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

2015-01-03 15:28代岑颖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利润表财务报告

代岑颖

(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

代岑颖

(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的会计理论。本文阐述了两者的含义及其变迁过程,分析了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在会计计量属性、收益计量模式、财务报告内容几方面的特征与差异,以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会计准则;综合收益

1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含义及其变迁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的会计理论。资产负债观通过比较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期末、期初净资产来确认收益,通过净资产的增加额反映企业价值增值情况。收入费用观将收入费用配比作为基本的计量过程,通过收入费用的差额反映企业价值增值情况。

20世纪30-70年代,美国会计界以收益的计量作为会计的重心,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调配比原则,采用收入费用观。但会计实务中递延费用的计量对配比性原则提出挑战,2001年安然破产,一系列会计丑闻浮出水面,人们意识到净资产的增加额比以收入费用差额确认的收益更加真实客观,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呼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

受经济发展水平及会计环境的制约,我国传统的会计准则以收入费用观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愈发强调可比性、相关性,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反映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标志着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石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

2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2.1会计计量属性比较

资产负债观侧重公允价值,多种计量模式共存,收入费用观侧重历史成本。收入费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计量企业收益时,收人、费用的确认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但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对应收益,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收益相同,但购买力已然不同。尤其是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在历史成本这一会计计量模式下,其会计信息已失去相关性、可比性。与此同时,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衍生品的确认和计量也对收入费用观提出挑战。资产负债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全面运用公允价值,从价值存量的角度,认为企业净资产增加得到全面收益才能反映企业价值增值。公允价值是几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综合运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公允价值将能得以有效的运用反映企业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情况。

2.2收益计量模式比较

资产负债观将资产、负债及其变动情况作为最基本的计量过程。收入费用观将收入、费用配比作为最基本的计量过程。收入费用观将收入、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出其差额确认收益,计算出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将收益分摊到资产、负债的价值中。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资产负债表成为其附属品。这一计量模式为企业会计造假、操纵利润提供便利,企业可将利润调整到预期,然后再倒挤调整资产、负债。安然事件便是典型的例子。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相反,通过资产、负债的变动计算出净资产增加额,然后再去确认收益,只有当资产价值得增加或是负债价值的减少才时会产生收益。假设企业年初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50万元,年末这笔投资价值60万元。依据资产负债观,这笔投资未来会带来10万元的收益,会计上将报告这10万元的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这10万元收益尚未实现,会计上无需反映。资产负债观反映经济收益,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克服了收入费用观只反映会计收益的局限性,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将交易因素、非交易因素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情况得以综合反映。

2.3财务报告内容比较

基于资产负债观的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包含了未实现损益,资产负债表是报表的重心。基于收入费用观的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净收益,不包含未实现损益,利润表是报表重心。资产负债观要求企业财务报告披露包含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扩展了收益表。199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希望把在资产负债表的业主权益予以确认,规定企业的财务业绩情况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共同表述。1997年6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传统利润表与综合利润表合并为一张“收益与综合利润表”,全面收益包括净利润及其他综合收益。1997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给企业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提供利润表的同时提供权益变动表,二是提供综合利润表,目的是要求企业披露已确认的利得或损失。2006年2月,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修订了利润表,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且要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并列披露。由此看来基于资产负债观的财务报告包含了外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给企业带来的已确认未实现的损益,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某一期间净资产的全面变动情况。

3 结 语

无论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还是企业管理者、监督者,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对企业的利润状况、盈利能力高度重视。公司上市、配股、发行新股、公开发行债券皆以利润为硬性指标。利润如企业的面子,难免有好面子的企业利润造假,搞面子工程。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净资产的增加值,关注企业长远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我国应依据国际会计环境,考虑我国会计环境,正确把握其发展进程,发挥出资产负债观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1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12

F275

A

1673-0194(2015)22-0018-01

2015-08-15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利润表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2019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2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未来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探析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