的皮底皮面小舌鞋南巡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向世人宣告:“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香港回归前,邓小平专门定做了一双黑色皮便鞋,遗憾的是没等到那天就与世长辞。2004年9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活动期间,这款鞋在香港展出,逝者算是如愿以偿了。

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教授金正昆认为,在着装的涉外礼仪中,三色原则居首,即全身颜色不能多于三种,包括鞋袜。出席重要场合时,黑色皮鞋当是首选。而白色袜子及尼龙袜尤其不宜和西装搭配。

由此看来,周恩来的着装比较得体,毛泽东和邓小平就属于打破常规的人。在一些年深日久的黑白照片上,邓小平的白色袜子总是画面上最抢眼的亮色,与撒切尔夫人等外国贵宾正式会见时仍是如此。

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头几年还会出现深色皮鞋搭配白袜子的情形,1992年以后则基本不再有。胡锦涛在地方工作时曾身着带有色彩的浅色西装,自从担任国家副主席以后,就只选择黑色西装、绿色中山装以及深色夹克等来应对不同场合。

鞋子有时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比如在1960年9月于纽约召开的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一位代表的发言激怒了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愤怒的他举起一只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并用谚语威胁道:“你还是当心为妙,否则,我们要你去见库兹金的母亲!(意为:给你个厉害瞧瞧!)”

赫鲁晓夫留下的这个典故让后来者不用当真脱鞋敲桌,只要提一下就行了。2014年10月24日,在南部城市索契阐述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的立场时,普京重提赫鲁晓夫当年的“皮鞋抗议”。他声称,这是一种“粗鲁的举止”,但“世界最好还是尊重赫鲁晓夫,尊重俄罗斯”。

大多打补丁的鞋子能为政客增光添彩。

在前总统老布什面前,后生奥巴马得礼让三分。这无关鞋袜间的比拼

2008年3月,奥巴马的一张“鞋底破洞”照片流传甚广。照片中,奥巴马双腿跷起搁在办公桌上,鞋底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破洞正冲着镜头,赫然醒目。

据捕捉到这个画面、贴身跟拍奥巴马竞选过程的美国《时代》杂志摄影记者凯莉·谢尔回忆,当时奥巴马正在储藏室准备竞选演讲,凯莉看到了那两个和考究衣着极不般配的鞋底破洞,便拿起相机拍了下来。

“嗨,对我的皮鞋有兴趣?”奥巴马放下演讲稿问。

“不,是对你鞋底的洞感兴趣。”

“哦,一年前我就换过鞋底了。虽然又破了,不过我还没有让它‘下岗’的打算。”

照片曝光后没几天,奥巴马鞋底的破洞就给勤勉的工作人员“偷偷”补好了。

凯莉难以确定奥巴马是否本性节俭,她觉得这可能是“迷信”。“奥巴马曾私下向我透露,这双鞋陪他从开始竞选一路走来,是他的幸运鞋,不能离脚。”对于每次竞选演讲时都揣着满兜幸运手链的政治人物来说,这种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这种背书买账。由于拍照时间正好处于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不少人认为奥巴马纯属作秀,“靠哭穷吸引底层民众的选票”。

用鞋袜抢眼到极致的是自称“袜子控”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近年出席公共活动时,他脚上色泽鲜艳的彩色袜子常常夺人眼球。

2013年4月26日,在得克萨斯州小布什图书馆的落成典礼上,这位身着浅灰色西服、以轮椅代步的前朝元老以一双粉色袜子成功抢镜。2个月后老布什生日当天,他的孙女把爷爷脚蹬超人袜的特写发在Twitter上,顿时掀起一场社交媒体热潮。今年4月,已90高寿的老布什宣称,希望通过出售带有自己签名的彩色条纹袜为共和党筹款。

与退休后造噱头和老来俏的老布什不同,古代帝王对鲜艳鞋袜的喜爱往往附加着权势。罗马帝国的奥勒良皇帝曾经宣布,除他本人及继任者以外,任何人不准穿象征帝王身份的红鞋。

好战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高跟鞋的发明者。为了强化王权权威,身高仅1.56米的他命工匠用软木制成高约5英寸的红色高跟鞋,并饰上法军战斗胜利的袖珍画像。与之搭配的还有现在看起来非常匪夷所思的白色长筒袜——寻常的人,当非常的王,长寻常的腿脚,穿非常的鞋袜。

(摘自《博客天下》2014年第30期)

猜你喜欢
鞋袜老布什皮鞋
各界政要送老布什最后一程
老布什的服务犬将帮助受伤士兵
会唱歌说话的红皮鞋
看谁衣服穿得快
老布什再次被控性骚扰
没有窗户的屋子
这酒真好喝
擦谁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