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内部管理让国有非营利科研机构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2015-01-03 15:28王晓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非营利公共服务

王晓峰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改进内部管理让国有非营利科研机构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王晓峰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公共管理学领域公共部门要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不外乎两种手段:外部模式和内部管理。一般而言,外部模式有:公共服务的民营化,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内部的管理手段则包括: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本文将对国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如何从内部管理出发在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谈一点建议。

内部管理;国有非营利机构;公众服务

对于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业界并没有明确界定,一般的定义也只是按国外学者萨拉门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的6个基本特色总结而来。由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相较西方国家,不论在组织上和还是管理上都还存很大差距,以致国内对非营利组织还没有明确分类。本文按国外的分类将公益性的科研单位也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将其与国外同类机构进行简单对比介绍。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由英国科学家伦福德创立的皇家研究院,之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到了20世纪,西方各国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有了长足发展,其在社会公共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这类科研机构的主要作用体现在:①弥补政府的不足,提供公共产品;②推动思想进步与创新;③有效配置社会科技资源;④推进社会文化发展;⑤促进经济发展;⑥推动人类科技进步。基于这些方面,国外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对其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我国大部分的公益性科研机构都分属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辖的几个科学院,虽然按西方一些国家的分类,国家科学院的性质可以被归为“非营利性组织”的范畴,但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下,其更多的是准政府性质的科研机构。所以相较上面提到的国外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几点作用而言,我国的此类机构在上述各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①长期依靠国家投入和管理,人员的晋升和发展通道有限,导致人员缺乏积极性,效率低下,最后甚至出现骨干人才大量流失的恶性情况;②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导致研究的创新性和时效性缺乏,与国外同类项目比较,国内的项目往往会等待国外研究的结果出来再尝试,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③政府安排缺乏整体性,使得很多单位职能或科研项目重复,资源效率低下,缺乏经济意识;④由于继承于政府组织结构,从而内部结构过于刚性,引入现代管理理念的阻力过于强大;⑤高素质人员的引进缺乏手段,大量的“自我增生”(大量本机构培养的人才留在机构内),导致缺乏新思维和新“血液”。

针对以上几点,作为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如果想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和积极的角色,那么各方面的改变势在必行。①在应对外部环境上,科研机构虽然是非营利性的,但只依靠国家拨款从现在看来只能处在“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那么从现实角度来讲,非营利是否就应该不营利呢?完全没有营利能力的机构如何维持机构的繁荣和生命力?科研机构的成果市场化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国家大可给与科研机构一定的自主权,让其也可由此获得保持机构内部运行动力的源泉(财源),而一旦获得一定的经济自由支配权对于进行人员上的调配是非常有益的。②在人员调配上,最好能改变一毕业就内部就业这样的模式,偶尔为之或许问题不大,但长久以往导致的组织缺乏新思维,新想法是谁也不愿看到的;这里就要运用到第一点中提到的经济支配权,对外高薪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机构的创新性;对内提高内部人员的福利薪资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防止有用人才的流失。③在组织结构上,科研机构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政府组织结构,结构过于刚性,推行现代管理模式的阻力很大;对此应以精简部门与人员为主,科研机构应以科研为主,非科研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应过高,某些科研机构中非科研人员比例高达2/3以上是很可怕的现象。④针对科研项目重复,资源效率低下导致的经济效益问题,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完全可以尝试打破科研机构的封闭状态,建立一个相关单位能够共享,合理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以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与国外同类机构的差距巨大,但相信以上几点能对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在公共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希望此类机构能够切实发展起来,为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周海涛,曾祥效.国外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漫谈[J].广东科技,2002(4).

[3]陈航,张健.浅析我国发展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现实意义[J].热带农业科学,2001(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52

F812.42

A

1673-0194(2015)22-0190-01

2015-10-19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非营利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德基机械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