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2015-01-05 06:36李军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瑞舒伐阿托

李军朋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李军朋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心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较B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12个月A组各项指标较治疗6个月有进一步改善(P<0.05),B组基本不变。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长期治疗对疾病复发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瑞舒伐他汀近远期治疗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血脂;C反应蛋白

冠心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和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1]。早发性冠心病指男性≤55岁、女性≤65岁这一时期发病,患者极易发生心肌梗死[2],调节血脂对本病有良好预防作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为国际上公认的两种具有强效调节血脂的药物,为探究其治疗疗效,本研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相关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符合《冠心病心肌梗死诊治标准》[3]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如代谢性、精神性、感染性、血液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近1个月有服用调节血脂药物患者;排除不能配合完成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均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4]中标准给药,不使用其余调节血脂、消炎、维生素等药物,治疗6个月后均好转停药。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113)10 mg/d,每日1次;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128)20 mg/d,每日1次。两组患者给药时间均为12个月,期间不间断每天按时服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于次日清晨分别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生产,型号URIT-8060)检测TC、LDL-C、HDL-C、TG,用速效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美国生产,型号:HP iE33)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进行Crouse积分评定,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TC、TG、LDL-C、HDL-C、CRP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TC、TG、LDL-C、HDL-C、CRP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较B组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2个月时,A组较治疗6个月时TC、TG、LDL-C、HDL-C、CRP值有进一步改善(P<0.05),而B组变化不明显。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C、TG、LDL-C、HDL-C、CRP水平比较(x±s)

2.2 两组患者LVEF、IMT、Crouse积分比较 治疗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LVEF、IMT、Crouse积分较治疗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改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A组较治疗6个月时有进一步改善,但改善情况不明显,B组基本不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LVEF、IMT、Crouse积分比较(x±s)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上肢肌肉疼痛,B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食欲不振等轻微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自行禁烟、禁酒,有规律的生活,期间A组复发心绞痛3例,B组复发心绞痛5例,均在治疗6个月前发生。

3 讨 论

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为临床降脂的首选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剂抑制剂,其机制是抑制胆固醇限速酶从而阻断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能反馈性调节LDL-C受体的合成,增加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5]。本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6个月、12个月后,TC、TG、LDL-C、CRP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说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调节血脂的作用。国希云等[6]研究指出,评判冠心病改善情况最直接的参考指标为TC、TG、LDL-C值下降和HDL-C值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患者TC、TG、LDL-C、HDL-C、CRP改善情况明显好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效果更好,参照国外研究报道得出,以LDL-C水平为达标水平,10 mg、20 mg、4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达标率为69%、87%、83%,而阿托伐他汀达标率为44%、58%、72%,达标后增加药物剂量不会再有明显改善,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升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瑞舒伐他汀治疗患者TC、TG、LDL-C、HDL-C、CRP较治疗6个月时有进一步改善,而阿伐他汀治疗组基本无改善,说明长期服用瑞舒代他汀能起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的作用。吉凤等[8]研究认为,血脂调节正常后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再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IMT、Crouse积分均明显改善,但在治疗6个月后改善程度较小,说明在积极控制血脂后,能直接改善相关症状,进一步证实血脂异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杨静[9]指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后,能明显减少血管炎性反应,从而缩小IMT,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改善临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12个月LVEF、IMT、Crouse积分改善情况均较阿伐他汀治疗后显著,说明瑞舒伐他汀在较阿托伐他汀具有强调节血脂作用,能更好改善相关症状。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两种药物在近期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远期治疗中有显著的控制危险因素,起到明显预防作用。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在近期和远期治疗中明显好于阿托伐他汀,且出现相关并发症也较少,为临床他汀类药物中具有强调节血脂的药物。参考文献:[1] 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2] 谭绍云.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 ACI 并高脂血症、CAS 患者血脂及 CAS 斑块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21):55-57.[3]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19-2622.[4] Maasrani M, Drochon A,Harmouche M,et al.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flow rate toward the right heart territory in case of total occlusion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J].Med Eng Phys,2013,35(1):103-107.[5] 张金臣.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1):93-94.[6] 国希云,李晓英,邓娴,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6):605-607.[7] Bovenschulte H,Krug B,Schneider T,et al.CT coronary angiography:Coronary CT-flow quantification supplements morphological stenosis analysis[J].Eur J Radiol,2013,82(4):608-616.[8] 吉凤,徐小林.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8):50-52.[9] 杨静.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140-4142.

(本文编辑 郭怀印)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E-mail:huj4567@126.com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4.025

1672-1349(2015)14-1652-04

2015-01-02)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瑞舒伐阿托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 TGF-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