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守候极光

2015-01-06 03:21那马
旅游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桑拿极光芬兰

文·图/ 那马

芬兰守候极光

文·图/ 那马

关山千重与神狐艰难约会

1 乘坐狗拉雪橇之前,队友在得瑟。

3 考克斯劳坦度假村小木屋的公共活动厅。

4 小木屋里的客房。

5 伊纳里湖中心的路标。

夜,静谧无声。

在北纬69°人烟稀少的芬兰伊纳里,深冬的夜,更显寂寞清冷。

我躺在湖边酒店松软的床上,尽力睁开沉沉的双眼,避免坠入梦乡。今夜,是我守候极光的第四夜,也是有可能在芬兰拍摄到极光的最后一夜,我拒绝睡去,暗下决心一定要守到云开雾散,一定要拍到壮美的极光。

关山千重,我从八千里外飞来,就是要与在北欧神话里被称为“九尾神狐”的极光来一场华丽的约会。可是,此前的三天三夜,我在离伊纳里不远的卡克斯劳坦恩勤勉守候,连神狐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尽管住在价格不菲的玻璃屋里,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星空,可是由于天气的原因,九尾神狐深藏闺中,并没有稍稍露面。这让我们6个人不免有些失落。第一夜,我们每小时看一次天气,6个人全起床;第二夜,只有3个人起来;第三夜,只有2位男士起来。今儿是第四夜,我们移师最容易观测到极光的伊纳里,住在伊纳里湖边,随时可以走进冰冻的湖中心与极光会面——那里有最好的视界,远离光害,是观测和拍摄极光的极佳地点。

云依然厚,不见星光。餐厅的伙计说,今夜极光将有4级爆发(极光爆发的强度由低到高分为9级,4级是中等强度)。但是,伙计又说,下半夜云层散开的可能性只有50%,而且凌晨4点以后有大雪。就是说,一切均取决于零点以后、4点以前的风向和风力,偶然性极大。

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失去了信心,伙伴们相继睡着了,剩下我一个人在坚守。我做好了通宵不睡的打算……迷迷糊糊中,我突然惊醒,看看表,凌晨1点12分。我一骨碌爬起来,走到湖边——云层正飞速散开,天边出现了闪烁的星星。哈哈!

北极圈的夜,气温降到摄氏零下30°,我把抓绒衣、羽绒衣、冲锋衣一股脑儿全穿上,脖子上缠了2条围巾,背上相机和脚架,踏着深深的积雪进入湖心。选好前景,扎开脚架,调整好相机参数,静等极光出现。

极光,英文名aurora,汉译为“欧若拉”,听起来像一个女子的名字。我与妖娆而魅惑的九尾神狐的艰难约会今夜已到尾声,我坚信,纵使她没有对我“一见钟情”,也会为我的痴心守候所打动,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的。果然,一会儿,星空边上染了一抹绿胭脂。那抹绿光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迅速扩散,又神秘消失。我没来及捕捉,它就不见了。稍顷,我的头顶上亮出了一片绿光,如姑娘旋舞的裙摆,又如有形的、跃动的音阶,变幻着,游动着,时强时弱,渐显渐隐。我用2分钟的曝光时间定格拍摄,拍完回放一看,不好,极光形散了。立即放大光圈,缩短曝光时间到30秒,等待再一波极光的出现。

凌晨2点到3点,极光进入爆发期。欧若拉的裙摆,有时扫过头顶,有时又扫过天边;九尾神狐的尾巴,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无规则跃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犹如一个顽皮的姑娘和我捉着迷藏。我不停地调整云台,摁下快门,捕捉最风骚、最华丽的那一抹。

这是美丽到极致的几个小时,是沉浸在神话和童话里的几个小时。在遥远的北欧苍茫的星空下,一个孤独而倔强的老男人在寒风肆虐的湖心用相机定格美丽瞬间,我都被自己感动了。四天四夜的守候所幸有了回报,值得终生回味。

凌晨4点零6分,天降大雪,云层再一次遮蔽天幕,我这才拖着疲倦的脚步,恋恋不舍回屋休息。

激情雪地

6 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村的雪夜。

到了芬兰,如果不去坐坐狗拉雪橇,不开开雪地摩托,不洗洗烟熏桑拿,不摸摸圣诞老人的大肚皮,与这个可爱的白胡子老头合个影,你真对不起这趟跨越半个地球的旅行。

在卡克斯劳坦恩圣诞老人度假村,我们呆了三天,过了一把萨米人生活的瘾。

在年降雪达8个月的北极圈,狗拉雪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6只健硕、可爱的哈士奇,拉着一辆雪橇车,在雪地上狂奔,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出发前,我们换上了店家提供的统一服装,听女教练讲解了如何减速、刹车、转弯和换人。两个人一辆车,一站一坐,站立者负责观察教练的手势,操控车速。工作人员刚解开绳索,6只哈士奇就撒欢儿往前跑,把同行的女队员吓得惊叫。穿林海,越高坡,沿途风景迷人。我们从小心翼翼到放胆驰骋,逐渐与狗儿达到配合默契,玩得不亦乐乎。

我个人更喜欢马力强大、风驰电掣的雪地摩托。这种前轮是雪橇、后轮是链轨的机车,更具操控感和速度感。马达的轰鸣鼓动着驭手的热血,让你对速度有一种渴望。尽管车头操控起来比一般摩托费劲,尽管教练为了安全故意压低了速度,我们仍然从转弯、冲坡、跳跃中体验了雪地驾驶的乐趣。途中我和一名队友驾驶的雪摩在转弯时因为速度过快而翻车,深深地摔在雪窝里,还引来一片笑声。

雪摩冲上一片高岗时,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是一片纯净如童话的银色世界,没有一丝污染。视野开阔。极目之处,莽莽林海雪原,尽收眼底。落叶松全部披上了雪衣,迷烟一般,一望无际。尽管天低云暗,但天边神话般露出了一线亮色,给人以强烈的透视感。大家全部下车拍照、赏景,久久不愿离去。

几天后我们到了处在北极圈66°33′线上的罗瓦涅米,在联合国认定的圣诞老人诞生地住了2晚。现在这里已经透着商业味(和圣诞老人合影要交20欧元),我们依然认为卡克斯劳坦恩这片纯净的森林更具童话的意味。

冰火相激

1 破冰船与游泳的人们。前面是救生员。

2 队友沾了沾冰水,赶紧跑回桑拿屋。

桑拿(sauna),起源于芬兰,芬兰人从呱呱落地,整个一生都离不开桑拿。芬兰全国总人口为500万,而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桑拿设施却不少于2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个桑拿房。“桑拿”的原意是指“一个没有窗子的小木屋”。最初的小木屋,不仅没有窗户,甚至连烟囱也没有,浓烟把屋子熏得油黑,因而,那时的桑拿就叫“烟熏桑拿”。后来,一些富有革新精神的人安装了烟囱,桑拿从此也就有了新颜面。不过,现在有的地方把桑拿石烧热时使用的是桦树枝,因而满屋都有桦树的熏香,也叫“烟熏桑拿”。芬兰人蒸桑拿,喜欢用带叶子的桦树枝轻轻拍打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还喜欢在大汗淋漓时跳进冰水中冰浴,体验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冷热交替的强刺激有助于增强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卡克斯劳坦恩圣诞老人度假村东村的桑拿房,建在餐厅的背后。隔着一条小路,是一个不大的湖泊,冻得结结实实的湖面上,开了一个四方的小口,供浴客下水冰浴。桑拿房对门有一座木屋,是换衣服、洗澡的地方,里面提供饮料、啤酒(需付费)。桑拿房最多可以容纳8人。

除去长衣,换上泳装,我们进入桑拿房,立即被热浪和桦木的香味包围了。小屋有2层隔板,下层温度较低,初入浴者一般坐在这儿;上层温度较高,适合渐入佳境者坐蒸。门口有水桶、纸巾盒(可以把纸巾弄湿了蒙住脸和鼻孔)。我们寻找带树叶的桦树枝,但是这里没有提供,想来,用带树叶的桦树枝拍打身体,可能比较扎人,现代人已经弃用了吧。

往桑拿石上泼了几次水,说说笑笑间,大家已大汗淋漓了。嗯,我们要去冰浴了。

从桑拿房到冰浴口,要走40米雪地。雪地太冷,又有冰碴,要穿袜子。老喻先跑去冰浴。一会儿,他呼哧呼哧地跑回来,脸笑成了一朵花。问他什么感觉,他大声说了一个字——爽!然后小孙、小陈先后出去。但是她们只把脚浸入冰水,就冷得受不了,蜻蜓点水、做做样子就跑回来了,一路跑一路笑。轮到我了,我咬咬牙,真的把全身浸到冰水里,本来在桑拿时完全张开的毛孔,这一刻紧急闭关,血管紧缩,全身的血液瞬间全部向心脏回流(有心脏病的人别试哦)。太阳穴有点木木的,处在神经末梢的双脚疼痛难忍。我坚持了20秒钟,这20秒冰火相激的感觉,是此生崭新的体验,现在回味起来,可真是一个“爽”啊。

跳下了波罗的海

我们去了凯米,上了世界上唯一一艘可以观光的破冰船——Sampo号极地破冰船,尝试远洋破冰的乐趣。这是一艘排水量3500吨的超级破冰船,多次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完成极地探险运输任务。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舰桥、机房、操作间,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我想说的是,船上提供的免费早餐非常丰盛,很合我的口味,大家吃得意犹未尽。

在甲板上吹着风,饮完了小Q姑娘请喝的伏特加,水手喊我们去换衣服游泳。5分钟后,我们集体跳进了波罗的海波的尼亚湾。

我们不是光着身子跳进去的,穿的是干式游泳衣。这种游泳衣是连体的,材质厚厚的,有一点弹性,拉链是密实防水的,脸是露在外面的。波的尼亚湾里全是碎冰块,我们不敢把脸没在水里,都是仰泳的。尽管游得不远,在水里只呆了5分钟,依然非常快乐。因为,能喝喝伏特加,在波罗的海游游泳,想想就是一件多么美的事儿啊。

哈帕兰达 谁安慰寂寞的心

结束破冰之旅,我们租了一辆9座“奔驰”,去了瑞典小镇哈帕兰达。从凯米到哈帕兰达,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与哈帕兰达毗邻的芬兰城市叫托尔尼奥,从托尔尼奥到哈帕兰达,既没有过海关,也没有过检查站,甚至几乎见不到过境标志。车开过一座桥,司机说,这就是哈帕兰达了。

我们在哈帕兰达总共呆了2个半小时,套用南朝诗人李煜的一句诗:“寂寞锁清秋”,我们对哈帕兰达有5个字的共同评价:“寂寞锁深冬”。

你知道吗?在哈帕兰达街头转悠了90分钟,总共见到不足20个人,比在国内街头一眼看到的人还少。清冷的冬天,到处都是冰和雪。你说哈帕兰达居民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呀?没有酒吧,没有卡拉OK厅,没有棋牌室、麻将馆,甚至没有高楼大厦、霓虹闪烁,只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四层小楼,不太宽敞的马路街道,算上咖啡厅在内只有3家餐馆。除了上教堂,我猜,几乎所有人下班后都呆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

瑞典小镇哈帕兰达是寂寞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其实也是寂寞的。尽管这里是芬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鲜见热闹和喧哗。这里楼层不高,街道不繁华,与纽约曼哈顿有天壤之别,只是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建筑中流淌着文化和艺术的元素。总体来说,芬兰人是沉静的,不浮躁,不愤青。也许正是因为守持着这份寂寞,才产生出西贝柳斯、阿黛浓这样的世界级艺术家吧。愤怒出诗人,寂寞出艺术家,普天之下凡同此理。

3 游客在波罗的海干式游泳。

4 雪摩越过高岗,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5 一串雪地摩托,走过纯净的天地。

6 狗拉雪橇穿过无人的森林。

TIPS

交通:从国内往返赫尔辛基,有直飞,也可以转机。从赫尔辛基到罗瓦涅米,建议乘夜火车,卧铺,晚上9点多走,次日上午10点多到。夜火车卧铺比大巴车还便宜,2人一个隔间,可以洗澡、充电,甚至还有宠物间。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乘坐的士,很贵的。我们包一辆奔驰车去瑞典,全程大约6个小时,400欧元,近3000元RMB呢。

饮食:芬兰是申根国家中物价比较高的,吃一顿正餐,一般要300-500元RMB。我在罗瓦涅米吃了一盘意大利面,112块钱,只吃了半饱。从国内带点吃的十分必要。芬兰入境禁忌没有那么多,这次我们把“老干妈”、方便面、粉丝、大米都带进去了,我甚至还带了一把香蕉,也没人查问。

极光拍摄: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我拍摄极光的相机参数为:光圈4.5(大于4.5则景深不够,小于4.5则曝光太长,极光容易形散)。快门30s(太短则光弱,太长则形散)。ISO400(小于400则曝光要拉长,大于400则画面颗粒粗)。白平衡手动,色温3100(这个色温JPG格式下极光色调最自然),用RAW格式拍摄,色温无所谓。器材:佳能5D3相机,佳能8-15鱼眼镜头,百诺C2691T三脚架,使用快门线,B门拍摄。

猜你喜欢
桑拿极光芬兰
唯美极光
北极圈追极光
芬兰人的桑拿情节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神奇的极光
疯狂桑拿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看芬兰人蒸桑拿
神奇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