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

2015-01-03 15:28叶晓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教务职业倦怠工作者

叶晓芳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

叶晓芳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工作繁杂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疲惫,职业认同感不高和待遇偏低所带来的心理上面的失衡。这需要在高校教务管理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解决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职业倦怠也是一种常见的心里健康问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教务工作的主体管理者是高校最为繁忙、最为辛苦的一个群体。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扩张,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职业倦怠现象愈发明显。

1 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教务管理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与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学校的支持和个体的素质和能力都密切相关。

1.1教务工作繁杂,工作压力大

教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小到学校课表、考试的安排,既要有准确的时间安排,也要有细致的分工完成。教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教务工作管理的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对人对事都要负责和热情,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重大的教学事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产生焦躁、倦怠等现象。

高校对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认同感较低,导致教务管理工作者心态失衡。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视教学和科研,轻视管理的现象,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误认为教务管理工作只需要上传下达即可,无需很高的专业素质,忽视了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务管理工作岗位的待遇和地位相对较低。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以及心理压力都较大,但是工作成绩却很难有效的得到肯定。在待遇、地位和进修等方面和同时期入校的专任教师有着较大差距,应该有的尊重和待遇无法兑现,导致工作人员浮躁、功利思想的出现。

1.2激励机制缺乏,上升空间有限

激励机制是激发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重要方面,高校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业绩的关联并不紧密,而是与职务和职称的高低紧密相连,同一级别的工作人员工作多少待遇却没有差别。面对着领导岗位有限,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无法顺利晋升的情况,并且职称评审时候与职务也有一定关联。

2 教务管理人员应对职业倦怠的对策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损害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学校整体的发展也是有害的。学校应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帮助教务管理人员早日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2.1以人为本,多一些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是高校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要将更多的人文关怀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对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繁琐的工作应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分苛责,构建起一支相互团结、配合,关系融洽的团队。从而能拉近教务管理工作者之间以及教务管理工作者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更好的增加教务管理工作者工作的认同感,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2学校应转变思想观念,肯定管理工作的价值

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并且肯定管理工作的价值,充分认识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将管理工作置于与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从而能有效的保障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同时要能发现并且发扬教务管理工作者身上的闪光点,让教务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从而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做出更好的成绩。

2.3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务管理者的工作热情

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高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绩效的考评,职称职务的评定,工资奖金等福利性收入,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善于采取激励措施,从政策方面向教务管理人员方面倾斜。如果领导职务有限,对于一些非领导职务,应适当上浮绩效的水平,提高这个岗位的吸引力,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到教务管理这个岗位上来,更加主动的开展工作,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4加强能力培训,提高管理的水平

教务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作头绪多,工作压力大,管理内容复杂等多种特点。教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做好教务管理的工作。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的为教务管理人员开展各方面的培训和深造的工作,让教务管理工作者能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减少知识盲区造成工作无法胜任和完成的情况,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务管理的水平。

2.5适度引导,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应进行适当的自我心理调节,减少和减轻负面的情绪,遇到问题学会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豁达的精神。要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这样一来更加有助于工作的完成。要充分认知和肯定自己工作的价值,热爱教育事业,转变自己的工作状态,化消极为积极,在愉悦的身心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谢万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探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4).

[2]桑海军.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教育管理专业化[J].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71

G647.2

A

1673-0194(2015)22-0217-01

2015-10-11

猜你喜欢
教务职业倦怠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