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网络感知和大数据

2015-01-05 17:31RobertQiu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数据处理矩阵数学模型

Robert+Qiu

近几年,大数据和物联网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人们认为,这两个领域将是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开端,也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因此,很多国家非常重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2009年8月,中国在无锡建立“感知中国”物联网研发中心。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也都在此设立研究部门。

认知网络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大规模智能认知网络。面对该网络产生的大量数据,大数据技术是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核心。因此,本书将认知网络和大数据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并试图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使用大规模网络感知环境;感知网络有什么特性;如何处理大量数据以及样本容量对感知精度的影响等。

从这几个问题出发,本书分3部分共计13章介绍和讨论了认知网络感知和大数据技术。

第1部分,包括第1章。主要为读者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第2部分,矩阵随机变量之和、深层次数学模型以及线性矩阵函数等数学问题。包括第2-5章,是本书的核心。2-4.阐述有关矩阵随机变量之和、深层次数学模型以及线性矩阵函数等数学问题;5.在前面基础上,对随机矩阵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第3部分,主要是前述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包括第6-13章:对第5章的结论进行比较,使本书前半部分更为完整;第7-8章阐述了感知数据压缩和稀疏向量恢复、测量矩阵分解的问题;第9-10章,在高维度上,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及其在假设检验上的应用;11.概率约束优化在“凸问题”的应用;12.给出了集中不等式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地位以及两者的联系;13.将之前所有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译介人根据自已学习阅读的体验,对读者有如下建议:

(1)读者需要的很好的数学知识基础。本书非常注重数学模型和理论的研究。恰好本书的前6章基本是进行数学理论和模型论述。主要涉及随机变量和过程、矩阵论和概率统计等知识。(2)读者还需要对大数据有基本的了解。虽说本书并未提到实际大数据处理的例子,但了解大数据及其相关特点(4V)对理解相关理论的应用非常有利。

总而言之,该书是认知网络和大数据相关教材中非常专业的一本书。但前提是读者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最好是接受过研究生学习的研究人员。对于从事认知网络和大数据研究的研究生与科研人员,本书无疑很有参考价值。

叶松庆,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控制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据处理矩阵数学模型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电容式传感系统数据处理电路的设计
基于ARCGIS 的三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效率对比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视频大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应用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