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的真正对手来了!

2015-01-04 20:14于欣烈徐赫
时间线 2014年3期
关键词:安卓奥迪宝马

于欣烈+徐赫

当人们还在饶有兴趣地讨论着Tesla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品评着传统汽车行业的保守或坚持时,正在竭尽全力从宝马手中抢走全球第一豪华车品牌王冠的奥迪,突然宣布与互联网巨头谷歌战略合作—谷歌正在汽车领域与苹果展开竞争,而苹果CEO库克驾驶的正是一辆奥迪。

在奥迪的带领下,一批传统汽车公司与谷歌、英伟达这样的科技公司组成了开放汽车联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在这之前,宝马刚拒绝与苹果深入合作,表示不会加入这家科技巨头的“iOS in the car”计划。

这不仅是谷歌和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又一次对抗,更是传统汽车行业自身的一次重大变革。

拒绝苹果

想要分析清楚奥迪为什么要与谷歌合作,就要先从宝马为何拒绝苹果说起。

201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重点推出了“iOS in the Car”计划,旨在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iOS 7与汽车操控深度整合,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iPhone手机,在驾驶中使用很多自己熟悉的界面和操控方式,实现导航、语音操控等功能。当时,苹果宣布包括本田、日产、法拉利、奔驰、雪佛兰、现代等共计12个品牌加入到该计划中。

但之前一直和苹果紧密合作的宝马却公开拒绝加入“iOS in the Car”计划。要知道,早在2004年,宝马就成为全球第一家在车型中内置iPod接口的汽车制造商,实现利用车载音响播放iPod音乐。当时乔布斯对宝马大加赞赏,称这是开创历史的一步。

一直惺惺相惜的两家公司为什么在“iOS in the Car”计划面前分道扬镳了呢?宝马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过去十多年里,宝马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向用户提供最好的多媒体娱乐体验。加入苹果的项目需要全线调整我们的产品架构,这就很难办了。”

这段话传递出两层意思。首先,作为豪华品牌,宝马要为自己的用户提供宝马式的专有用户体验。如果加入“iOS in the Car”,那么在导航等多项功能上,宝马的用户体验和现代就会同质化。其次,像导航等关键服务上,宝马自己已经投入巨大资源开发了iDrive等技术。让用户在车里听听iPhone里的音乐没问题,但苹果想让自己的iOS成为车载系统的中枢,将自己的地图导航等服务植入到汽车之中,宝马不会把驾驶相关功能的控制权拱手让给第三方公司。

相信这也同样是奥迪为什么没有加入“iOS in the Car”计划的原因。

不一样的谷歌

但奥迪为什么会允许谷歌的安卓系统控制自己的汽车呢?

安卓系统与iOS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系统。这意味着它允许第三方深度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论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交互设计,还是内置其中的云服务、导航等关键应用,第三方公司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把谷歌的各种应用替换成自己的服务,变成一个特点鲜明的操作系统。例如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就有像小米的MIUI、乐蛙OS、魅族的Flyme等众多第三方深度定制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奥迪可以利用自己的研发资源,开发一套属于奥迪风格的车载操作系统,其中嵌入自己开发的关键应用,同时还兼容了用户熟悉的安卓系统操控方式,从而有可能把好的用户体验与豪华品牌的独特性有效融合。

奥迪和谷歌的合作始于2004年,当时奥迪在导航系统中集成了谷歌地球、谷歌语音和谷歌街景功能。奥迪已经把谷歌的技术应用在了所有车型上。

在开放汽车联盟成立后,双方拿出的第一个合作成果,是奥迪在CES上发布的安卓车载平板电脑—Audi Smart Display。这是将安卓操作系统用于车载设备的首次尝试。

可以说,奥迪和谷歌的深度合作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上这是双方多年以来逐步深入合作的结果。正是在谷歌开放技术的帮助下,奥迪实现了一次自我进化。

通过连接车载Wi-Fi,后排乘客可以使用这台平板电脑读取里程、油量等汽车运行数据,实现与中控台屏幕之间的互动,完成影音播放、导航路径规划等功能的遥控操作。它同样可以安装很多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的APP,但Audi Smart Display的用户界面完全是奥迪自己定制设计的。另一点与其他安卓平板的主要区别,就是这台10.2英寸的平板电脑像很多车载设备一样,经过了严格的碰撞和温度测试,可以在极端的冷热条件下正常使用。

“我们的目标就是和谷歌携手迈向车载互联技术的下一个发展阶段,让约占全球智能手机总量80%的安卓操作系统都与汽车实现无缝连接。”奥迪公司电气/电子开发部门负责人胡迪(Ricky Hudi)告诉《时间线》,“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如何将安卓操作系统引入信息娱乐系统中。而针对无人驾驶技术,我们则另有一套发展计划。”

重新定义奥迪

即便使用了深度定制化的安卓车载系统,仍然意味着奥迪把相当多的汽车交互功能交给了谷歌。这对于一家传统汽车巨头而言,是迈出了变革性的关键一步,即提供适应消费者使用体验的技术和功能,而不是自己认为好的技术和功能。这点对于很多汽车公司而言,仍然是很难做到的。

“现在人人都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我在内也总是随身携带,因此我们希望在驾驶车辆时同样能使用熟悉的操作界面。”奥迪负责技术开发的管理董事会成员哈肯贝格(Ulrich Hackenberg)对《时间线》说,“让消费者在行驶过程中能像平时一样进行熟练操作,正是我们研发所有信息技术的初衷,也更是出于行驶安全的考虑。此外,我们当然也不会只专注于某一种系统,而是会经常留意时下流行的信息发展趋势。”

负责电气、电子开发的胡迪回忆说,10年前的移动通信技术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当时没有iPhone或安卓智能移动设备,只有像诺基亚那样的按键式手机,所以,对于当时刚刚推出导航系统的汽车行业来说,根本没有今天的互联世界。但如今,车载移动技术所必需的移动计算芯片已经问世,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已经拿出了四核芯片这样性能强大的数据处理性能,这就是科技进步的速度。

“每家企业都需要时刻调整脚步及方向,否则将难以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胡迪说,“因此,奥迪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采用全球范围内最杰出的技术成果,与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展开合作,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技术汇集在一起并将它们应用到汽车科技中。”

奥迪一直力争在2018年超越宝马成为全球第一大豪华车制造商。正当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之际,一家名叫Tesla的公司突然冒了出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家年销量仅2万多辆的公司,其市值已经超越年销量数百万辆的菲亚特集团。这样的奇迹之所以能够发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Tesla的出现,凸显出汽车行业所面临着重大变革—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交通技术的融合,正在改变着汽车产业的格局。

其实之前汽车巨头们从未忽视过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汽车产品的重要性。但他们一直按照传统的工程师思路为汽车增加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同时强调安全和稳定性。但实际的用户体验并不够好。另一方面,漫长的车型开发周期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迭代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让汽车制造商很难跟上主流的互联网潮流。

而Tesla Model S大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就是遵循了科技公司的产品开发思路,通过出色的人机交互设计,把高科技、炫酷性能和易用性有效整合在一起,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用户。

Tesla的成功,让奥迪这样的汽车巨头意识到根本问题所在—如何从用户角度开发高科技功能,而不是从制造商、工程师的角度。于是才会有与谷歌、英伟达结盟,开发出实用性、工业化程度更高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一切都源自于奥迪自身态度的逐渐转变。安卓操作系统、Nvidia多核处理器再加上车载4G LTE技术,奥迪正在成为一家新类型的智能移动设备制造商。

“今天是我们从‘重新定义汽车转向‘重新定义交通的时代。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施泰德在CES上的主题演讲中说道,“交通总是与互联科技密不可分,这就是今天奥迪在这里所呈现的内容—交通、互联科技和奥迪的承诺—不只是‘重新定义汽车,更是‘重新定义交通。”

猜你喜欢
安卓奥迪宝马
iPhone不卡的秘密曝光:安卓也能享受
奥迪A8LHorch
2011年奥迪Q5间歇性失火
文物表情包
寻衅滋事 奔驰C级 VS 全新一代宝马3系
宝马与奔驰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侧抓包分析方法
寻衅滋事 奥迪新Q7VS.奔驰GLS
宝马745li行驶跑偏
寻衅滋事 奔驰GLA VS.奥迪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