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骑行的那些事儿

2015-01-06 07:52超级小包子
旅游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租车雪山新西兰

文·图/ 超级小包子

在新西兰骑行的那些事儿

文·图/ 超级小包子

新西兰历来从不缺少世界顶尖的探险家: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第一个登陆南极的人,第一个发明蹦极的人,第一个驾驶飞机在冰川上着陆的人……新西兰人的骨子里似乎就有那么一种冒险精神,在这个国度,户外极限运动好像是一件很平民化的事,似乎随便一个人口廖廖无几的小村子,就藏着许多隐世高手。相比之下,像自行车骑行这种常见的运动,真不知又会有多少高手,以下就是我在新西兰骑行的神奇经历。

我踏上新西兰的旅程。搭长途巴士环游全国,每到一个地方,便试图寻找当地的租自行车服务,然后骑车进行更深度的探索。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在一个叫Kaikoura的小村子下了车。这个小村子,背面是雪山,正面是大海。

大雪山骑行记

在村子里住了两天,一直望着后面那美丽的雪山,遂决定租辆山地车去探索一下。镇子上租车的地方有两三家,不过只有一家户外用品店有比较专业的山地车出租。我一说想租车去爬后面的雪山,老板就一直问我体力如何。我想了想,怎么说我以前也是练过“铁人三项”的运动员,应该问题不大,于是便对老板说:“我体力挺好的,以前是运动员。”“那就好,我一般爬到半山腰要2个多小时,到顶可能要4个多小时……”老板说着搬出一辆高配置的捷安特,抬头看了看我:“这辆,怎么样?”我翻身一跃上了车,单脚支着地扭头说:“这辆不错,我就要它了!”老板很欣慰地笑了,他和蔼地拍拍我的肩膀,缓缓地说:“朋友,不如您先从车上下来,把钱交了,一会儿出了店门再骑上去也不迟……”

付款的时候,我随口问老板:“您说那山到底有多难爬呀,不会是专业级的吧?”老板耸耸肩:“反正坡挺陡的。”我看了看老板那体型,比我壮不了多少,心想他用4个多小时,我用一整天难道还爬不上去?实在不行我只爬到半山腰看看雪景就返回——反正半山腰就已经上雪线了。出门时候,老板给我留了他的手机号,说这店晚上6点就关门了,如果那之前没回来,可以回到镇子上以后给他打电话,他就住在后面的街上。现在才12点多,6小时还骑不回来,这也太小看人了!

从车店出来,我一个加速直奔雪山方向而去。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我现在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明明雪山一直就近在眼前,可不管怎么骑就是骑不到。过了40多分钟,我才终于骑到山脚下,这时我已经大汗淋漓了。减掉来去的路程,我上山的时间还真就只剩4个小时了。看来还真得抓紧,我喝了几口水,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往山上爬。

刚一上山,坡度陡然变为45度!不仅如此,地上还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如果使猛劲蹬车,轮胎就会在原地打空转,根本不抓地;可稍有松懈,车马上像挂了倒档一样被地球引力吸着往下走。还没爬100米,就因为轮胎打空转脚下一滑把腿给磕了。我瞬间对租车店老板产生了膜拜的心情,4个半小时……估计给我2天能爬上去就不错!

就这样拼命地向上爬着,不知到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到底爬了多高,我已经有些要虚脱了。一边蹬车我心里一边暗骂:这哪里是山,根本就是个大滑梯,老板真黑心,为了能多赚点租车钱,就把别人忽悠到这鬼地方来。可心里想恨又恨不起来,毕竟人家也没求着我来爬山,留着那点劲吧,我起码还能多蹬几步。终于要力竭了,我看准一处低洼的缓坑,直接从车上跌落下来,把身体挪进坡度稍缓的坑里,蜷缩着腿斜倚在陡坡上,用身体压着车轮,防止车冲到坡下面去,然后就两眼一闭,睡着了。真是从来没这么累过,居然可以从运动状态直接进入睡眠状态。

微风拂面,我睡得倒也舒服。却被一个越来越近的声音吵醒,听起来像是齿轮转动的声音。因为山道都是Z型的,所以只能听见声响,却看不到究竟。声音越来越清晰,终于,在我这道坡的底端,出现了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骑着山地车,正卖力地向上爬升。天呐!我终于认识到,为什么新西兰是世界上户外运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了:我这运动员的底子,还不如这少儿水平!小姑娘见我倒在路中间,停下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就是累的。通过交谈,我得知她是本地人,就住在山下的村子里。聊了几句,她说要赶紧继续爬了,还有半小时的时间,要到达半山腰处,然后还得赶回家——她妈妈叫她回家吃饭。说完,小姑娘一个健步窜上车,然后努力地继续爬升,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路的尽头。

我一个人呆坐在那里。要以我平常的性格,怎么也要跟这小姑娘较量较量,说什么也要比比谁先到半山腰。不过今天,我彻底服了。先是租车行老板那轻描淡写的一句“坡挺陡”,接着是这小姑娘完全若无其事地超越了我,只因为……她妈妈叫她回家吃饭!要知道,这样的陡坡在国内,绝对是专业队才敢爬的水平,一般业余爱好者到我这种程度都算是好的。我隐约感觉这个小村子里仿佛随便拉出一个人,就是某项户外运动的隐世高手一般。

一看时间,竟然已经5点多了,我赶紧从背包里拿出路粮,狼吞虎咽地吃了,然后就飞车下山。这种坡度下起来倒是很快,我一路捏着闸都减不下速度,只用了15分钟就降到山脚下。但回家的路,还很漫长。当我骑回村子时,天已经全黑了。我很不好意思地给车店老板打电话,还车时他笑着安慰我说:“没关系,很多外乡人都不太适应这里的路况……”他说得倒轻巧!

1 RouteburnTrack徒步。

2 大冰川徒步。

3 大冰川中的纯蓝色冰洞。

环怀希基岛(Waiheke Island)骑行

4-5 奥克兰街景。

6 骑影。

7 凯库拉雪山努力爬坡中的自拍。

8 怀希基岛东部海湾全景。

几天以后,我搭乘长途巴士来到了北岛上的全国最大城市——奥克兰,橄榄球世界杯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我却对这项运动提不起什么兴趣,只好坐船到附近的怀希基岛上躲躲清静。上岛第二天我一觉睡到了中午,吃饭时我问同行的Thomas:“岛上哪有租自行车的?我一会想去四处转转。”

“我们这里就有免费的山地车,不过可能有点老旧。”

“太好了,那有什么骑行的好去处没?”

“有一条环岛的骑行线路。” Thomas说着从架子上拿出一张旅游地图。“这个岛东部的一大半地区都没有人烟,那边风景很美,有兴趣可以去那边看看。对了,你体力怎么样?”

这回我可汲取教训了,心想这岛虽然没有雪山那么变态,但谁知道又会有什么情况!于是便说:“体力一般吧,比普通人强点。怎么,这条路很难骑吗?”

“也不太难,上个月我们这儿住的一个德国女孩完成过环岛一周的骑行,她也不是很强健那种类型。”

一听是这种情况,我总算松了口气,又问道:“那这么一圈下来,总共有多远啊?”

Thomas翻着眼睛想了想:“呃……大概有三四十公里吧,”随即在地图上指道,“你看,咱们在这里,这里是镇中心……这一段你应该知道有多远吧。”我一看,昨天徒步走过来只用15分钟的距离居然在地图上画了二三厘米,心里更踏实了——整个岛绕一圈目测也就百八十厘米。一般路上骑行的平均速度少说也有20迈,这点路顶多用两三个小时。但毕竟上次的心理阴影还很深,我小心翼翼地问:“老板,这岛上……没有雪山吧?”Thomas哈哈大笑道:“你说什么?雪山?你看我像是从雪山上来的人吗?”

我先骑到镇上的超市买了一大块巧克力。镇中心位于岛的西北端,从这里开始,便可以一路沿着北部的海滩向东,开始环岛骑行。一路上的风景太美了,看着新西兰特有的浅蓝色大海,阳光照耀下的金色海滩,碧空中变幻莫测的朵朵白云……我心情大好,琢磨着这条线路,可比上次爬雪山要简单多了。一路这些上坡下坡,简直就像是为了让我多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而存在的。微风拂面,我一路晃晃悠悠地骑到了东部地区的起点路口,柏油路也修到了尽头,从这里往前,便只有土路了。

1 基督城街景。

2 皇后街。

3 基督城用集装箱搭建的商店。

4 怀希基岛酒庄。

5 毛利人雕塑。

现在才刚4点来钟,从地图上看我已经骑过了半圈,想想8点天才黑,时间怎么也够了。继续晃晃悠悠地在土路上骑行,可是骑了将近1小时,却仍不见道路的方向有所改变,仿佛这条路会一直向东没有尽头。按照地图上所示,现在早就应该转弯向南骑了呀。不对,难道有岔路走错了?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便打开手机导航看了一眼,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吓出尿。岛东部的大环线,现在才走了不到四分之一!我忙打开地图对照,发现这张地图根本不是按比例尺画的:因为岛上主要的人类活动及旅游景点都集中在西边,所以左半部分的地图就非常详细,也很合乎比例;而东边因为大部分都是牧场和荒野,所以大概为了省钱就干脆把比例缩窄象征性地在右边画个圈作罢。从卫星导航的地图看,前面我以为骑了将近一半的路程,其实只有大概六分之一,真正的挑战,这才刚刚开始!

有困难,也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越是有挑战,就越有拼劲,这才是男子汉应该有的气魄。现在这种情况,就是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一场和太阳公公的赛跑,看看到底谁能先回家……后来,我输了。

连爬了几个惊人大坡之后,腿已经有些发软。等骑到坡顶,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起伏丘陵——全是大坡……我心中一紧,便打开手机导航想看看已经骑了多少!手机无服务!既然事已至此,只有勇往直前地拼下去了。我又从包里拿出那坑爹的地图——好歹上面还有地标,聊胜于无,然后低着头继续拼命向前骑去。

3小时后,才刚刚到达南部的海湾,这时候我的腿已经抽筋数次了,好几个大坡最后都是下车推上来的。汗水一次次浸得我睁不开眼,我仍然拼命努力地蹬着,风声、海浪声,还有那颇有节奏的“嘎妞儿”声,仿佛都越来越远,越来越朦胧。我低着头,双手撑着车把,眼前只剩下一寸一寸向后移动的黄土路。

终于回到了柏油路上。一见到亲爱的大马路,我顿时又有了干劲:只要有路,那文明世界还会很远吗?这时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我不敢怠慢,喝了几口水,加速向前冲去。前面一个大转弯,反正要减速,我便掏出手机导航准备对应一下地图,以免再出差错。导航这次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确实只剩下最后四分之一的路程了。我心里那个激动啊,不禁想放声高唱“日落西山……”我刚一亮开嗓子,大弯转完,在我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山,是的,大山。我,在山脚下,而眼前这条路就这样一直蜿蜒向上,消失在这片繁茂的山林中。此时此刻我十分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掏手机,今天这已经是第三次“惊喜”了。

通常这种“绝望坡”是最虐人的,连续的大坡度弯道爬升,并且很少能见到缓坡。还没骑几步腿就又要抽筋,我赶紧调整方向。在弯道上坡时将车把打横,这样可以让车在短距离内减少爬升坡度,从而给腿部肌肉一点点调整的时间。但是相应的,我就要绕出更多的弯路,所以直到天全黑了还在这最后的四分之一柏油路上艰难地努力着。巧克力早就吃完了,翻出那点剩下的路粮也被全部消灭,这才不饿了。月上枝头,我终于骑到回镇子的大路上,这一大圈转了4个多小时。回去的路上总算没再有大坡,但我已经筋疲力尽。皎洁的月光下,一个疲惫的身影,在寂静的黑夜中缓慢地移动,伴随而来的,还有那“嘎……妞儿……嘎……妞儿……”的声音。两旁的建筑物渐渐多了起来,但仍然没有路灯,整个怀希基岛像是睡着了一样,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异常安静。

9点半,我终于骑回了青年旅舍,直奔厨房煎了四大块牛排就着蔬菜沙拉狼吞虎咽了一顿。然后我找到Thomas,拿出那张已经被揉搓得有些掉屑的地图,告诉他这上面的比例尺根本不对。他似乎并不惊讶,只是淡淡地说:“嗯……这是张旅游地图嘛,又不是军事地图。”“哎,你不是说有个什么德国女孩上个月环岛骑了一周吗?你确定她没吹牛?”“应该没有,她早上8点就出发了,也差不多你这个点才回来的。”“……您不觉得这条信息应该在我出发前就提前告诉我吗?!”“喔,我给忘了。”

他居然就这么承认了……唉,这就是新西兰人,随意淡定快乐!

不过今天总算是成功地骑车环绕怀希基岛一周,并总结出三条小教训:1,不要轻信当地人随口说出的话。2,不要轻信旅游地图中的比例尺。3,不要骑车掏手机。

6 怀希基岛日落。

7 毛利人的战舞。

8 夕阳下站在海中捕鱼的毛利人。

9 陶波雪山与Kiwi鸟路牌。

10 星空小镇。

11 罗托鲁阿博物馆。

TIPS

租自行车不用看什么执照,只要您骑上车以后能保证两脚都蹬在脚踏板上而不是在地上踢踏着,店主一般都会租给你自行车的。租车的价格通常要几新元至几十新元不等,主要视当地物价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租期长短和店主心情而定。在新西兰租自行车,并不像租汽车那样有统一的大型公司连锁,一般都是很松散的小店,比如有些卖体育用品的商店、户外店、甚至是卖衣服的小店都租车,还有些青年旅社也提供租车服务。

新西兰道路交通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新西兰骑行一定要戴头盔,夜间行车一定要配带前后灯,不是反光物,而是发光物,用电池的那种。

注意事项

骑行一般不允许异地还车,所以不论时间长短,线路最好能设计成一个环线。另外在设计线路的时候,注意有一些地方的坡很大、风很大,最好能多和当地人了解路况,以免出现节外生枝的事件。

猜你喜欢
租车雪山新西兰
新西兰兔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日本人租车为午休?
抢占消费者心智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