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工作的发展模式思考

2015-01-03 15:28刘丽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院管理工作院校

刘丽霞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昆明 650500)

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工作的发展模式思考

刘丽霞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昆明 650500)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教材管理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高专的教材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逐渐规范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发展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是整个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新颖的教材是培养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是体现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基本教学工具,能为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门也把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工作的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也开始转变教材管理工作的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材管理条例来编写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应用型教材。但是,这些转变并没有改变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现状,只有彻底的转变教材管理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的解决当前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工作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不善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由教务处主管,但是相关教材的管理人员较少,没有形成规范的教材管理机构,不利于教材的整体管理,不能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也给教材的改革和编写带来很大影响,严重阻碍了教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2教材内容缺乏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借用本科院校的教材,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本科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根据本科培养目标编写,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社会实践性。但高职高专院校是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使用本科的教材会给教学带来很大影响,难以达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自编出版的教材也存在较多的内容转抄、质量不高、印刷质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

1.3 教材缺乏实践性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严重缺乏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材。实践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育手段,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高专学校的教材缺少实践性,不能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

1.4各门课程的教材缺少内在联系

高职高专院校在教材规划方面没有进行模块化指导,一般都是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选择自己的课程教材,然后上报学院领导批准。由于教师之间没有较多的交流,加之每个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的深度存在差异,造成课程难易程度不同,课程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1.5教材不符合专业要求

目前,学院将编写教材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使得很多低职教师积极的编写教材,而职称水平高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却不高,造成了教材总体质量的下降。教材是面向全体师生的,需要各个阶层的教师共同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学院的教材管理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2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院通过积极转变教材管理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一些高职院校成立了教材管理工作委员会,给委员会配备相关的教材管理人员,组织教材管理;一些高职院校的教材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编写符合自己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用书;一些高职院校规定各个专业的课程之间要相互贯通,专业课由自己的院校制定,而基本公共课程教材在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教学大纲的规定来选择。

3 转变高职高专教材管理工作的发展模式的对策

3.1完善教材管理机构,做好规划工作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应把转变教材管理的发展模式作为今后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来处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有特殊的性质,因此教材的类型也必须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新颖性。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材管理机构,由本院的教学专家和有专业经验的资深教师来组成一个教材管理委员会,负责院校教材的编写和管理工作。

3.2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的教材

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是去进行科研,也不是仅仅会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要求他们既可以从事专业工作,又能解决专业生产过程中设备和工艺流程出现的技术问题,也就是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要紧紧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开设的基本理论课程要以高职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其教材使用的深度与广度应满足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而不能只着重院校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第二,专业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是满足学生对专业技术和管理的要求,因此,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适当的传播理论知识。

高职教育专业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当前高职高专教师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普通学校的教师,他们编写和管理教材的能力不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教学水平,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也不能得到顺利落实。

鉴于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一套规范的教材编写程序,提高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职院校可根据以下程序进行编写:第一,邀请一些教材编写专家来学院指导教材编写工作,共同讨论教学培养目标和教材结构;第二,根据主编教师提出教材的编写大纲,由高职教育专家做最后的审定;第三,教师要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搜集实践资料;第四,教师开始编写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与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讨论;第五,教师编写完成后要再次邀请教材编写专家委员会做最后的审稿。从上面的编写程序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材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教材的实用率。通过学院与企业的相互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3.3向信用度高的出版社购置教材

教材是根据国家的高职教育大纲来编写的,学院长期向有权威的出版社定制教材,出版社也会逐渐的了解学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就会根据学院对教学内容的更改为学院提供更加符合本院教学特点的应用型教材,这样会减少教材内容的重复率,给教师和学生减轻负担。

3.4提高教师的教材管理能力

教材编写教师的编写能力直接关系到教材的质量,因此,学院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教师的教材管理团队。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材管理训练,不懂得教材管理规律,只是一味的按照领导的要求去管理教材。因此,学院应加强对教材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其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爱惜学院教材的意识,提高其教材编写、管理能力。

3.5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教材管理工作的应用

计算机是现在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高职院校应将其应用到教材管理中。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材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例如,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把所有教材都存储到学院的数据库中,下载整理教材时只输入代码就可快速的找到该资料,不但能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还能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效率。

3.6加强各高职高专院校之间教材管理的交流

各个高职院校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教材管理工作的完善。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教材管理模式,有正确的管理模式,也有错误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结合本院的教材管理经验,不断发现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更新本院的教材管理模式,在成长中不断向其他学院学习,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 结 语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一直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完善教材管理机构、做好规划工作、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的教材、提高教师的教材管理能力、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教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各高职高专院校之间教材管理的交流等措施来提高教材管理工作效率。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保障学院的教材管理模式的不断规范化,才能不断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教材真正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书剑.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发展模式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6).

[2]胡格.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3]刘爱琴.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3).

[4]束云刚.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6).

[5]李栋.当前高职高专教材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2(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98

G712.3

A

1673-0194(2015)22-0252-02

2015-10-09

猜你喜欢
学院管理工作院校
初等教育学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